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不该遗漏的设计

作者:不该遗漏的设计




  看陈晓峰老师《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的设计,觉得有独特的地方,很耐人寻味。
  一、导入设计得巧妙,人物形象有相似点。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一首幽默诙谐的打油诗,由中国的“老掌柜”引出了“别里科夫”,似曾相识的两个形象的某种联系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不用下定义、不用再说教,学生就会大体感觉到这两个人物属于何方神圣,褒贬之意分明。这样的开局轻松自然,有设计而不落痕迹,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阅读突破口设计得准确,抓住“套子”牵住了人。
  这是个什么样的“套子”?“套中人”的思想、性格、行为有哪些特征?这个“套中人”死了,还会有新的“套中人”出现吗?要想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人物形象的魅力,挖掘作品的内涵,无疑要引导学生认真解读文本,陈老师设计了一个最佳的阅读突破口——抓住“套子”理出情节结构。
  从梳理情节入手,能引导学生顺畅自然地了解文本内容,让学生增强整体感知力,为进一步探查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特征的内在意蕴做了必要的铺垫。陈老师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思考,更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学习氛围。
  三、活动设计得精彩,情景创设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别里科夫之死”的专案调查和为“别里科夫”写墓联的情景设计,为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开拓了更大的空间。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设计,从“案发背景”“现场勘察”“本人档案材料” 的调查到对“有关人士采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进展,都离不开对情节的熟知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可以想象得出:学生在进行调查的学习过程中,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在融入作品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合着作品的节拍,经受着感知、感受、感动的心理变化;在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在对“疑”和“惑”的探究过程中,审美的能力也会提高和形成;通过思维的碰撞,集思广益,把学习的内容引申拓宽,从而实现有效高效的学习。相信“放开学生的翅膀,学生会为你展现一片蓝天”。
  但还是有点杞人忧天,觉得陈老师在如何引导学生赏析人物语言方面,设计少了一点。我个人觉得,读小说离开了对人物语言的探究学习,是很难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对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是不应该遗漏的。例如,在对“别里科夫之死”的专案调查过程中,作品的中心人物别里科夫就成了调查者和采访对象眼中的第三者“他”,这种身份和称呼的变化,使学生失去了和主人公面对面对话、零距离交流的机会,在“专案调查”时,会不会忽略“别里科夫”特有的语言呢?且不说那句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隐含的深意,就一句“随您怎么说,都由您好了。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至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反复咀嚼,就不难明白为什么那个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的别里科夫居然让全城人惧怕,就会发现这段话里隐含了别里科夫这个小人物被“套子”套“蠢”、套“坏”、套“死”的可笑可悲可恶的命运曲线。欣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中的主题,是离不开对人物语言的品味和感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