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搭建个性化写作平台

作者:赵克明




  笔者曾就作文方面的问题在中学生中做过问卷调查:问题之一,你对作文是否感兴趣;问题之二,你的作文都是怎么写出来的。学生的回答惊人的相似:“不感兴趣”“怕”“编”“挤”“凑”。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师也有同感——中学生谈作文而色变,视作文为“编套”的现象已相当普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已成为作文教学的一大顽症。
  怎样医治这一长期折磨师生的病症呢?
  从《作文成功之路》杂志总编王浴海先生的研究得到启示,笔者开始思考以中学生写作心理为突破口,搭建个性化写作的平台,激活其蛰伏心中的表达欲望。主要做法之一就是开展自编随笔文集写作活动。
  前期准备:在班级举办现当代作家作品集和中学生文学新星习作集展示研读活动。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使学生对文集的内容编排、版面美化、封面设计等方面有些感性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浏览琳琅满目的图书中萌生编写自己的文集的冲动。
  活动过程:第一步,每位同学都以自己的审美眼光精心挑选一个大32开本的硬壳笔记本。第二步,为文集命名,力求新颖而有寓意、有个性,用艺术字题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并署上自己的名字。第三步,为文集作序,可自写,也可互请同学写,内容不作限制,只要与作文有关即可。第四步,留足编写目录的页面,并设计出带有个人风格的目录编写样式。第五步,根据生活范围,自定文集的专辑,如“家庭亲情”“校园生活”“社会瞭望”“与名人(名作)对话”“心灵独语”“人生感悟”,等等,视各专辑写作内容的多少留出一定的页面。第六步,分别以各专辑为大话题写作(写在各专辑的页面上),述自己最想记述的人和事,抒自己最想抒发的情感,发自己最想发表的议论,立自己最想确立的主题,拟自己最想拟写的题目,篇幅的长短一概由自己做主。为了避免中学生常犯的“三分钟热劲”的毛病,老师做到不断地激励与引导,其方式主要是交流。开始每周一次,后来定为每四周一次,或自选对象面对面交流切磋,或组与组间大面积交流,或由教师选出优者供大家观摩,或由同学推出有特色的范本进行展示,真正让学生做到激情不减,欲罢不能。为保证善始善终,并进一步起到长久的激励作用,在一本随笔文集编成时,特举行“××随笔文集《××》杀青新闻发布会”,由作者介绍创作体会,第一读者谈鲜读感受。
  这项活动的效果是显著的。仅一个学年时间,除极个别力不从心的同学外,大都编成了一本200至300页的随笔文集;更有意义的是,它使我们师生都走出了作文的误区,对作文有了新的认识。
  其一,放下“架子”,轻松愉悦作文。中学生怕写作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在作祟,他们把写作文视为按老师意图编“官样文章”,把循规蹈矩写成的送给老师批阅的作文视为上交的“差事”,只是消极被动地应付了事,压根儿就没有“我手写我心”的意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一写作文总要端起“架子”,搜肠刮肚地“挤”那些搭建“文章”的所谓“材料”。正如一位学生家长所反映的那样,他的儿子一到老师布置写作文,回家便神色严肃地说“要干大事啦”,然后一头扎进自己的卧室愁眉苦脸地炮制。可以想见,这样的作文完全是一种苦差事,毫无情感的愉悦可言。中学生是不是对写作一味地反感呢?不是。我们发现他们在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信时,在给同学的纪念册上题词时,感情是那样的投入,语言又是那样的真切。很显然,是我们的作文形式让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心理。编写随笔文集正是变换一种为中学生所喜爱的新颖的作文形式,将学生消极被动的作文变为积极主动的写作活动,让学生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喜好、按照自己的心愿,在新鲜信息的刺激下思考自己周围的生活,描述自己的亲历与见闻,抒发自己的真情与实感。这样放下作文“架子”,自觉自愿地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就像给好朋友写信、在同学纪念册上题词一样,心理是轻松的,情感是愉悦的,很自然地让作文与生活融为一体了。
  其二,走出“套子”,敞开心扉作文。传统的作文形成了固定的套路:一叙述就要挖掘它的非同寻常的意义,一议论就要用上报纸杂志反复出现的“公众语言”。有位小学生写了篇《难忘的一天》的作文:
  国庆节那天,天气十分晴朗,我和我的爸爸兴高采烈地去动物园玩。
  动物园里的动物真多,可我最喜欢看的还是河马。开始我以为河马就跟马差不多,很会跑,人可以骑在上面,在水里游。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终于看到河马了,没想到河马又肥又大,一个长方形的大脑袋上长着一个又宽又大的嘴巴,笨笨的样子可有意思啦,它的尾巴很短,皮黑黑的,发亮,没有毛,听说是非洲来的客人呢。
  河马的样子真可爱啊!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个愉快的国庆节。
  老师给这篇作文下的评语是:“作文文字通顺,条理清楚,但立意不高,写国庆节应和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你应想到,没有祖国的强大,河马怎么会到中国来呢?”老师的这一引导用心是好的,但无形中就给学生上了“套”,让学生揣摩怎么去写“假”“大”“空”的文章了。我们的中学生大都是在这种引导中学写作文的,头脑中都加上了无形的“套子”,一提笔写作文,就想到一些“套子”,难免假话、大话、空话满篇。开展编写随笔文集写作活动,只给学生几个大话题,可以说是完全松了“套”,大家可以放胆地写,自由地写,敞开心扉写。有的写网上体验,有的写电话情结,有的写神交名人,有的写街头物态……万花筒般的生活都在学生的笔端流淌。不少同学在谈写作体会时说道:不受条条框框限制,敞开心扉写文章,感觉就一个字——爽!
  其三,抛弃“模子”,独辟蹊径作文。传统作文的“模子”是“八股文”,当今随着老师教“怎么写”又形成了一些“新八股”,诸如记叙人物的“评论+事例”,描写景物的“状物+过渡+象征意义”,发表议论的“引-议-联-结”,话题作文的“故事+点睛(题)”,等等。依照这样的“八股”作文,结果必然是千文一面,毫无生气,也毫无个性可言。其实,写作是一种自由的“对话”,张弛徐疾,纵横开合,完全由自己的情与意决定,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手法,完全不必按固定的“模子”来加工。编写随笔文集,要求学生以自由灵活的随笔形式,丢开“模子”,任意挥洒。可以是“思想火花集”,可以是“梦中呓语录”,可以是“网页制作式”,可以是“手机短信式”,可以是“美文批注”,可以是“开心一刻”……由于实行“开放”政策,学生也就无拘无束,或写系列连载,或写“语丝”式的短章,或写青春书简,或写十七岁日记……有位同学以“素心阁”为书名写了一本“高二写真集”,又有一位同学写了一本颇有创意的“家谱”。读着一篇篇别开生面的文章,我们师生的共同感受是,这才是大家自己的真正的作文。
  其四,告别“鞭子”,饶有兴趣作文。常听老师抱怨:催要学生作文真难,像讨狗肉账似的。对此,我也深有同感,曾采取限时作文先交先离教室的招数,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面对那一篇篇龙飞凤舞的“作文”,真是啼笑皆非。将交作文本改为编写随笔文集,学生的思维转了一个弯,找到了“我要动笔写”的感觉。有位同学在“心灵独语”中写道:“被老师逼着写作文,头脑抠得唧唧直叫也挤不出几个字。现在学着大作家、明星们来‘出书’,可真神了,咋想就咋写,大脑里就像有泉眼似的,汩汩地往外冒,写了这篇又想到下篇了。没准咱到时候真的出一本像模像样的书呢!”人的心理恐怕就隐藏着无穷的奥秘,往往只要搭建一个平台,人们就乐意从心里掏出来展示,无限精彩便纷至沓来。
  附学生随笔之一:
  
  《心园》自序
  王 灿
  
  总是没有时间清理“心园”,于是乎,园子里除了繁华热闹,竟也有了几分荒芜。其实说没时间是借口,是不想面对,抑或是不敢面对。我不是个喜欢解剖自己的人,拿着手术刀把身体的某一处割开,检查检查,放进或者拿出一些东西,再用针把伤口缝上,这样太残忍,我做不到。
  我是个崇尚快乐与自由的人,“笑看人生”便是我的信仰。我忠诚地对朋友,放纵地对自己,凡事认为开心就好,不想有太多的奢望,觉得这样活着才能更轻松一些。人是不该把事情复杂化的,过得简单一点不更好吗?但我也不喜欢太平静的生活,太平静会令人失去激情与斗志,因为人总要有一些欲望,而不能如同行尸走肉。
  有些人曾为了“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争论不休,我觉得这蛮无聊的。人性本善如何?可不是有那么多人做坏事无师自通吗?人性本恶又如何?好人不是总比坏人多,而且到处都是吗?后天的因素比一切都重要,“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古语说得一点也不错。也许会有人问:“那怎么有那么多人出淤泥而不染呢?”这类人恐怕是后来才入淤泥的吧。已经修得的品性与道德束缚着,他们紧紧守护着心灵的那一方净土,不随波逐流。一个人早期的修养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什么都可以荒芜,心是不可以荒芜的。
  之所以把我的随笔文集命名为“心园”,是因为我总认为心灵的栖息之所要时时清理,保持清新与美好。勤勤恳恳地料理我的“心园”,种上花,种上草,种上所有美丽的东西,相信它会馨香四溢。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