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先放后收教《散步》

作者:詹 静




  一、放,让学生静读文本生成问题
  学生圈点,勾画,批注,写疑;时间约2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老师除了一开始给学生只言片语的学法指导外,就不再说话、走动了,真正给学生一个自由阅读的空间。
  学生质疑(教师要求逐节发问,并要求一生发问,全体学生作好标记,教师自己也作标记):
  ①第1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可不可以改为“我们在田野散步:我的母亲;我,我的妻子和儿子”?把“母亲”写在前面不是更能体现我们(我,我的妻子和儿子)对母亲的爱吗?
  ②第2、3节并不是直接写“散步”的,那么可不可以删去呢?
  ③第4节写景有什么作用?
  ④第5节第一句话是“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一家人为什么要走得这般有序?这是不是“我”的有意安排?
  ⑤第6节最后一句话是“我说:‘走大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口气?可不可以将句号改为叹号?
  ⑥第7节第二句话(“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可不可以改为“……那里有菜花、桑树和鱼塘”?
  ⑦第8节第二句话“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中的“背起了儿子”可不可以改为“抱起了儿子”?
  ⑧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既然母亲很瘦、不算重,儿子幼小、也轻,那么“我”和妻子为何还要走得这么“仔细”?
  二、收,领学生走进预设解决问题
  预设内容:与学生一道,讨论本文记叙6要素,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大意。
  (1)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事件:散步。起因:母亲老了,身体又不好;心情又很糟。经过:陪。结果:母亲笑了……
  (3)时间:初春的一天。
  (4)地点:南方的某个田野。
  全文大意:南方初春的一天,我和妻儿陪着身体不好、心情又很糟的年迈母亲去田野散心,结果,母亲笑了……
  注意,“起因”“陪伴”一类词语必须出现,即概括进去的人物要有客有主,要能体现“一家人”对母亲的爱。
  以上用时约5分钟。接下来,请学生把问题带入要素或大意中思考,很快就说开了(版面有限,仅选录几个问题的讨论):
  师:谁先说说时间和地点,即南方初春的田野,看看它能让你们想起前面的哪个问题?
  生:我想到了课文第4节、第③个问题。散步,为什么一定要选在初春的田野?我想,一是初春的田野干活的人少,静,好散心;二是初春的田野草泛青了,树(田间大路旁)也泛青了,田里的水也咕咚咕咚作响了。这一切(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都将使母亲想起一样东西——生命复活了!看到此景,母亲必会生情:经过了漫漫寒冷的冬季,草“活”了,树“活”了,田里的水也“活”了,那么我呢,我也要好好活着;活着,——真好!把母亲带进初春的田野,让母亲找到活下来的信心!
  师:那么,你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试试看?
  (生读第4节)
  师:这“南方初春的田野”还能让你们想起别的问题吗?
  生:我想到了课文最后一节、第⑧个问题。因为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土地解冻,嫩草长出,这时候田里的路,必定很湿滑。如果是小路,因为狭窄就更难走。如果还要背上一个人,那就难上难了,弄不好,背上的人还会翻下来,落入水中。年老有病的母亲是经不住这一摔的,年幼稚嫩的儿子也是经不住这一摔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和妻子一定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的原因,尽管母亲不重、儿子也轻,但它是一种责任,一种对生命的高度责任。生命大于一切!
  (说后,让学生们朗读该节课文)
  师:再来说说事件的“起因”。想起了哪个问题?
  生:第2、3节,第②个问题。这两节虽然都没有直接写“散步”,但都交代了散步的缘由。第2节是说,母亲老了,身体又不好,所以才应该多出去走走,多活动活动筋骨,多呼吸呼吸户外的新鲜空气,这样对身体有好处。第3节则是从母亲“心情”的角度说的。不少老人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冬季里相继去世,这对母亲的心理该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下一个(离开这个世界的),该轮到我啰!”母亲一定会这么想。作者也一定这么想,不然,他是不会竭力要劝母亲出去走走的。况且,母亲那糟糕的心情还会影响到她的病情。——冬天,一个容易犯病的季节,特别是那些老人。“我的母亲”虽然“熬”过了“这一冬”,但她不能不想:接下来的又一个冬季,还不知熬得过熬不过呦!这样,他能不赶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初春),就带着母亲出去走走?
  ……
  师:以上,我们根据文章的要素及大意解决了七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也就是问题⑦,它不属于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同样体现出了一种爱。谁说说?
  生:为什么不把儿子“抱”起来走?因为初春田野的小路很潮湿,如果是抱,身子是很容易倾斜而滑倒的,况且儿子还“很胖”,不能抱,抱起来容易挡住视线。“背”就不同了:背,一是稳,二是视野开阔;这样走起来,儿子就安全多了。“背”,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却倾注了一位年轻母亲对儿子深情的爱。
  最后也许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如果学生提不出或遗漏了有价值的问题怎么办?教师抛,学生探;切不可认为,一堂课只要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就算了事。语文教学,不能不“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是新课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