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工具性与人文性走向和谐交融
作者:陈树元 贾智娟
课始导入:出示课文插图,问答“学生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阅读(读图)、听说以及联想能力,又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了一家人的和睦、温馨,并且,有学生能结合个人生活体验(闹洪水时父亲背起奶奶,母亲背起了我)与文本交流,产生共鸣。可贵的是,其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有机统一,毫无斧凿痕迹。
检查课前预读:请学生用一句话谈对此文的初步感受。进一步整体感知,作用同上。
与文本对话:其一,四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思考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体现浓浓的亲情。”如学生找出了“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等写人、叙事、写景的八处句子,找出了“摸”“背”“熬”“铺”四个词语,师生对句子进行了理解交流,对以上句子中的四个词语进行揣摩、品评、甚至替换、比较。这样,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对词语句子的理解紧紧扭住了“亲情”,并且,表明要准确深入地理解他人的言语,往往需要通过语义的表层,透视其中蕴涵的思想观念才行。教师还引导学生对四处句段进行了朗读,尤其对“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一句,教师点拨学生要结合说话人“是怎样的一个人”,揣度着情感去读,颇有味道。这样,读是带着情、融着理的读,而不是机械割裂的读。另外,教师还两处设疑:“母亲身体不好,还要她出去散步,万一摔了一跤,不是把好事变成坏事了吗?我这行为不是多此一举吗?”“菜花、桑树、鱼塘太平常了,为什么母亲一眼望过去,就决定要走小路呢?”这是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亲情”的真挚与魅力。
其二,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体现的情感,还应该挖掘出语言的言外之意与意外之象”“再读课文,看看哪些语句还有更深沉的含义,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学生抓住了尾句:我背上的是母亲,妻子背上的是儿子,母亲、儿子和妻子就是我的整个世界。教师用三个有层次的问题分别启发学生,学生们认识到“中年人有着尊老爱幼的品质”,中年人“继往开来”,“我们三代人构成了生命的轮回”。这样,使语言训练在更深“理解”的层面上做到语言与思想内涵的有机结合。
课尾写作训练:用四幅图片拓展生活中的“亲情”,让学生书写曾感动过自己的亲情点滴。这样,使语言训练在“运用”的层面上达到语言与思想感情的融合,实现了再创造上的高度结合,进行了知识、能力、情感的有效迁移与拓展。
纵观此课例,在读写听说的语言学习实践活动中,更多地以渗透、涵泳、熏陶等方式非常和谐地实现了“亲情”的价值取向目标,人文性是建立在工具性基础之上的,是通过语言训练完成的,颇有浑然一体、融会贯通之效。
但是,此课例也有美中不足:人文教育定位在“亲情”上大了些,亲情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非常丰富的,而《散步》最突出的思想内涵是亲情中的孝敬,劝说母亲在春光中同一家人散步是孝敬;让母亲走在前面,当“主角”,感觉“我还行”是孝敬;产生走大路还是小路分歧时,“我”的决定是孝敬;“我”背母亲是孝敬。如果本课例抓住此点进行人文教育,既凸显了本课的思想内涵,又扭住了目前年轻人,尤其独生子女过多要长辈疼爱自己却很少回报长辈的孝敬缺失,那么,定会唤起学生的良知,引起学生的共鸣,该课例的思想熏陶不才更有意义,更有实效吗?况且该课例中有几次学生主动提到“孝顺”“孝敬”“孝心”,而教师可能受“亲情”预设的限制,不能据课堂生成来调整教学,让孝敬这一人性美,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去感染、影响学生,让学生善待衰老的生命,实为遗憾。
此课例的教学以及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文章,尤其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当然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只是,难就难在我们的教学实践如何做到二者的“和谐交融”?这还需大家共同努力,很高兴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已日趋走向此境界了。
河北沧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061001,河北沧州市第六中学 0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