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青春文学的阅读价值

作者:潘进听




  说起青春文学①,就有人嗤之以鼻,总以为它就是肤浅、幼稚的代名词,登不上文学的大雅之堂。有的教师一听说青春文学就义愤填膺地口诛笔伐,有的学校干脆禁止学生读这类作品,然而青春文学仍然以汹涌之势进入我们的生活,怎样面对它成了现实问题。我们注意到,《语文课程新标准》附录三“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就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只交待一句:“建议教师从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青春文学能否进入推荐书目,能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否有利于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本文将根据我们开设“当代文学欣赏”选修课的实践,就这些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青春文学无法回避
  风行于中学生中间的青春文学正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北大教授曹文轩在《〈少年查必良伤人事件〉序》中写道:“读了李海洋的小说,你不服气不行。即使拿它与当下我们一些颇有名气的成人作家的作品比,我看,它也是说得过去的。”曹先生说,自己学生时代的作文也被老师看好,但今天拿出来看看,对照如今的少年写手的文字,除了羞愧还是羞愧。这当然是曹先生的自谦。不过,众多的青春文学写手中,的确有不寻常的高手,他们已引起一些作家、评论家的注意,马原、莫言等作家都曾为他们的书作序热情推荐。人们在全面了解青春文学之前就下断语是不妥的。他们的作品畅销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于商业炒作或读者的无知。从《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三重门》《我为歌狂》《爱上爱情》《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葵花走失在1890》等一系列作品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眼下更有来自韩国青春写手的“情流感”席卷神州,大有令本土写手败北之势。韩寒、郭敬明和张悦然成了学生的偶像。尽管《梦里花落知多少》涉嫌抄袭,这本发行量超过百万的小说仍然让众多读者泪流满面。而在这些热闹的偶像后面,众多的青春写手正在默默努力。西安交大的李傻傻以《红X》引起主流文坛的注意,有评论称他为“少年沈从文”,并非只凭“湘西”籍贯,他干净洗练的文笔即使在专业作家中也是很难得的,书商封他为“实力派”的代表,并非没有根据。
  对青春文学不屑一顾或者全盘否定的人,可能并没有了解过这几年青春文学的创作情况。他们鄙视、反对青春文学,主要理由就是这些作品思想境界与艺术水准低下,是青年学生的无病呻吟,是供中学生消费的快餐文化。只要冷静地想想,就会发现这些理由值得商榷。某几部作品粗糙并不意味着整体水平也低下。青春文学的畅销离不开商业炒作,而巨额利润又诱使出版商推出更多的跟风之作,以致在繁荣的青春文学中鱼龙混杂,低劣之作比比皆是,评论界理应对此保持警惕,不必追捧,但也不能因此一概棒杀。况且,创作中的跟风现象并非青春写手首创,专业的成人作家都难免随大流。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盛行“文化大散文”,十几年来也不见得篇篇是经典。至于80年代前后的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一个又一个文学热中,我们也记不清有多少作家随波逐流了。
  当《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印数超过百万册的时候,当青春文学在图书市场所占份额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持平时②,青春文学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闭目塞听孤陋寡闻无视新事物的存在,是不利于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的。
  
  二、青春文学为什么受中学生欢迎
  在我们的“当代文学欣赏”选修课上,有位学生谈到她从小喜欢阅读文学名著。初中时,她大量阅读雨果、托尔斯泰等大文豪的作品,结果同学们都称她为“怪物”,因为大部分同学读的是《我为歌狂》之类的青春文学作品,只她一人例外。她说,读过名著后,再来读青春文学,就感觉没味道看不下去了。这真是令人振奋而又发人深思的案例,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经典名著与青春文学处于截然不同的两个层次,它们分别有自己的合适的读者。能欣赏经典名著,往往看不上青春文学;反之,沉迷于青春文学中的大部分同学,可能看不懂经典名著。
  经典名著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过时间证明的传承文明的艺术精品,其思想性艺术性都毋庸置疑,值得每位学子认真品读。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学生不爱读名著,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在于名著本身的深度。有人调侃说“名著就是大家都说好然而谁也不去看的书”。名著离一般读者太远了。它总是高高在上,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是难以达到其高度的,即使读N次也是做无用功。一部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作品中的思想光辉艺术价值等等,对一般中学生来说,都不是容易解决的。即使是高中语文老师,如果没有大量的教学辅导书,恐怕也很难独立解读文本。读不懂的书能读出什么味道来呢?其次,考试的压力也使学生无暇欣赏文学名著。成绩优秀的学生有能力欣赏名著,但他们几乎不看原著,“速读”类选本足以应付考试,而千把字的文摘最容易纳入高考作文中。至于成绩一般的学生连“速读”与文摘也省去了——为功利起见,读名著并非提高分数的捷径。此外,现代传媒无孔不入,学生有足够多的娱乐选择,从娱乐角度来说,名著阅读远远排在其他项目之后。
  与之相反,青春文学的阅读则是自觉的审美行为,它不因学校禁止家长反对而停止,其深层原因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我们认为,青春文学道出了中学生的心声,这是它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中学生早恋现象已不是什么秘密,当学校、家长和社会遮遮掩掩欲说还休时,青春文学却对此进行淋漓尽致的演绎,让中学生有找到知音的感觉。青春文学的语言在中学生看来是最时尚最鲜活的语言,即使是不规范的语句,也被认为是富有创意充满时代精神。而青春文学中对应试教育的嘲讽和批判、对性和暴力的渲染、对社会的愤激抨击也切中了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在阅读中得到一种因反叛带来的快感。
  我们把这种阅读称作自觉的审美行为,就是因为这种阅读是无须外力强制又不带功利目的的纯愉悦性阅读过程。在这种阅读中,学生个体同作品形成共鸣,为其欢笑为其流泪奔走相告争相传阅,形成与经典作品阅读正襟危坐愁眉苦脸完全不同的风景。
  我们在主观上都希望学生阅读更多的经典名著。因为根据接受美学理论,“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熟知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要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姚斯《接受美学》)也就是说,作品的艺术性越高,越能加大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越有利于已有知识的重组与完善,越能提高鉴赏水平。而通俗类作品根据流行趣味标准,实现人们的期待,因此难以提高鉴赏水平③。然而看看成年人在看什么书之后,对学生就不必苛求了。虽然流行的消费文学一再降低自己的创作姿态,粗鄙媚俗,但是当代精英文学却在大作“实验文章”,在个人化写作中顾影自怜,严重脱离一般读者。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变得同经典作品一样困难。因此,青春文学凭借与中学生之间在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方面的相通,轻易地引发阅读期待,促使学生选择阅读青春文学也就不奇怪了。
  
  三、青春文学有利于培养阅读兴趣
  中学生阅读青春文学的自觉行为,正是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有利条件,理由如下:
  1.文学启蒙离不开“通俗”。上古神话、经典童话一直是我国家长、学校用来文学启蒙的主要素材,事实上孩子在通往文学的路上还经历过喜欢民间故事、连环画、笑话和说书唱戏等阶段,这些素材的共同点就是“通俗”。用于学童启蒙的唐诗及其他古诗,也都是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在这种通俗作品的熏陶下走上文学道路。奇怪的是,现在人们总是把武侠、言情和侦探等另一类通俗读物排斥在文学启蒙的素材之外。上世纪80年代的中学生都经历过金庸、琼瑶的诱惑,而当时又有哪个学校允许学生读金庸、琼瑶?章无计自称“一个以83版射雕作为文学启蒙的青年”④,在“70后”“80后”写手中,并非个别现象。他们或许就是未来的大作家。通俗作品由于迎合大众趣味,阅读期待与作品之间缺少距离,难以提高读者的鉴赏水平,但未必不能当做启蒙素材。我们没有理由轻视“通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