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形式训练体系解析

作者:李志玲




  形式训练是一种十分注重现实操作性的语言技能训练模式系统。这个系统以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语言)教学为长远目标,以语言技能作为研究的对象与训练的目标,将长远目标层层细化,根据语言系统规律客观要求和学生形式思维模式构建完善的内在需要,确立长远与阶段性目标,合理拆分、分配语文(语言)技能要素,形成层次不同任务却同样都非常具体明确的阶段性目标,直至具体的教学课堂。
  为便于理解,我们不妨先看西方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典型的形式训练案例,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由点及面,由浅入深,逐步了解形式训练的训练体系的基本结构及其构建所依据的思想理论。
  为了让学生(高中生)写一篇《分寸》或《沟通》(要求是记叙文或者议论文,过程大致相同,限于篇幅,只列出记叙文部分),这位老师先与学生进行了常规的准备工作——“脑力激荡”(与国内情形大致相同,过程略);接着下发“高级记叙文检查表”(每一项都有具体的赋分标准),其中包括:
  总体印象:“题目跟内容有关吗?所有的对话都另外开一段吗?全文至少分三大部分或三段吗?开头是怎么样的?引人吗?理由?文章有主题吗?文章的主题是通过一个什么故事写出了一个什么道理?文章是不是只说了一个故事?文章有没有写成了流水账?文章是不是使用了很多‘概括性写作’?文章的结尾有没有回应主题?是如何回应的?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用其他人称可以吗?为什么?”
  具体内容:“故事的矛盾是什么?正面人物是谁?身份是什么?反面人物或者反面势力是什么?矛盾是如何开始的?矛盾是如何组织的?故事使用了伏笔没有?是什么?矛盾的高潮是什么?有没有跟主题或者矛盾相衬的人物性格、行为描写?举例?有没有跟主题或者矛盾相衬的人物外貌描写?举例?故事使用的语言是否生动吸引人?举例说明?矛盾的最后解决是否跟主题或者题目有关?为什么?”
  向学生解释过每一项规则的含义之后,接着是第三步——提供一篇“例子”(略),让学生根据这些标准,评价“例子”的优点与不足,写出评估意见;解决完这一阶段问题,让学生写出初稿,并且同样按照这些要求自我评估,找出存在问题,自行修改初稿;再一次下发“检查表”,自由寻找同伴,互相评估对方作文初稿,完成后将评分连同初稿交给对方;最后,老师评定学生这一次作文的成绩:包括作文得分和评价得分两部分。办法是,以老师评分为基准,你为同伴作品的评分与老师评分间的差距有多少,就从你的作文实际得分中减去多少,作为你这一次作文的最终成绩。
  在这个由四课时完成的作文教学案例中,最新鲜给我们印象也最为深刻的可能就是这个“检查表”了——其实,最能体现形式训练基本特征的,也正是这个“检查表”。
  这个“检查表”细致周到,它贯穿支撑整个教学课堂,既是师生教学的工具与手段,也可以说是教学的目的之所在:对教师而言,它既是指导的工具,又是检查的手段——不仅检查学生作文的质量,还用以检查学生对这个“检查表”理解把握的程度水平。对学生而言,它则既是自我检查自我提醒自我督导的工具,也是检查“例子”检查同伴作品的工具,这个不断“提醒”“督导”“检查”的过程,显然也是提高对“检查表”理解把握能力水平的过程——这种能力水平也直接影响本次的作文成绩。
  这些原则标准与方式方法的实质又是什么?不就是相关语文知识亦即构成语文能力(技能)的物质(知识)要素吗?如果一个人能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灵活运用许许多多的这样的原则标准与方式方法,不就形成了相应的语文能力了吗?
  “检查表”实质上就是要求学生写作此类作文时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许多原则标准与应当深刻领会把握灵活运用的方法技巧的逻辑汇总。形式训练体系其实也没有什么神秘,其本质就是与这个“检查表”性质完全一样的一个大“检查表”。这个大“检查表”由许许多多这样的小“检查表”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而成;在这个大“检查表”之中,这些小“检查表”的地位就像自己所包容的那些具体的原则规矩或方法技巧在自己这个小“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完全一样。
  这个小“检查表”,由“总体印象”与“具体内容”两部分构成,前者是其骨架,后者是其血肉,二者之间以及二者同自己所包容的具体内容间也同时存在着一种总分或者说“骨架”与“血肉”的关系。形式训练体系这个大“检查表”也是如此:不同的文体可以构成其基本的“骨架”,具体文体的阅读与写作必须遵循的原则规矩既充当文体“骨架”的“血肉”,又形成具体文章类型阅读与写作必须遵循的原则规矩和应当采用的方法技巧的“骨架”。这样,不断地层层分解细化,按照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逻辑顺序分配排列,由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一直细化到具体的教学课堂,形式训练的训练体系也便形成。教学实践中,按部就班地执行,通过严格的训练逐个逐层地落实就可以了。
  人类到底是如何感知表达世界的,或者说,人类感知表达世界的生理与心理机制究竟是怎样不断建构不断发展完善的,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答案。不过,在认知表达世界的现实实践中,人们已经能够明确认识到,人类感知世界总是由感性而理性、由表象而抽象,或者说,总是由浅入深,并且活动本身是存在一定的规律原则与方式方法的;认知表达能力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取决于主体对客体存在发展内在“规律”“原则”的主观认知把握与这些客观存在的“规律”“原则”间吻合的程度、主体所采用“方法”“技巧”与感知活动自身内在需要的切合程度。我们虽然不能直接触及人类感知表达世界的生理与心理机制自身,无法完全破解其建构规律原则的“密码”,不能保证能够精确探知最适宜认知表达活动自身要求的方法技巧,更不用说精确排出这些方式方法的理解把握与现实运用的难度或逻辑序列,但言语作品的“形式”与创作主体思维的内在“形式”显然是一种表里关系,思维的“形式”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实践过程中的言语形式去间接触摸,言语的“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对行文原则规律与方法技巧的理性思辨去探寻。这样,通过自觉的努力,由外而内,由浅入深,逐渐逼近这些规律原则的“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人类认知表达世界的基本的原则规律和方式方法,根据最为基本的现实需要,人为规定其训练序列,以越来越科学的认识规范指导我们的认知表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