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关联·交融·传承
作者:朱小健
赏析是文言文教学较高层面的目标,各个学生知识程度、兴趣爱好有别,我们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差异设计多种教学形式。这是教学的普遍规律,不是文言文教学独具的特征,就不多说了。
三、以溯源式诠释探索语词蕴含,揭示信息积淀,传承构建文化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人类独有的文化行为,是文化产生的重要形式,也是文化存在的重要标志符号,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文化的习得从来都是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实现的,文言文的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相当直接的关联。这首先是因为语言词汇的形成、演变都蕴涵着文化,而这种文化信息更多地是积淀在较古的语词当中。如《季氏将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教材注:“〔社稷之臣〕国家的臣属。”《五人墓碑记》:“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教材注:“社稷,指国家。”(按首见出注原则,此注宜移至《季氏将伐颛臾》)“社稷”之所以能指国家,是因为土地与粮食对国家极其重要。但不选取直接指土地与粮食的“土”“谷”,而选用指土神与谷神的“社”“稷”构成该词,则与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的文化观念相关——祭土与祭谷比土地与粮食本身更重要。“社稷”一词的形成,积淀着文化。再如“朝”由早晨义衍生出“朝见”“朝拜”义,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有晨见长辈问安的习俗(《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昏”由傍晚义衍生出“婚姻”义,则源于古人在黄昏时迎亲(《说文解字》:“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朝”“昏”二词的演变,积淀着文化。
文言文的教学,是对负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古代汉语文献的诠释,其本身就在参与构建和完善着文化。古人的许多习俗礼节、文化传统,常常就在对古代诗文的释义索证中得到了保存,而学生自然也就在这过程中习得了文化。例如《报任安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为什么将“剔毛发”看得比“关木索、被箠楚”所受的耻辱还要重?这是学生常常会问的。这就要联系文化心理来解答。汉民族的先民正常情况下终生不剪头发,《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论语·泰伯》记载曾子病重时召来学生对他们说:“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意思是说:看看我的脚(都是完好的)!看看我的手(都是完好的)!《诗经》说:“小心谨慎,好像面临深渊,好像走在薄冰上。”(我一直是这样爱护自己肢体的)从今以后,我知道自己可以避免毁伤肢体而不孝了(病重将死,应该不会断手折足了)。曾子是著名的孝子,他是把自己手足完好看做行孝的成果来给学生展示。这是对身体发肤的整体重视,而头发于人还有更重要的意义。《说文解字》:“发,根也。”头发之于人体,就像须根之于草木。这是因为人出生时头朝下先出,其发与植物之根极相似——均在最下部,都是细丝状。生育之“育”,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其中的 、 、 都是正常出生的头朝下的“子”;“育”的异体“毓”,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其中的 也是头朝下的“子”。草木若根部朝上离开水土则会枯死,人出生时头发朝上则为难产不易存活(如《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庄公“寤(牾)生”,惊吓了姜氏),接生者最希望先见到新生儿的头发,头发先现,一顺百顺,故从 的“流”“疏”“梳”都有顺、通之义。在古人的观念中,头发是人的根本,也是人一生的开端,至为重要。这样看来,司马迁将“剔毛发”(髡刑、耏刑)之辱列于“关木索、被箠楚”与“毁肌肤、断肢体”之间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当然,古人对头发的重视还可从其他字词得到佐证。如“沐”本义为洗发(《说文解字》:“沐,濯发也。”)引申有芟除之义(《管子·轻重丁》“沐涂树之枝”即修剪路边树枝)、治理之义(《礼记·檀弓下》:“孔子之故人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郑玄注:“沐,治也。”),即由古人终身养发,不加毁伤,唯濯发梳洗时有脱发而来。再如“冠”本义为套住头发(《说文解字》:“冠,絭也,所以絭发。”)古人20岁时举行的成人礼叫“冠”,重要的仪式是改变发型,将原来向两边梳(总角、髫)、往后披散(总发)改为在头顶挽为一结(髻),即所谓“结发”。正因为20年都没剪过的头发甚多,才需要冠来约束,以免散乱。教材在《文言实词的特点》中说:“古代说‘冠’,现在说‘帽子’。”这是笼统而言,其实冠与帽不同,帽用来盖头,冠用来拢发。冠套于髻上,形制更近于今天女性束发的发套,与其说是帽子,还不如说是头饰。从语音上说,“冠”与“絭”叠韵,冠之得名,来于其絭发之功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人看重头发,终生养而不剪的习俗。明白了这些,才能更确切地体会到《伶官传序》“誓天断发,泣下沾襟”的惨烈。
从语言之外的文化观念、心理习俗的线索来解释语义的方法,是传统训诂学常用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文化索义”。文化索义,就是着眼于词语、句子中凝聚的文化信息,揭示、还原这些信息,从而使读者对文献语言的语义有更全面、准确的理解的释义方法。就中学文言文来说,像用“执事”尊称对方(《烛之武退秦师》)、“翼轸”为星宿分野(《滕王阁序》)、“裳”为下衣(《秦风·无衣》)、“隅”为城墙角(《邶风·静女》教材注为“角楼”,可商)、“封”为坟墓(《五人墓碑记》)等众多语义语用,都可用文化索义来诠释、传承。限于篇幅,我们不在这里一一说明。《中学语文教学》明年要改版,我以为可以开辟一个《古代文化与文言文教学》或《语文与文化》之类的栏目,专门讨论中学文言文教学涉及的古代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族宗法、姓名避讳、迷信禁忌、医疗保健、朝野礼仪等文化知识,相信会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十一五”规划强调注重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的核心是文化养成,中学文言文教学负载的传承建构文化的功能必将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