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改革
作者:厉复东
这里,我想就语文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学生为本的思想逐渐得到落实
不论课改前还是课改后,课堂教学都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平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在实验区,大多数教师课堂上都能按照新课标倡导的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参与者的要求身体力行,努力改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能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注重倾听学生的意见,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我所听的大多数语文课中,这方面都有令人满意的体现。如过去课堂上经常出现的“给我读一遍、给我背下来、你给我听好了”等“蛮横”的口头禅,已被“请某某同学如何如何、哪位同学愿意试一试、我们再读一遍好吗”等等所代替。这些课堂教学语言的改变,表现了教师是实实在在地把学生当做有尊严、有人格、会思考的独立的人来看,而不像过去那样常常把他们看做听讲的“道具”。在这方面,虽然一些教师做得还不够自然,不够到位,但大家是在努力地做,认真地做。
知识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也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思想。这方面过去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现在更多的则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积累。学生在阅读写作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过去教师怕学生耽误时间,常常越俎代庖给他们查好工具书,现在则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习惯;对文本的理解,过去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认同自己讲解的结论,现在则是注重引导他们努力自己思考,自己概括,教师再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归纳。对于学生学习的结果,过去很少有人注意评价,现在,教师不仅注意自己评价,尤其可贵的是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二、优秀语文教学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
语文学习的实践已经证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法把语文学好的。在听课中我们感觉到,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行为方面能够继承优秀语文教学传统,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强调多读多写。课内必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学生见的、读的,不论从面上还是从量上来说都比课改以前宽得多,大得多。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大多数阅读课非常重视诵读教学。这次调研所到班级,只要是语文课就很容易听到琅琅的诵读声。老师们抓“读”的目的是多方面的,这与过去不少教师课堂上读是单纯地为“讲”服务不同。比如“读”有时是为了整体把握文本,有时是为了培养语感,有时是为了积累语言资料,以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文言文和一些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更是强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通过诵读加深理解。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能力之一,越来越受到实验区老师们的重视。
与此同时,基本的语言知识教学、语文常识教学、听说写等能力的训练,仍然是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内容,如文言文字词知识的积累,各类文章阅读能力的培养等。这使人对课改后的语文教学有个底线,让人感到教得放心,学得放心,改得放心。
三、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能够按照课标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与鉴赏,最大限度地激活语文课堂,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内涵和深度,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才华,显现语文学习的魅力。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从依赖教师讲授到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从不敢讲话到敢于侃侃而谈,不仅显示了课改后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言语能力方面取得的成绩,尤其可贵的是显示了学生个体的体验结果,体现了他们在思维、鉴赏能力方面的提高。如对《项链》主题的多元理解,对路瓦栽夫人性格的理解,对《荷花淀》中水生嫂这一形象的理解等等。德州一中的毕于阳老师教《荷花淀》,在引导学生鉴赏了作品精妙的对话描写、开头的景物描写后,又引领学生反复朗读,细细体味,而后要求学生依据文本内容,自拟对联。学生写道:“雾笼荷叶颤 风吹芦花飞”(李晓)“花飞叶黄宜割苇 月明风爽好编席”(尹海川)“洒辉成霜,月光未及寒水 送夫参军,巾帼不让须眉”(尹雪鹏)“手中苇眉上下翻飞如雀跃 指上银丝左右缠绕似鱼翔”(张苏)这不能不说是个性化鉴赏的成功尝试。毕老师说,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不仅学生喜欢,教师更感到陶醉,学生们沉浸在个性化鉴赏的快乐之中,体验着激动,体验着幸福,体验着创造和成功的喜悦,教师也仿佛置身于一个创造的海洋中。这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境界吗?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探究意识、探究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高中语文三大培养目标之一。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仅是教师,大多数学生对探究问题都非常重视。教师不仅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注意根据文本深浅程度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还是德州一中,老师们在教学《祝福》一文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提出问题,结果提出了逾千个问题,其中有十几位同学一个人就提出了30多个问题。看一看学生质疑的成果,有许多很有道理。书读到这种程度,老师再轻轻地点拨一下,还需要精讲细讲吗?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次课程改革,还有一个大家普遍认同的重要理念,就是语文学习是用教材学语文,而不仅是为了学教材而学教材。因此,教学中把握教材特点,用好教材,特别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显得十分可贵。在这方面,日照实验高中、德州一中都有比较成功的做法。鲁版实验教材是以语文实践活动为特色的,也就是要求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语文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日照实验高中的教师,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灵活把握,因时因地地开展语文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活动综合性强,他们就化大为小,有的活动需要走出校门,就灵活变通。如学完了《师说》后,要求学生就如何认识教师的作用问题向社会调查,由于学校是封闭式管理,学生不好走出校门,教师就把调查改在校内进行。有的文本某一个角度很好,教材没有设计活动,他们就在能体现课标精神的前提下自己设计。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不让教材束缚住手脚,这不仅用活了教材,而且有利于教材建设。
改革过程中,由于认识的原因,也产生一些需要讨论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如有的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重人文轻工具,或干脆就不要知识技能方面的教学要求;有的教师不论问题大小内容深浅,堂堂都要搞合作学习,有的甚至一堂课让学生“合作”讨论四五次,给人一种搞形式的印象;有的教师片面认为课改就是搞个新花样,教学过程中,常常离开文本横生枝节,教学思路旁逸斜出;有的教师篇篇课文都追求精讲细讲、讲深讲透,面面俱到等等,这些做法是否合适,是否符合课标精神,是否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我觉得值得探讨。当然,值得探讨的问题还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