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巧用名家评语 拓展鉴赏空间
作者:朱红彪
引用名家评语的过程,实际也是课程资源整合的过程。课程资源整合,首先要考虑整合的目的,而且应是学在教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的需要;其次要考虑整合的时机,只有时机得当,资源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否则可能低效、无效甚至有所妨碍;再次要考虑整合的技巧,要讲究引入和利用资源的方式方法,实现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无缝”接合、自然融合并产生“共振”效应。当然,这一切还要以恰当合理的资源选择为基础。古诗文的名家评语,是前人鉴赏古诗文作品的经验结晶,是开启后人解读古诗文作者心扉的重要门径,因而也是古诗文鉴赏教学的重要资源。充分利用好古诗文名家评语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还应在“巧”字上做文章。
高中诗歌教学课例《先让他读懂再说》(见《中学语文教学》,2005.7)有两处引用名家评语,一是为解读虞世南《咏蝉》的真情并说明“品读意象见真情”,引用了《唐诗别裁》卷四中沈德潜的评语;二是为领会杜牧《赤壁》的真意并说明“不能用读史的眼光读诗词”,分别引用了《彦周诗话》和《历代诗话考索》中观点截然相反的评语。应该说,这两处引用对于印证执教者的“品读意象见真情”和“不能用读史的眼光读诗词”这两个观点有较好的作用,但若从鉴赏作品本身而言,都离“巧”字尚有一定的距离。最大的问题在于,李老师一开始就把结论性的名家评语给了学生,而又没有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回聚到对作品的解读、鉴赏上。这样做,容易让学生跳过了原初体验作品的过程,把学生的注意力、解读和鉴赏的中心从作品转移到了现有的名家评语上,使自觉、主动的鉴赏活动沦为被动、受制于人的行为,或仅以作品印证名家观点,或仅以名家观点推解作品,甚至可能只是解读、理解名家评语而已,使鉴赏缺乏个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将难以真正形成古诗词鉴赏能力,难以“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当然,也并非说在鉴赏作品之初不能把名家评语告诉学生,关键要看是妨碍还是促进了学生对作品的自觉、主动、深入的体验。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王维的《渭城曲》前就告诉学生这样三段名家评语:“唐人饯别之诗以亿计,独《阳关》擅名”(唐汝洵《唐诗解》),“信手拈来,乃为送别绝唱”(《唐诗选脉会通译林》),“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李东阳《麓堂诗话》)。略作解释后说:“这么一首短短的送别诗,却被众多名家奉为绝唱,原因何在?它到底表达出了怎样的别人难以表达的意思?我们不妨来细细品味、探究一番。”这样的引用和引导,既吊足了学生的学习胃口,又暗示了鉴赏的重点,实在不是一般的课堂导语能比。原因是,这里引用的三则评语虽也是结论性的,但主要是有关作品文学地位的评价,并没有对作品的内容或形式下直接、具体的结论;再加上执教者适时、适当的富有挑战性的点拨,把学生的注意力回聚到了对作品的解读和鉴赏。这样,不但不会妨碍反而强化了学生对原作的自觉、主动、深入体验的欲望。笔者在教学李密《陈情表》时曾引苏轼的评语“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作为开场白,然后设问:“今天我们也来读《祭十二郎文》,我们也会被感动得流泪吗?我们能体会到这个‘友’字的分量吗?我们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新体会吗?”同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可见,引用名家评语要看会给鉴赏主体(学生)带来怎样的实际效果,要区别对待不同的评语,要注意引用的时机,要通过引申、点拨、启发等方式建构与原作的联系、与鉴赏主体及其鉴赏活动的联系。李老师课例中第一处名家评语,若在引导学生把握蝉及与其相关的清露、疏桐等意象的特征之后用以启发理解蝉之寓意,或许效果会更好;第二处引用的名家评语,观点截然相反,若用它们来引发对杜牧《赤壁》的解读和鉴赏确实比较巧妙,可惜实际教学中仅停留于对两位名家的观点作孰是孰非的比较、判断上,而没有借此深入解读和鉴赏杜牧的《赤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引用名家评语,不仅可以在鉴赏作品之初借以引发鉴赏,更可以在鉴赏作品的过程中借以拓展鉴赏的空间。曾经听一位老师教学生欣赏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位老师通过诵读、讨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中山村风光的美好、田园生活的情趣和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体会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也体会到了朴实无华的语言特征,似乎可以就此结束教学了。但是,接着他问学生:“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朴实无华的语言好吗?”然后讲起《升庵诗话》里记载的一件事:孟集刻本中本诗最后一句脱漏了一字,“有拟补者,或作‘醉’,或作‘赏’,或作‘泛’,或作‘对’,皆不同,后得善本,是‘就’字,乃知其妙。”又引清人朱之荆语:“‘就’字百思不到,若用‘看’字,便无味矣。”然后设问:“这‘就’字妙在何处?味是何味?请大家对比着琢磨一番。”于是,教师将学生从宏观鉴赏的层面引向了微观鉴赏层面,课堂兴起了一个新的高潮。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就”字的品味,学生体会到诗人对菊花的“亦花亦酒”的充满情趣的感受,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发自内心的亲切情感;深入领会了朴实无华的诗歌语言的独特意蕴,感受到孟浩然诗歌“语淡而味终不薄”的特质。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这位教师适时地引用名家评语并把它巧妙地整合入自己的教学。
笔者在引导学生欣赏杜牧《江南春》的过程中也曾借用名家评点来开拓鉴赏教学的空间。在整体感受作品内容(绚丽多彩的江南春景图和对朝代兴亡的无限感慨),让大家都觉得是首好诗并能背诵之后,我引用了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对本诗的批评意见:“‘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然后问:“大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吗?能不能结合作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于是教室里一下子又热闹起来,学生从作品题目、主旨、意境、内容的呼应关系和虚实关系等角度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比较一致地认为杨慎的批评欠妥。我趁势引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的评语来表扬学生:“余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我说学生的见解比之更全面更深刻,结果学生大受鼓舞。相信这样的教学会给学生的文学鉴赏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名家评语因为出自名家,所以具有权威性;因为具有权威性,所以要慎重对待。名家观点大多有其独到性、深刻性,但也不乏偏颇之论。从教学需要而言,名家观点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的都有利用的价值,关键在于执教者如何利用它们。最应反对那种把名家观点强加给学生,或者以名家鉴评严密限制甚至简单代替鉴赏主体体验的做法;最应提倡借名家鉴评调动学生体验欲望、开启学生心智、拓展鉴赏空间的做法,而要这样做,需要我们执教者用心研究教学进程中学生的需要,用心分析名家评语对于教学可能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用心整合并创造性地运用名家评语于教学进程中。引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