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词语拾零(二六):从“呆若木鸡”看成语误用合法化

作者:赵克明




  成语“呆若木鸡”源于《庄子》:
  纪省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很显然,“呆若木鸡”在这里的意思是,训练斗鸡使其见敌不动,呆然若木鸡,则斗必胜。而后来,这个成语却变褒为贬,比喻人蠢笨不能做事,或形容受惊不知所措而呆立的样子。
  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在使用成语的过程中望文生义、以讹传讹,久而久之,也便“合法化”了。“木鸡”,一定很“笨”很“呆”,自然给人不好的感觉,于是人们便以贬义用之。类似“呆若木鸡”的成语并不鲜见,成语词典在释义时标明“原指(意)”“现在的意思”的便是。例如“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望洋”是个连绵词,又作“望阳”“茫洋”,仰望的样子。而现在用来比喻由于力量不够,无从着手,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也当作动宾式合成词,意思是望着海洋,据此还出现了许多“望×兴叹”的仿词。又如“无毒不丈夫”“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本为“无度不丈夫”“三个臭裨将,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分别是,没有度量不能称做大丈夫,三个不高明的副将的智慧也能称得上诸葛亮,“毒”“皮匠”为“度”“裨将”的讹变。
  这种成语“讹变”的现象今天仍然存在,且有些成语误用正逐渐趋向“合法化”。其形式大致有两种:
  一是语素更易。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日黄花”被用作“昨日黄花”。此语出自苏轼的《九日次韵王巩》诗和《南乡子·九日》词。诗句是“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词中句为“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即重阳节后。“黄花”,即菊花。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重阳过后菊花凋谢枯萎,便无欣赏价值了。所以,“明日黄花”寓迟暮不遇之意,也比喻过了时的旧事物。而今人可能认为:既是过时的事物,那一定是属于过去的,怎么会是将来的呢?“明日”与语义相悖,那自然要换成“昨日”了。于是,相当一些人就用“昨日黄花”取代了“明日黄花”。
  二是语义转移。这类例子很多。例如:
  “始作俑者”,源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认为开始用俑殉葬的人要断子绝孙。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但今天其贬义褒用已极为普遍。《今日名流》2001年第4期就有一句:“作为中国免费电子邮箱之始作俑者,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内地网站排行榜上,163.net始终都在前十名之内,最高名次拿过第三。”句中“始作俑者”指的是新事物的创始人,已全无贬义。
  “七月流火”,语出于《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即农历)七月。“流火”,大火星渐向西下。此语的意思是天气开始转凉了。可是,如今人们普遍地用它描写公历七月烈日炎炎热流如火的天气,“七月流火”的意思转向其反面。
  “空穴来风”,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的《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意为有了空洞才进风,后来比喻某种消息或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今人们由“空穴”而将该成语理解为无中生有、没有根据的谣传,意思也转向其反面。
  此外,如“美轮美奂”由形容建筑美扩大到一切美,“豆蔻年华”由指称十三四岁女子的年龄扩大到年轻女子,“首当其冲”由表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变为首先、首要的,“万人空巷”由形容众人走出小巷上大街庆祝或欢迎转向街巷空空无人,等等,这类“误用”的例子频频见于书报。可以想见,随着“误用”影响的增大,这些成语的“讹变”极有可能像“呆若木鸡”一样“合法化”。这种现象正是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使然。
  安徽霍邱县第一中学 23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