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一次有益的尝试

作者:高黎明




  这是徐雪莉老师2004年于浙江省湖州市中学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的上课实录。整堂课剔除了那种“教师对课文作琐碎的、微言大义的分析,学生则对众多知识点细嚼慢咽,机械记忆”的常规授课法,而是由教师引路,让学生沉浸到课本独特的语言环境中,在浓浓的人文氛围里得以熏陶感染,在与作者、同学、老师的交流中,从情感、思维和行动等多个角度,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实现高效学习之目的。
  当“新课程标准”在教改领域并结合新教材在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贯彻并实施在语文教学之中呢?执教者在此作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索。这堂课在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方面概括起来有这么一些特点:
  1.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强调互动、对话。这堂课以讲故事为切入口,通过学生讲、老师讲,在师生双方的互动、沟通、对话中与课文作者交流,从而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讲的过程中理清课文线索,品味课文独特的语言魅力,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对课文的情感体验。
  2.重视教材,发掘教材的人文因素。《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余秋雨先生的这篇散文本身就是一篇情文并茂、文质兼美、有着丰厚人文底蕴的文章。执教者重视教材的人文因素,紧扣课文,通过文学形象说话,由“夕阳西下,朔风凛冽”中破败的僧人圆寂塔,想到塔的主人——罪人,把持中国最灿烂的古代文化,用石灰遮盖,砸碎雕塑;从外国冒险家手中接过极少的财物,就让他们运走难以计数的文物。在作者愤怒质问中,我们感到“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展示出的是被野蛮践踏了的破碎文明,历史的沧桑厚重感油然而生。在感受作者特有的政治文化使命感中,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
  拓展教材,引入大量的源头活水,让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强调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设计者把视野拓宽到教材之外,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地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为学生打开一扇又一扇窗口,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发展创新。从课堂导入时一连串现当代浙籍作家的引入,到讨论史学家与文学家在记事方面的差别时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的引用;从对课文表现手法的探究到余秋雨整个散文特色的点击,都能感受执教者在这方面的积极尝试和探索。至于最后高考优秀作文的引用,也较好地体现了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新理念。当代高中生直接面临着高考,教学中不能应试教育,不能唯高考,但绝不能脱离高考。
  当然这堂课上得比较平稳,似乎太“顺”。如果能够为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一些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那将会更好。
  浙江湖州中学 3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