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听《哭亡女苏菲》有感

作者:苏立康




  我听了孙晋诺老师的这节课,颇有一些感受。
  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突出特点是饱含丰富的感情。诗歌教学的课堂上,同样需要营造浓浓的感情氛围;学生只有融入诗境,才能真正懂得诗。在这节课上,孙老师以指导朗读,把学生带入诗中;以对朗读的表达恰当与否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以写、读“答诗”,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苏菲的感情。这就使学生完全融入在诗歌里。学生一首首精彩动人的“答诗”就印证了这一点。在师生讨论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又不时引用他人的诗作点评(尽管有的引用不一定恰当),从而以情激情,不断掀起情感活动的高潮,不断深化对诗的感受和理解。这就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诗的课堂里,直到下课铃声把大家唤醒。这实在是难得的宝贵的境界。
  听了这一课,使人感觉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感情的洗礼,最突出的是强烈的父女之间的爱。原作只写了父爱,而学生的“答诗”,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诠释,则充分表达了女儿的爱,从而大大拓展和丰富了原作的内容。这种父女之间的爱,既表现为分在两个世界的撕心裂肺的思念,表现为父亲的无法弥补的自责与愧疚,又表现为女儿对父亲细致入微的体谅和理解,以及规劝和鼓励。这种真的善的美的丰富的情感活动,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课堂里每一个人的心田。这与其说是教学,不如说是享受。
  教学中也没有忽视这首诗的另一内容——诗人对祖国的爱。学生从“我要走向风暴”中,读出“爸爸要去参加抗日的战斗”;从“最后的泪滴入黄泉”中读出诗人决心为此而牺牲生命。如果教师能对这一内容作适当的展开就更好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点遗憾。
  听了这节课,我的另一感受是学生的诗写得太好了。那么,学生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来呢?写诗的首要条件是强烈的情感运动,情之所至,才有诗;其次,还得有内容可写;第三、还得知道怎么写。这节课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教师精心的选材,《哭亡女苏菲》这首诗容易读,容易使学生入情入境;其次,为了让学生写好,教师精心设计了导语(见“附录”),这则导语不仅有激发情感的作用,而且写“答诗”的要求还把学生置于了具体的对话情境。对话的对象亲切可感,仿佛就在眼前,对话的内容便油然而生。至于这“对话”该怎么说,相应的诗节就成了可供模仿的“范文”。总之,有激情,有内容,形式上有借鉴,这就具备了写诗的基本条件。当然,学生的个人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节课特别使人感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多么重要。正是因为他们的诗作,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投入,才使这一节课的内容这样地丰富,这样地动人。
  教师对教材的精心处理,也很值得称道。教师首先选择了第4、8两节为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诗的第1—4节可以看作是一个层次,从叙述女儿亡故一年开始,直至忍不住痛哭失声。第4节是痛哭,是诗的一个小高潮。第5—8节是又一个层次,诗人以充满愧疚的心情抒写与女儿共同度过的苦难艰辛的日子。第8节中的细节尤其动人。教师选择这两节为重点,不仅带出诗的前两个层次,而且便于仿写。然后,教师又以第17节引出第3、5、8、10四节,突出了父亲对女儿的爱,这也是全诗的主题;又以第18节带出第13节,除写出父女共度的岁月“凄苦但很幸福”之外,也为了强调由于女儿把幸福带走了,诗人更义无反顾地要投身战斗,准备牺牲,这也是这首诗的一个副主题。这种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的处理,既照顾了学生对全诗的理解,又为学习重点诗节和仿写创造了条件。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听了这节课也感到有些许不足。如教学结构,还是有不够流畅之感,语言教学也还欠扎实,有些内容的处理还不到位。但又想,仅仅一节课,求全责备,教师将会感到很为难。突出自己的特点,未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我在评课时常常感到矛盾的地方,说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