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也谈《观书有感》的所言之志

作者:李少毅




  近日读陆精康先生《说说“托物言志”诗》(《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5.4)一文关于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解读,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原文是这样解读鉴赏的:“蒙冲巨舰因江水枯竭而搁浅,多少人费力推移不能推动,春水初生,巨舰在春水中自在航行。这是字面的意思。但诗题《观书有感》告诉人们,这不是一首叙事诗,而是借咏物悟出某种道理:要依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违反规律,用力越多,效果越差。……”
  应该说这里对诗的表层解读是大体符合作者原意和情理,基本可以接受的,但是,“要依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违反规律,用力越多,效果越差。……”是否符合作者的写作原意呢?换句话说是否是作者原本的“所言之志”呢?
  大家知道,这是朱熹《观书有感》的第二首诗,一般不为人所知,但像第一首一样,通过形象的比喻、象征的手法阐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作用恐怕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我们对这首诗能否作这样的解读鉴赏:“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其中“蒙冲”也写作“艨艟”,是古代的一种战船。因为“昨夜”下了一场春雨,百川汇江浩浩汤汤,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像鸿毛一样漂浮起来。这是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深层含义则是:昨夜读书学习以后,忽然感到知识融会贯通,使以前解决不了的难题或很难解决的难题现在一下子就解决了。实际上,“春水”可能是喻指读书学习后获得的知识力量,即这“春水”可能是指“观书之水”“学习之水”“知识之水”。“蒙冲巨舰”可能是喻指现实生活中的难题或困难。“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可能是指过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解决不了的难题或困难,现在凭借知识的力量就能轻而易举、游刃有余地解决了。这是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象征的手法,以诗歌的形式,强调读书的重要、知识的力量和作用。作者观书悟道、形象说理,庶几如是乎?!
  细细品味,反复吟诵,我似乎体会到作者的苦衷:朱熹写《观书有感》也是在“劝学”啊!
  以上所感所思乃一孔之见,当否,敬请陆精康先生及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