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建平中学模块课程建设

作者:程红兵




  建平中学模块课程建设是在教育部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上海市基础教育二期课改的背景下着手筹划进行的。
  教育部、上海市的课程方案都提出了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的课程结构。高中新课程从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变革,突出选择性和多样性,力图构建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课程结构。历次高中课程改革主要关注的是科目结构的平面调整,缺少对于上位的学习领域和下位的模块等不同层次结构的整体关注,从而使得科目的设置显得依据不足,缺乏有深度的整体结构视野。学习领域的设置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更合理地确定科目设置,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其实,模块教学与通常的必修课教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语文模块教学也是语文教学,本质上的相同并不排除它们有多方面的区别:目标上体现校本化,有利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内容编排上独立成块,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更强的相对独立性和灵活性;由于内容集中单纯,教学方式上便于进行研究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模块课程是独立的生命体。模块间的衔接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线性递进关系,而是有不同的结构,包括传统的单向递进结构、横向并列结构以及交叉结构,更有弹性,拓展了课程内容覆盖的范围。
  建平中学新一轮发展规划是课程改革与课程文化建设同步进行,构建具有建平特色的课程文化,实现建平中学教育改革“外围向核心突破”的战略构想。
  建平中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学校为本,学生主体,多元学习,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我们为什么选择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更强的相对独立性和灵活性的模块课程作为切入点?因为这有利于学校选择适合于本校教与学特点的模块,进行课程模块的整合,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建平特色的校本课程。模块课程有利于形成学生个性化学习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不同的模块,切合自己的需求与期望,使其主体意识得以强化。模块课程有利于组织学生自主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模块可以相对集中地对某一个专题进行学习,比如语文,我们开设的“鲁迅选读”,可以相对集中地对鲁迅作品进行研究,“诸子百家选读”可以集中探究中华思想文化之源。模块课程可以根据现实生活和实际问题进行设计,不必拘泥于学科界限。如《史记》选读,既是历史的,也是文学的、政治的,又如环境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等等。
  我们是将模块课程建设与建平的培养目标联系起来,将模块课程纳入建平整个校本课程体系之中来考虑的。
  建平中学的哲学观念、教育理想集中体现于它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未来人才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素质是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和领袖气质,这应该注入到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所谓自立精神是指学生在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以及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所具有的自主自立的精神。所谓共生意识是指学生具有与他人合作共事的意识,有与自然、社会合作共生的意识,具有全球视野、历史视野,包括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与历史、理解多元文化的素质态度和一定的外语能力。所谓科学态度是指具有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事物的眼光是客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理性的。所谓人文情怀是指在一定的人文积淀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人的深厚情感,积极向善,理解他人,同情弱者,既关爱身边的人,又关爱民族,关爱人类。所谓领袖气质不是狭义的,而是指具有创业的意识、组织的才能、领导的艺术,具有包容性和高度的团队责任感以及自我牺牲精神。
  上述培养目标是依靠建平校本课程来实现的。建平的校本课程一共是八大领域,它们共同为培养目标服务,各领域都有全面服务于各项目标的功能,但在我们主观立意上又各有侧重。其分别是:
  心理健康和主体发展学习领域——侧重于自立精神的培养;
  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学习领域——侧重于共生意识的培养;
  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学习领域——侧重于科学态度的培养;
  中华文化和民族思想学习领域——侧重于人文情怀的培养(民族精神);
  西方文化和国际交流学习领域——侧重于人文情怀的培养(世界眼光);
  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学习领域——侧重于领袖气质的培养;
  艺术审美和休闲健身学习领域——侧重于健康身心的培养。
  活动评比和学科竞赛学习领域——侧重于兴趣特长的培养。
  八大学习领域分别有相关科目、模块与之对应,分别是:
  学生心理和主体发展学习领域——心理、校班会——主题活动、学习心理、人格心理……
  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学习领域——理化生、政史地——环境保护、社区活动、南京行、长江行……
  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学习领域——数理化生、信息科技、劳技——网络技术、电脑组装、机器人……
  中华文化和民族思想学习领域——语文、政史地——诸子百家选读、史记选读、西部行……
  西方文化和国际交流学习领域——外语、政史地——莎士比亚选读、欧洲行、美国行、澳洲行……
  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学习领域——各学科——学农、学军、航模社团、跆拳道社团……
  艺术审美和休闲健身学习领域——音体美——双周音乐会、国庆通宵、健美操、电脑绘画……
  活动评比和学科竞赛学习领域——各学科——作文比赛、英特创新大赛、数学竞赛、化学竞赛……
  在实施模块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教育部课程标准先必修,后选修,如语文必修课在高二上前半段完成,然后进入选修的“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而我们采用每个学期都有基础型必修和拓展型选修,即在高一上开始就进入选修模块,比如语文高一就进入“五个系列”组成的模块,一直持续到高二下,且这五个系列组合的模块课程界于必修和选修之间,是从必修课中抽出课时作为选修一(限定选修),同时仍然保持选修二(自主选修),其结构是:“必修+选修(一)+选修(二)”。这样做的好处是师生容易适应,可操作性强,始终保持必修,则保持课程的基础性;始终保持选修,则保持课程的选择性。这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即“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使课程既开放,又有序。
  模块结构也是凸显这一要求。仍以语文为例,教育部选修课五个系列,建议学生从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语义含糊,如果是五个系列中的4个系列各一个模块,那么选择性太小,如果是任意系列下的4个模块,则共同性太小。在“五个系列”中,我们认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是文体上的不同,明显具有选择性,而“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则具有明显的基础性,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掌握的,因此我们的模块课程组元方式如下:
  第一类:诗歌与散文+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第二类:小说与戏剧+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第三类: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坚持理念先行,政策导向,集体规划,合作推进。策略是:分步实施,自主改革,逐科推进,成熟一科,推进一科,先语文,后数学,然后外语……强化备课组(课题组)的集体研究,这也是积极有效的校本研修、教师培训方式。
  我们在开发校本模块课程的同时,努力建设我们的课程文化:具有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特征的建平课程文化,创造适合并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课程。以此推进建平的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以我们卓越的努力推进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