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话题,一个优化小说阅读教学的平台

作者:程永超




  不同类型的文体有其不同的教学特点。小说也有自己独立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与过程。那么,如何发挥小说文体特点的极致,进一步优化小说阅读教学呢?笔者再次教学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有所感悟,现以此为例,特求证于广大同仁。
  笔者备课时曾想,课文该从何处入手才能教出新意呢?《水浒》“官逼民反”的主题使我眼前一亮,《林》文之所以入选教材,就是因为林冲性格转变是梁山好汉“官逼民反”主题的最好典范。因此,笔者就紧紧围绕着“逼”这一话题,来分析林冲性格转变的过程,从而以点带面剖析全文。在研读课文之后,师生得出一个中心话题——“林教头被‘逼’风雪山神庙!”围绕这一话题,学生热烈讨论,激发生成了许多问题。如林冲是怎样一步步被逼入到绝境的?“逼”林冲者究竟是谁?是陆虞侯吗?林冲在被“逼”过程中前后性格有何变化?你认为林冲能化解这一“逼”势吗?除了剧情上“逼”外,作家还运用了哪些手段强化这一“逼”势?等等。整堂课下来,师生都觉得意犹未尽。因此笔者以为,这种通过整合生成“话题”而进行的小说教学,可将其称之为“小说话题教学”。
  何谓“小说话题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从小说作品中整合或生成出一个或多个话题,然后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此处“话题教学”又不同于常说的“问题教学”,它不是单向被动地“问”与“答”,而是以一个中心,多向主动,辐射八方的“谈话”,这种“谈话”提供的只是交流的平台,无所谓“标准答案”。它关注的是每位学生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从而消除学生长期以来被迫回答问题的心理。它能够让“师—生—文本”三者碰撞沟通、平等交流,教师可以挑战权威,学生也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此外,笔者认为,在进行“小说话题教学”时,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解读时可以整合
  
  阅读小说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其根本要求。新课标也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会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因此,我们对小说文本的解读,可以从自己的阅读视角出发,重新整合文本,而不必拘泥于作品的原创视角。同时,作品经过读者不同视角的整合,其自身意义也会在其个性化的解读中得到进一步丰满与深化,有时甚至可以发现作品更深的意蕴。如教学鲁迅的《故乡》,以“变”为话题,引导学生探寻“人、境、情——都在变”,而辛亥革命后人的思想还未“变”的深层理解。“变”字在此成了剖析小说主旨的切入点。
  
  二、整合中允许生成
  
  当然,教读小说作品应尊重作者原创,一般提倡“原生态解读”。但在实际阅读中,师生整合话题则有可能出现貌似“偏离文本”而生成另一个问题的现象。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在评析王熙凤与林黛玉人物形象后,有学生忽然提出,“在现实生活中,黛玉与熙凤,你更喜欢谁?”这是一个关于现代女性价值取向的问题,尽管我们会感到唐突,但从本质而言,这是学生不满足于文本原有意义,而尝试用现代观念来消解它的创造性的阅读。虽然看似学生“偏离”了作家原创意图,也与文本拉开了距离,但这并不妨碍阅读原作的效果,反而是对原作意义的拓展与延伸。现代诠释学也认为阅读距离不仅不是障碍,而且还为阅读创造了契机,因为正是距离构成了视觉界的差异,正是差异才使文本不断能被读出新意,产生新的阅读效果。但要注意的是,适当拉开文本“距离”,并非是与文本“脱离”,适当发挥可以,但切忌天马行空,一去不回。
  
  三、合成后需要回归
  
  话题的整合与生成,为小说课堂教学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兼顾了学生差异,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潜能。但是,如果把握不当,也极有可能“走火入魔”:一是脱离文本,另起炉灶。“撇开文本而言他”,是任何文本阅读的大忌。真正的小说“话题”,应该是读者与作品之间视界融合、精神相遇的产物。那种脱离小说文本本身,看起来师生互动、气氛热烈的“话题讨论”,其实是无效之功。二是多而不精,目标不一。一篇小说容量之大,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多种有价值的话题,如人物、情节、语言艺术等,但“话题”不等同于“问题”,它应具有包容性、统摄性。另外,所选取的话题还必须与教学目标吻合,偏离教学目标的轨道则会杂乱无序,“满堂放羊”。三是顺手牵羊、随意发挥。“话题”虽是开放的,但它也应该是“师-文本-生”三者间理性碰撞和情感交流的产物。那种临时随意、顺手牵羊的“话题”,则是很难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
  
  浙江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