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求稳勿忘创新

作者:申作郁




  今年是山东省实行自主命题的第一年,作文试题形式上没有什么变革,力求平稳过渡,依旧采用话题作文,并且模式也固定:故事+提示语+话题+要求。考生一看面孔熟悉,考试情绪稳定,信心增强,便于考场上发挥写作才智,考出实际水平。但话题作文应是开放性的,不可固守一种模式。材料中的故事成了一个框框,束缚了考生的想象,不利于充分发散思维。提示语则是为考生设立的一道门槛,谁跨入了这道槛,便获得了通行证,考生内在写作实力的强弱高低难以真正考查。
  试题通过故事的铺垫导引,自然地让考生把准命题者的意图。“双赢的智慧”就是“彼此都有好处”的智慧。话题内容不难理解,不至于个别考生因审题困难而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虽然话题范围是具体明确的,但也是偏难的。对于贮备不足、有关材料涉猎较少的考生,难免一时思路凝滞,陷入尴尬,这就有失公平公正的初衷。
  仔细品味,不难看到今年山东高考作文试题没有体现地域特色。齐鲁大地,历史五千年,齐鲁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家思想仁义礼信,不仅影响一个时代,也影响中国的历史,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主导性的思想体系。齐鲁文化、儒家思想的任何一部经典、一个片段,都值得挖掘研究。
  总之,山东卷作文命题形式及话题内容没有突破,平稳、呆板,缺少创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点和兴趣自主写作。”所谓“自主”就是不受制约地表现自我,任意发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给定一个材料或划定一个粗略的标准进行写作,但绝不是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
  在此呼吁今后的高考作文命题应当热心关注地域文化,挣脱传统羁绊,摒弃条条框框,命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题。
  
  山东日照一中岚山分校 27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