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对当前高中语文课改几个问题的思考

作者:苏盛葵




  课改了,需不需要功能性个性化的教材?
  课改了,教材是有了新面孔。可现在高中新课程相当多的学科教材都有内容偏难偏多问题,遭到普遍质疑。语文学科已通过审定的5套课标本教材,除极个别版本外,普遍的情况是容量大、内容多。如人教版必修模块,仅是阅读部分,每册就有四个单元共16篇文章,还有表达交流5个专题,梳理探究3个专题。相当多的选文篇目(尤其是文言文)按传统教学需3—4个学时。一个模块实际的上课时间为9周共36学时,其中至少有8—10个学时的作文课时间,除了梳理探究的内容,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这样仅是阅读教学最多剩下20个学时,教学时间非常紧,按常规操作一般学校完不成教学任务。
  这个问题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其一是教材的坡度问题。学生刚上高中,又是必修模块,一下子弄得太难,容量太多,像是大学语文教材的简化本,学生很难适应。现在语文教材实现了一标多本,可这众多的教材在读者对象和使用区域上并没有实现个性化,没有独特的功能定位。中国太辽阔,部分地区经济上小康了,教育可能也小康了,可相当多的地区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各地高中教育资源优劣不同,学生对教材的需求状况当然不同。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辑时应该要有自己的功能定位和对象定位。现在各套教材在使用上到底适宜哪些地区和对象,适宜哪级哪类学校,无人说得清楚。也许编者和出版社从发行效益考虑也不愿意弄清楚。但在操作中,没有读者定位的教材从根本上说是特色模糊和缺乏生命力的,因为缺乏可操作性。资源好的学校教材容量和难度可以稍大一点,其他地区则可作些调整。现在,教材好像是为发达地区的优秀学生而编。教材是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者,高中讲求多样化选择,追求学习的个性化,但教材本身就局限了教学。高中课改对教育资源要求高,刚起步时各项工作都要做,教师观念转化难,教材若贪多求大,追求高容量高难度,教学中处理起来很困难,加之课时不足,于是拼命加班加点,造成教师高考后的新一轮的疲劳,高一学生对新课程和语文学习感到畏惧,这无疑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现象。
  教材内容:是干涩的压缩饼干还是爽口的冰淇淋?
  高中各模块教材首先应考虑到模块教学的特性,每个模块应该主题突出,要求明确而相对单一,便于短时间内完成,不宜面面俱到,杂糅太多。可现在有的必修教材究其实是老版教材的压缩或分解。分析起来,一者是编者对各模块编辑内容本身有预设(这是必需的),二者受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淡化知识、破知识本位、压缩训练思想的影响,高中教材想弥补一些初中阶段的内容,但又不宜太详尽,于是放一点遮一点;三者是好心的编者又想到有的学生必修后不会再选修更多的语文模块,为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观和能力体系,就在必修模块中将以前三年学的东西糅合在一年零半个学期里,什么都放入,因此弄得必修教材在短短小小的一个模块中什么都有,条块多,头绪多,什么都不透彻,像是一盒压缩饼干,不吃不行,而嚼起来什么滋味都不知道。
  这还造成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们舍留难断,不知所措。有的教材选文好,编辑样式新,但能力与知识的呈现不好,几个模块的知识不能构成体系,有时就觉得学无所得,零零杂杂,老师们误以为必修只重阅读鉴赏就可以了。特别是写作内容,各版本都缺乏一个严谨的体系(或许不要体系),一些版本是以话题形式隐含在单元中的,关于写作的能力构成,知识性的专题,各版本都闪闪烁烁——有内容的,不太具体和深入;没有具体涉及的内容又提出了若干个话题放在教材中,教师和学生都不知需要多大力气去应对(且不说教材的编写者是一拨人,教学指导用书的编写又是另一批人,二者不统一,教学意图不一致,教师在处理教材上不知所措)。
  教材编成这样,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高中课标及语文教育界对高中必修阶段到底应学哪些内容、不学哪些内容不好定位,不便定位。
  高中阶段语文内容分了必修和选修,哪些内容应放入必修,哪些语文知识和能力可能是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放在必修教材,这些东西不是一下就能定夺的,需要梳理和论证。教材编写也有一个探索过程。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因此高中课标的任务不是现在就能完成得了的。整个语文教育界,特别是教材编辑单位都需要认真来做这件事。
  课标啊,你到底该起哪些作用?
  现在的高中课标教学内容上,尤其是对选修部分的教学内容缺乏基本规定,各选修模块内容模糊,没有实质性阐述,不便于教材编撰,不便于各地教学,不便于检测,尤其是不便于高考命题。现在选修五个系列,不同版本的教材模块各不相同,人教社、苏教社各开出了16个模块,这么多的模块缺乏共同的内容基础,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学校学生选修的即便是同一模块,因各出版社的教材内容不同,而课标又没有大致规定,高考或全省性大面积的检测如何考?考哪些?若考试不涉及选修模块里面具体的内容,相当多的学校因师资、场地、管理诸问题,为急功近利就不再开这些选修课。高考的最高就是依据课程标准了,而课标本身避实就虚,语焉不详,操作者与一线师生便无所适从了。
  二是有关知识性内容与具体的语文能力,要否对义务教育阶段回避的问题有所回答或补充?高中不同于义务教育,教学目的不同,学生生理与心理均不同,要不要给出一个基本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体系?不管如何改革,语文本身有一套能力和知识系统,这并不因为课标不写、教材不编它就不存在,我们要不要直视这些实际问题?
  模块教学:新问题?老观念?
  课改后老师们接触了新课程,有了学习和理解。实验中开始转换观念,努力尝试改变教学方式,但教学操作上旧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普遍的情况仍是重在讲授和训练,有的课堂追求热闹,学生具体收获不多,花架子,好像新课改在玩花样,知识与技能不能落实;有的仍以高考训练的模式套新课改,处处以训练为本,试题又深又难,题型沿袭高考样题,过于追求考试分数。
  还有一个普遍问题是教学时数不够,这似乎是个典型的新问题。由于教材容量大,周课时少,教师们加班加点,负担很重。学生的阅读量上不去,没有时间,无法在课外阅读。学生课外探究性活动因缺乏时间保障、场地保障、师资保障,多是落在空处。
  上述问题涉及到改善教学的问题。我们的教学不能还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上。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教教材”,而非“用教材教”。需要思考的是,我们是从教师个人预设的教学任务出发,从教材内容出发,还是从学生学情、学习过程实际出发?是以书本为本,不敢越雷池一步,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灵活自主地处理教材?是坚持统一要求、统一步骤,还是尊重学习个性和学习差异?是以“教”完教材内容为重,还是以“学”到多少为本?是过于依赖教师个人,还是不对学生放心?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老问题,是“以教定学”还是“以学定教”的观念相冲撞的结果。“教”不完客观存在,但学生“学”完是完全可能的。有的重点篇目可以集中时间认真研读赏析,有的可以一带而过,有的则完全可以自学,不必在课内讲析。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篇目,愿意学的篇目就集体学,有的则个别化处理即可。师生是教材的主人,不是教材的奴隶。教材内容的取舍权在师生,教材不再是“圣经”,不必奉为神灵。
  学分认定:仅凭考试成绩认定学分?
  一个模块修习完,能否仅以结业时一次笔试成绩作为认定学分的依据?
  新课程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学生平时修习的全过程都应是学分认定的依据。因此,学生修习的课时记录,学生平时的作业、活动、态度及成果,加上结业考试成绩均应是认定的依据。这三方面综合的结果才可以认定学分,仅仅以考试成绩认定学分是不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