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秋姿秋味共品说

作者:徐 进




  《故都的秋》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美文,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和学生一起欣赏了秋的多姿,品尝了秋的多味。
  师:同学们从刚才赏到的秋景中品出了怎样的“秋味”呢?
  生1:我觉得是冷清的、寂静的、悲凉的。如第三段中“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蓝色白色的牵牛花”。蓝和白是冷色调,给人以清冷的感觉,包括第七段中的“青布单衣”。
  生2:槐树的落蕊写出了凋零之感,“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生3;还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古人多用“蝉”这个意象来自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就是一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借“蝉”表达了自己艰难的处境,“秋蝉”更是到了穷途末路。
  生4:第11节中写“枣树叶落,枣子红完”,与前面的“全盛时期”形成对比,萧瑟之感加倍。
  生5:作者还选择了欧阳修和苏东坡的例子。欧阳修的《秋声赋》与苏东坡的《赤壁赋》都是文人在失意时写的,描写了草木零落的景象,抒发了文人心中的悲哀与厌世思想,这与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相似。
  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千古有同感。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了。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刚才大家都赞成作者所见的“秋色”,所闻的“秋声”,所品的“秋味”都带有悲凉的色彩,而这正源于作者内心的悲凉。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6:我觉得作者笔下的秋既是悲凉的,更是美丽的。就像林黛玉的“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一种凄冷的美。
  师:这个同学品出了不同的秋味,我赞成他的观点。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地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又从眼泪中读到了美丽。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写得如此悲凉与美丽呢?
  生7: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1934年,正是国民党白色恐怖弥漫的时期,所以,作者笔下的秋是“悲秋”。
  生8:我看过郁达夫的《沉沦》,“抑郁善感”是他一贯的写作风格。
  生9:这种风格是由作家的经历和个人气质造成的。郁达夫早年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在杭州期间,作者还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
  生10:我觉得作者不仅仅在悲秋,他能把故都的秋写得这么美,说明他是爱故都的秋天的。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目的就是要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文章的最后,作者再次抒发了对秋、对故都的秋天的由衷的热爱。
  师: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与爱去书写秋。
  而对故都的秋的爱也正源于作者对祖国的爱。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胡愈之先生对郁达夫的一生作了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
  
  课堂感言——
  这节课,老师引出了话题,并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中来,与我们进行的是平等的对话,所以我们能畅所欲言。而且,我们从课内走到课外,欣赏了多姿多彩的秋景。(江苏镇江一中高一(2)班 王泰)
  【说课晬语】
  这是一节精彩的语文课,也是一节充满美感与智慧的赏析课。课堂上,学生的巧妙回答与老师恰到好处的点评、启发相映成趣。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开放性的问题给了学生开放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丰富多彩的答案正源于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教者突破了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给我们展示了一节开放式的、多元化的语文课。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读文章、品文章,去思考、去拓展,同时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学生的回答给了教者以灵感与启发,师生智慧的火花在碰撞,教者的热情也被学生调动起来,这是真正的“共生”和“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