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我的语文心
作者:王方鸣
我喜欢语文,热爱语文,痴迷语文。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我从小对书就有一种渴求。记得还是读小学的时候,在我们学校的大门口,在我放学回家必经的小街口,总会有那么一两家摆连环画的书摊,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我总喜欢坐在书摊旁,用一枚面值一分或两分的硬币换来一摞连环画,如痴如醉地看上大半天。在我的记忆中,我向父母央求的生日礼物常常是连环画或其他各类图书。记得那年头,父母单位为让大人们能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每年暑假都办“少年之家”,将本单位职工子女(大中小学生都有)组织起来做作业、读书、听故事、搞文体活动。在“少年之家”可以读到很多的书,因此,我特别盼望暑假,盼望“少年之家”,正是在“少年之家”,我读了《雷锋日记》《智取威虎山》《红日》《红岩》等书籍,还看了《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杂志。
上了中学,我不但爱看连环画,更喜欢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绞刑架下的报告》,高尔基的《母亲》《童年》,玛雅可夫斯基诗选;刘白羽的《红玛瑙集》,杨朔、秦牧的散文集,以及郭小川、贺敬之等人的诗集……在一次次阅读之中,我经历了一次次感动和震撼,这些书,也在我心灵上播下了一粒粒美丽的种子,像一盏盏明灯,照耀着自己的人生之路。
到了大学,更让我有机会在语言文学的海洋里遨游,我利用课余和寒暑假,读了王力、吕叔湘、丁声树等人的语言学著作,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读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读了但丁、莎士比亚、歌德、雨果、普希金、巴尔扎克、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还读了巴金、茅盾、冰心、老舍……这些大家的书,让我感受到了思想之美、文学之美、汉语之美,也让我更痴迷于语文。
1982年1月,我走出西南师范大学校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语文”,选择了教育,成为重庆市语文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教研员。我读《论语》,读苏霍姆林斯基、布鲁姆等人的教育专著……我读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中国语文界“三老”的专著,我把“语文”和“教育”结合为一体,默默地思考着、探寻着。
中学语文教研员最主要的工作和职责就是与广大语文教师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研究“语文”,研究“语文教学”。这些年来,我读了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不但对中学语文课本的选文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而且对各种语文课本的基本结构及其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我与同事们一道,组织一线语文教师从重庆市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地选择专题,开展教育科研,对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促进重庆市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为了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们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开展了“初中语文目标教学实验研究”,并在全市推广了目标教学的成功经验。90年代,为了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我们开展了“语文学科中的历史与国情教育研究”;为了深化研究我市黎见明先生提出的“导读”的语文教育思想,并加以推广,我们开展了“中学语文导读研究”课题研究……这一系列课题研究活动,有效地优化了我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新的气象,推动了我市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也为新课程改革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过去的20多年尤其是近10年中,重庆市的中学语文教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重庆作为西部的一个大都市,最大的特点是大城市带大农村,因而在教育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发展极不平衡,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老师们的教育理念与东部发达地区比相对滞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实施素质教育铺平道路,我们根据我市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中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着重研究了中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重庆市中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指导意见》《中学语文教学创新研究》等研究成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了贡献。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我们在广泛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经验,稳步推进了我市的新课程改革实验,语文课堂又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市的中学语文教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还抓住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的亮点,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开展了“适应西部地区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研究”,即将出版专著《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这一课题研究,丰富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探究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规律,促进了我市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不断的探索、研究,大大提升了我的语文理论修养,提高了我的语文教学研究能力,使我从一名初识语文教学的青年,成长为领略到语文教学研究的无穷魅力,窥规到语文教学研究的堂奥的中年人。
语文教研工作是繁重的,是极为辛苦的。有人说,语文教研员要做到“腿勤、手勤、口勤”。这些年,我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上山下乡,深入课堂,调研语文教学。在过去的23年中,我跋山涉水,深入到我市最偏远的县——城口县,进行素质教育调研;深入到重庆所属酉阳、秀山、黔江、云阳、开县等老、少、边、穷地区,与老师们一起座谈,了解乡村一线教师的甘苦,传播语文教育的新理念新信息;我走进课堂,聆听教师授课,感受语文教学的真实情景,与教师们一道诊断问题,商讨对策。
指导和扶持青年教师,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面商讨,小组座谈,书面答疑,电话咨询,举办培训班,我把自己的心交给了“语文”,我把自己的热情奉献给了“语文”。当一个个年轻的语文老师站稳讲台,成长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当老师们一次次在全国各级各类语文教学大赛中获奖,当老师们承担的一个个中学语文科研课题结题,当老师们一篇篇语文教研论文在各级语文刊物上发表,当一回回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语文教学研讨会在重庆市召开……每当这种时候,我欢欣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喻。因为我看到了重庆语文教师的成长,看到了重庆语文教育的发展,看到了重庆语文教育的未来。
立足重庆,联合西部,走向全国,这是重庆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重庆的语文教育固然必须从重庆的实际出发,办出自己的特色,积累自己的经验,走出自己的道路;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重庆的语文教育只有与西部地区语文教学联合,资源共享,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只有融合到全国的语文教育改革洪流中去,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也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在过去的23年里,我走南闯北,与各地同行交流切磋,一方面是为了求得语文的“真经”,一方面也有意识地把重庆的语文教育推介出去接受考核,以求进一步的发展。非常可喜的是,我和我的同事们的付出换来了重庆市中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换来了重庆市中学语文教育的与时俱进。
有付出就必然有收获。付出是艰苦的,收获则是令人喜悦的。在语文教研的过程中,我既体味到了语文教研的辛苦,也感受到了成长的欢欣和成功的快乐。1998年,我参与研究的、由我院国家级专家龚奇柱同志担纲的国家“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中的历史与国情教育”,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教改成果二等奖,2004年该课题再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最高奖——优秀社科成果奖;2000年,我参与研究的“中学语文导读研究”获重庆市教委颁发的第二届优秀教改成果二等奖;2002年,我参与研究的“中学语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题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教改成果一等奖;2002年初中语文新课程实验研究的论文《掌握特色,教出个性》,在苏教版全国研讨会上交流并受到与会专家及老师的好评。我担任副主编的《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选编》作为地方辅助教材正式出版。2003年,我担任副主编的《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用书》《语文学科中考命题论要》正式出版。2005年“西部地区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实效性研究”课题也将结题,《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将正式出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我非常荣幸地先后被全国中语会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语文教师。2003年12月,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上,我当选为全国理事;2004年在重庆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我又当选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过去的路是艰辛的,未来的路或许会更加艰难。但是,我坚信,凭着我的“语文心”,凭着我和我的同仁们的和衷共济,凭着重庆语文教师的精诚合作,我们一定能够把重庆的中学语文带进一个光辉灿烂的美好未来。
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岁月在无言地流逝,但是,长江和嘉陵江可以作证,我的语文心是永远不变、永远年轻的。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4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