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咀嚼与整合
作者:张曙光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执教者可谓“细心之至”。这篇课文选自《红楼梦》第31、32回,“诉衷肠”为编者所加。显然,宝黛二人互诉肺腑之言当为课文的核心,执教者也深知这一点。不过,他并没有直奔主题,让学生对宝黛二人的肺腑之言大加赏析,而是把重心放在黛玉出场之前。在执教者看来,“该段中有很多细微之处非常精彩,甚至叫人拍案叫绝”。对这一大段内容,有些教师往往只是走马观花,而不会停马驻足,更不会流连难返的。执教者却引领学生逐行扫描,逐字品味,着力发现“那迷人的艺术美”。执教者的这番细心中透出了十足的匠心。
在教学内容的推进过程中,师生积极互动,激情对话,可谓“细腻之极”。在执教者的点拨下,学生们从文学作品的海滩上掇取一枚枚艳丽的贝壳,有的学生甚至几番淘漉,披沙拣金。围绕湘云将丫环翠缕拾到的麒麟交与宝玉,有的学生认为湘云与翠缕有着特殊的主仆关系,有的学生发现湘云、宝玉二人之间的关系着实微妙而复杂;围绕湘云与袭人的攀谈,有的学生认为湘云率直有趣,极重情意,有的学生又认为袭人虽谈不上巧言令色却很会交际;围绕湘云对宝玉的一席忠告,有的学生认为宝玉是在暗地里怜惜湘云,有的学生则认为宝玉此时心中只有黛玉,真正顾惜的也只是黛玉……学生们能够抓住作品的细节,调动自己的情感、经验去体味作品,咀嚼出字里行间的汁水,进而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发表了自己以前未曾有过的感悟。另一方面,执教者循循善诱,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个性,与学生平等对话,为学生的阅读鉴赏实践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以上两个方面构成了这组细读教学片断的鲜明特点。看得出,执教者在努力践行着“细读”的主张。正因细读,学生们才走进作品,亲近作品,寻觅作品中的胜景,咀嚼作品的滋味。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语文教材中比例并不小的文学作品,往往被用作“读写训练”材料,被当做实用文体来教来学的。而“慢慢走,欣赏啊”这节课,在执教者的引领下,学生们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进行了个性化的阅读,从而获得了美妙的审美愉悦。
这组教学片段又是很引人深思的。
其一,阅读鉴赏作品,首先应让学生慢慢去读,对作品来一番“鸟瞰式”的整体把握,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一番“整合”。
就本篇课文而言,既是“诉肺腑”,本是宝黛二人之间的事,可是作品走了一大半才见宝黛出场,作品中首先亮相的却是湘云,这是为何?难道是雪芹先生信笔由缰,玩起了太极?这似乎与他老先生“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大有乖离。难道是编者眼花,将“麒麟”硬生生地嵌入“肺腑”之中?通观作品,答案并不难得出。《红楼梦》的叙述与描写,就像生活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作者笔下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一个世界,但是,这些人物又不是孤立的存在。所有的人物,无论是中心人物还是陪衬人物,作者总是以他惊人的才华,总揽全局,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处处关合照应,时时对比凸显。如果说“诉肺腑”是作品的中心,那么湘云等人的活动便是衬托。作品实不显露,虚不晦暗,虚实相生。湘云等人物凸显了宝黛二人的性格,同时又起到激化矛盾的作用,为宝黛二人“诉肺腑”做了充分的铺垫。明乎此,细读的片段便有了主线,诸多细节如珍珠一般,皆可一线贯之,从而使细节互为因果又互相勾连,作品便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气韵贯通的鲜活生命。既然细节为整体而生,整体因细节而熠熠发光,更加精彩,细读的思路便十分清晰了,那便是“综合—分析—综合”。前一个综合是阅读的出发点,分析便是考察作品的外形与内容、总体与局部、表象与意蕴是如何成为一体的,后一个综合则是阅读的归宿。
执教者采用了读一段议一段的方式,颇为细心和细腻。不过,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经典中的精彩动人之处是俯拾即是、难以穷尽的。见一个就抓一个,细则细矣,难免松散了些。此时我们还得动用“整合”之法,聚焦于主要内容与主要人物,让细读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二,细节中的对话过程同样也离不开整合。一方面,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是带有主观性和个人色彩的。学生阅读鉴赏作品,既有“共同视域”,也有个人的“视域期待”,作品本身就有许多“不定点”和“意义定向”,因此,我们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对作品的意蕴进行多视角的把握。另一方面,对文本的阅读不能背离作品的中心,作品的不确定性不能与任意性划上等号。不妨把细读教学片段13—16以及之后的执教者的小结回放一下,不难看出执教者放有余而收不足了。学生对作品总有自己的期待,教师应该设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人生体验和生活理想,使学生畅所欲言。至此,还不能就此打住。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促进者与帮助者的作用,通过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对话,进一步展开思想的碰撞与心灵的交流,引发学生感悟的渐变,最终达到情感的融合,促成一元与多元的互补。
江苏南京市一中 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