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应把金针度与人

作者:刘占泉




  几年来帮助杂志社读稿子,熟悉了一大批活跃在教改最前沿的语文教学高手,王君老师乃是其中印象最深的几个人之一。今天,王老师又拿出《问君能有几多愁——〈诗词五首〉教学的整合效应》这个课例与我们分享,令人欣喜不已。这是一堂好课,以下三个方面尤其值得提出来共同探讨:
  1.具有明晰的教学立意。即追求五首词作教学的“整合效应”。这种整合不是随心所欲,而是遵循了中学诗词鉴赏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是知人论世而了解背景,二是通过美读和咀嚼而深入意境,三是借助比较而得其主要特色。立意既明,教学类型和基本的教学方法也就清楚了:属于文学鉴赏型;教学方法主要是美读、比较和讨论。
  2.“整合”的思路,使得“比较”的教学方法得以细化,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新的经验。“细”在何处?王老师抓住了那个“愁”字,以此作为教学的主要线索,凭借“比较”这个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深入到五首词作之内,分组品评,逐步深化。其间,又穿插美读辞章、介绍背景和探究交流,于是,整堂课气氛活跃而又有板有眼,实现了“活”与“实”的结合。
  3.学生受到激发,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而且表现出良好的语文素养,教与学达到了和谐的境界。这是与教师平时安排有序有效的相关训练分不开的。
  王君老师呈现给我们的课例,特色都非常鲜明。我注意到,王老师十分注重两个因素。一是能够选好恰当有趣的切入点,显现出执教者的灵气,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课”不惊人死不休的执著追求;一是特别注意遵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矩,总是在语言文字的关键之处将文章作足,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语文学习的效益,很扎实。《诗词五首》这一课的教学过程,就体现了这些特点。比如,课快结束的时候,学生认为苏轼的作品里没有“愁”。王老师则提醒他们:“在字里行间真的就没有流露出哪怕一丁点儿愁吗?大家再读读书,品品看,小声读,仔细想。”学生咀嚼词作的用语,从“何日遣冯唐”“聊(发)”等词语中发现了些须痕迹。这时,王老师给予必要的知识传授和思路导引:“写《密州出猎》的时候,因为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意见,苏轼自请外任。这时他的仕途上已经是布满了阴影。他在这首词中所问的‘何日遣冯唐’的理想其实到死也未能实现。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我们不是又读到了一个苏轼吗?还是那个要射虎要射天狼的苏轼吗?我们背背《赤壁怀古》。”课的鉴赏层次翻上一级,对作品及作者的认识深了一步。——这大概比简单地借助“豪放”“婉约”之类的干巴巴的文学概念,要强得多。
  与王老师未曾谋面,但我可以想象得出,这是个功力深厚、才气横溢的语文老师,是个自己会读书也知道怎样带领学生去读书的语文老师,是个思维缜密而富于创意和追求的语文老师。仔细阅读这个课例,我的感受总括成一句话就是:她在领一群孩子跋涉于汉语文学习的正道,用自觉的教学行动教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探索学习的路径。她把“金针”给了她的学生,在这个“给”的过程中她总在鼓励他们亲自来拿,带着他们小心地用。这样的语文教学境界是令人神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