首页 -> 2005年第8期

寻找课堂教学的最佳突破口

作者:黄玉峰 周永孝 程启明




  课堂教学的成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所教文本的熟悉,二是找到破译文本的突破口。所谓对文本的熟悉,不仅是文本本身,还必须熟悉与之有关的背景,作者全人。鲁迅说:离开了作者全人,离开了当时背景,那是近乎说梦的。至于对背景和全人的了解;又必然受教师思想水平的限制。知识面越是博大,思想越是精深,理解也就越是深刻,上的课也就更能得心应手。笔者在准备上《世间最美的坟墓》前,曾读了茨威格的大量作品,如《昨日的世界》《人类群星闪耀时》等;重读托尔斯泰的有关作品,还了解了当时去苏俄访问的纪德、罗曼•罗兰等人的真实记录与感受,了解了茨威格对苏俄的真实态度;加上个人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才渐渐形成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读懂了文章的第一句话“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的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的丰富内涵。
  至于上课的突破口,则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文本进行设计。其原则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其前提除了对本文的理解外,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现状。这是一门教学科学,更是一门上课的艺术。
  有志于成为优秀教师的同行,必须在这两方面下工夫,舍此没有捷径。
  下面三位教师,在这方面做了很有价值的探索。
  
  解开《项链》看看
  周永孝
  
  教《项链》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梳理了全文的情节,把握了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后,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小说后一部分构思的妙处,我以退为进,抛出了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如果删去小说的后一部分,即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一部分,对原文有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思考兴趣,并启发了他们许多新鲜的见解:
  生1:如果删去了后一部分,小说的情节反而显得不完整,因为小说前面已经有多处伏笔暗示项链是假的。
  生2:小说后一部分,可以说在情理之中,它让读者惊讶之余回视前文,留意伏笔,这就加深了阅读的印象,如果删去,自然会失去这种效果。
  生3:要说加深读者印象,小说后一部分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奇峰突起,再起高潮,也加深了读者的阅读印象。
  生4:小说最后部分再起高潮,就戛然而止,后来玛蒂尔德夫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一切都是悬念,似乎有很多种可能,这样行文既显得含蓄,又给读者留下了足够想像的空间。
  生5:如果删去了后一部分,就不能实现作者对玛蒂尔德的双重惩罚:因为虚荣,玛蒂尔德付出了十年的青春与艰辛,而到最后,得知自己的付出不值得,这对她的精神又是猛烈一击。
  学生讨论至此,我以为火候已到,正准备就此小结,不料,有个学生高高举手,强烈要求发言:
  小说的后一部分确实高明,妙到极致;但前一部分,即关于玛蒂尔德的失意和幻想的部分,我倒觉得有点赘余。
  立即,他的发言,在课堂上像“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围攻者有之,赞成者有之:
  生6:小说第一部分,主要是描写玛蒂尔德生活的失意和梦想,出生的贫贱和相貌的美丽与其梦想之间巨大的反差,凸现主人公强烈的虚荣心。如果删去这一部分,就不能很好地表现这一性格。
  生7:如果删去第一部分,缺少对主人公性格的交待,后边情节的安排就缺少凭据。
  生8:如果删去第一部分,作者对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性格的反讽程度就不够。
  生9:我觉得作者并不一定是批判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性格,如果单看后面的故事情节,我们更容易认同作者在文中的感叹:“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生10:后面的故事情节,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难道说我们都爱慕虚荣吗?可见文章第一部分的性格描写和后面的情节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主张删去第一部分。
  生11:我也主张删去第一部分,这样文中的玛蒂尔德还要可爱一点,她毅然决然地赔项链更表现她的自尊、坚强和爽直。
  生12:我同意删去第一部分,这样作者的目的就不是对人物性格的批判,而是对事件意义的感悟,更有普遍性。
  生13:我也同意删去,因为即便是为表现人物性格,如果删去第一部分,小说行文就更含蓄。
  生14:如果后面的情节能表现人物这样的性格,那么前面的静态描写就是多余啰嗦的,这可是短篇小说写作之大忌;如果后面的情节不能表现人物这样的性格,那么为消去矛盾,也该删去前一部分。
  ……
  我们的学生太了不起了!只要教师能保证精神主体的平等,能保证思维空间的充裕并相机引导,我们的学生是能独抒己见,质疑权威,挑战名家的。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
  四川双流棠湖中学 610200
  课堂感言——
  周老师真特别,他竟允许我们拆开莫泊桑精美的项链,把玩那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摘自学生周记)
  要说老师也够大胆的,竟然允许我们怀疑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而且看着我们在课堂上“火拼”,他既不制止,也不裁判——或许这问题暂时本没有答案,那我们太幸运了。(摘自学生周记)
  【说课晬语】
  讨论文本的深刻含义,几乎是每堂课必然要使用的常规手段。但如何引发讨论却有高下之分!周老师教《项链》设计了一个“以退为进”的问题:“如果删去最后部分,将会对原文有什么影响?”这其实是抓住了莫泊桑小说最主要的特点。学生的回答确实进入了核心问题,“意料之外”“奇峰突起”“再起高潮”“戛然而止”等语都是精确的概括。以后出现的有不同意见,使课堂再起波澜。如此一波一波一浪一浪地前进,使同学们在互动中互相刺激,互相启发。
  此外,我个人感到不足之处是,教师虽然不必有定论,不必做裁判,但用三言两语发表自己的见解,亮出自己观点,作一个必要的小结,还是需要的。
  (黄玉峰)
  
  换个角度思考
  程启明
  
  《茶馆》(第二幕)的教学进行到第二节课,我便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台词)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没料到学生的反应是那么糟:“像上一课(《雷雨》)那样,根据人物的台词一句一句地推测想像,太累赘了。”怎么办呢?不如此,我怕学生仅仅用“某某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这种结论式的话回答我。情急之下,我换了一个角度,跟学生这么说:学语文能增长见识,能汲取精神养料。大家先读好课文,然后谈谈从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很快将学生引入到了思考探究的状态,而教学效果竟是出乎意料的好。下面仅摘录几个交流的片段。
  关于常四爷——
  生1:他有骨气。“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自食其力,不含糊!”这话说得多豪爽,多硬气!人应该像他那样有尊严地活着。
  生2:他的骨气,还表现在不卑不亢上。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来了,就他不怕。他不请安,不打招呼,甚至敢顶撞他们——当他叙说完自己“扶清灭洋”之举后,问他们“您二位怎么样?”这不是问候,而是在讽刺他们——你们做得到吗?当他们恬不知耻地说“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时,他便回击道:“要是洋人给饭吃呢?”这是对他们的蔑视!多有正义感,多有骨气!做人就该如此。
  生3:常四爷是个爱国者。他“爱大清国,怕它完了”(第一幕),才发出“大清国要完”了的呼喊。不但如此,还参加义和团,真心地灭洋扶清。他爱国,更多的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是民国了,能这么说,可见其思想境界之高。我想,每一个中国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爱国,否则就没有主心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