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课堂教学中问题先行的缺陷与整治探索

作者:周仁良




  带着问题读书已成为目前课堂教学的普遍现象。从每年所听的180多节随堂课来看,带着问题读书占到85%以上。这些课遵循这样一个通行模式:教师在要求学生当堂默读或朗读前,总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出示两到三个思考题,然后要学生带着问题读完全文;当读书结束后,教师开始针对思考题提问,学生根据要求回答。如教《丑小鸭》一课,教师在学生读书前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这个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丑小鸭受到了哪些打击?在打击面前,丑小鸭的态度是怎样的?3.这篇童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山中访友》,教师设计的读前问题是这样的: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2.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这两题来自教材后的练习。
  我们暂且不去管这些问题设计的恰当与否,我只就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谈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受到挫伤
  
  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文章很适宜学生朗读和学习。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主动读书的欲望是很强烈的。因为他们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渴望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好奇好学常常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的助推剂。在朗读(默读)之前,教师一定要他们带着问题读书,无疑包含着对主动读书者的不信任在内。这种隐性的心理压力会使学生“我要读”的积极性转变为“要我读”的惰性和附和性。这样的读书无疑冲淡了学生主体追求和情感融入的氛围。
  
  二、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兴致勃勃的情绪受到抑制
  
  学生原本跃跃欲试,兴致盎然,他们很想通过朗读,特别通过集体朗读情感场的渲染来获得体验与满足,在获取的过程中,完成初步的审美欣赏活动和想象体验活动。这种审美欣赏和想象体验又必须伴随着活跃的心智活动和兴奋的情绪来进行。而在读书前出示问题,让学生原本感性的情绪一下子堕入理性的思索中,逼迫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探索能合教师标准答案的要素。这兜头的一瓢冷水很容易浇灭学生心头已燃烧的情感火焰和深入文本体验的兴趣,一旦这种情绪压抑已形成,再要学生去品味、去感悟就很困难了,因为这时学生已俨然成了评判者,成了探索者,已不再是文本中的“我”。
  
  三、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多元解读的读书方式受到破坏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其他体裁文本的阅读不大一样,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观念和思想,融化在文本中的情绪和褒贬,很难有清晰的界限与确切的界定。而读者在阅读时对文本的解读,也常常会呈现多元性、多义性。对一篇文学作品主旨的把握应该有较明确的方向,但对一篇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价值判断和作者所渲染的情感感念却很难一视“同认”。因此,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就应该容忍学生解读得不一致,应该鼓励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取向。而带着问题读书却刚好相反,问题就像两条栏杆一样,赶着大家朝一个方向走去,于是本应有的多向思索和个性化的情感投入都变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多元解读成了一句空话,成了一种装饰。
  鉴于以上思考,我觉得要改变这种做法,必须将“问题先行”变为“问题滞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给予,质疑问难精神的培养应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探索求知精神的培养理应得到老师的重视,所以指导学生读书,带领大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不是不要有问题,而是问题呈现的时间、方式要作因“时”因“地”制宜的调整。这种结构上的细小变化,可能会收到将石墨变成金刚石的效果。我们不妨可以作这样的设想:
  
  1.问题由学生提出,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解决,形成提问个性化,解决多元化的读书形式。
  问题由学生提出,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初始情绪,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不必有任何挂碍,让文本中所拥有的情感直接深达学生的心灵底部,去叩响他们的心弦,以此期待他们来自心灵深处的共鸣。这样的读书,就会使每一个学生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问题的提出也必定会带有个性的色彩,必定会有差异。要解决这个差异,教师就要作瞬间的筛选、链接,使学生所提问题既个性十足,又彼此联系。通过师生与生生相互对话,多元解答就形成了。当然,对多元解答的合理性的认定,可以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来完成,做到有理有据有情。
  
  2.问题应在充分朗读后提出。只有这样,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才是感动以后的问题,是思考以后的问题,是真问题,而不是虚假的问题。
  “问题先行”,看似大家都有了问题,都在思考问题,但这问题是教师不合时宜地给予的,所以无法成为真正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更不要说是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了。充分朗读后教师也应参与到提问题的行列中。此时,教师所提问题也应是具有教师特点的,带有个性色彩的,具有积极参与特点的,而不再是逼迫大家必须共同思考的刚性问题。
  问题要在充分朗读后提出,就必须注意朗读的质量。朗读应全身心投入,声情并茂。故朗读前教师对朗读氛围的营造,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等都要有预设。
  
  3.教师所提问题应在学生充分思索后提出,这时的质疑才是触及思维深处的有效质疑、有益质疑。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说,教师理应有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提出,但也应讲究时机和方法。
  ①适时而问,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在极富感情的自由朗读和集体朗诵后,应有回味和思考的过程。在学生通过再思考和交流解决后,教师要作进一步的牵引,让学生进入困顿,在学生困顿时,教师再把握好时机,适时而问。
  ②跃跃欲试,引而不发。教师在提问时除直截了当提出问题外,还可采取佯装不知,逗引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引”要讲究策略,不故作高深,也不平铺直叙。教师的“不发”,是为了引出学生的“发”,所以,“不发”要讲究蓄势。
  ③直入文本,品味语言。课文是例子,只有将例子琢磨透了,才能增长阅读能力,并举一反三,解决今后的阅读问题。时下教师提问常喜欢提些大而无当的问题,如这篇文章有何现实意义啊,你读了得到什么启示啊,等等。殊不知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养成品味的习惯,并具有品味的能力。而品味的直接对象就是文本语言,如果不直入文本和学生一起品味语言,那语文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不过一时热闹而已。而如果在品味语言上让学生质疑、鉴赏,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引起大家的讨论,这样的提问,将是给语文教学带来本原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