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由一堂课想到的……

作者:孙建平




  语文教学如何处理好“素质”与“应试”的关系,是学界长期以来颇为关注的问题。一般的认为“素质”和“应试”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素质”也要通过“应试”表现出来。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确实有“素质”与“应试”不成正比的例子,并且还并非个案。正因为如此,如何把握好“素质”与“应试”的“度”,寻找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以取得“素质”与“应试”皆大欢喜的效果,就应该是语文教师思考并努力的方向。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是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随笔。教材的提示是“阅读这类文章要善于质疑思辨”。备课的时候,我有两点认识:
  第一,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学生对其生平和作品是有一定的了解的,高中阶段也学过《庄子》中的《秋水》《庖丁解牛》和《逍遥游》。但是,这种印象很可能比较零碎或者模糊。教学《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可以更好地把握庄子所处时代的特点和庄子个人的特点,透过庄子的怪诞与孤傲,感受庄子的一把辛酸泪,感受到他对人类的怜悯。而这种“怜悯”的情怀,即使是在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仍然有其现实的意义。
  第二,探究作者写作的目的,正确理解和评价庄子的人生态度。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认识来自网上的一篇教案的一段文字。那段文字写道:“今天的现实社会中,物欲横流,人格扭曲,道德沦丧,良知泯灭,人文精神失落,人类的‘精神家园’被挤占侵吞,不正是‘无路可走’的具体体现吗?我们已经有很多人迷失道路方向而不知所归。那么怎么办?标题提醒我们,要回头看看古人,看看庄子,学习庄子。——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看完这段解说,我是有些吃惊的。尽管这段文字的观点并不是权威的发布,但至少可能表现了一部分人的误读。我以为有两点值得商榷:其一,对现实社会的评价是否真实而客观?其二,这是不是真的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
  基于上述两点认识,在授课的过程中,我意欲对课文内容作一些课外的拓宽,对学生进行一些“素质教育”。于是,我设计了两个讨论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师:课文里面有一句关键的话:“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时光流逝了两千多年,今天,你有对社会的怜悯吗?请举例说明。
  一阵自由讨论以后,学生开始发言:
  生:现代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确实在不断提高。但是,这种发展与提高有时是以对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大多数国人是浑然不觉的,我怜悯这些人。
  生:当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社会生活中,不讲诚信的事情时有发生,但许多人不以为耻,我怜悯这些不讲诚信的人。
  生: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经济发展了,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却在下降,我怜悯这种现象。
  (余略)
  师:(课件出示上述认识上的相关内容)课件上的文字为一位教师的备课内容。请同学们就此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生:内容中对现实社会的判断和定性不是很准确。当代社会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就如前面同学所说的值得怜悯的东西,但是,社会的主流还是在发展的,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前进中的困难会得到克服,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
  生: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社会,庄子选择的是洁身自好,是人格的独立,是精神的自由,这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我也认为,仅仅是洁身自好也还是不够的。像戊戌六君子中的谭嗣同,鲁迅《药》中的夏瑜,面对黑暗的社会,他们选择的就不是逃避,而是“奋然而前行”。
  生: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一文中谈到了“入世”和“出世”。身处天下,当然可以有“入世”与“出世”两种选择。庄子选择了“出世”,那是一种“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观。但在现今,从“责任感”的角度而言,我以为还是选择“入世”的比较好。
  (余略)
  听了学生的发言,我是欣喜的。对照“质疑思辨”的教学建议,自认为接近了“素质教育”的目标,但随后收到的学生的反馈却让我喜忧参半。有同学问我:老师,你上课讨论的这些东西高考时有用吗?更有学生课后向我要求,这些课文高考时都不考,能不能不教?
  面对学生的疑问和要求,我也有了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反思。就“内容”而言,我注意了在文本解读基础上的“迁移”和“延伸”,学生对“怜悯”的认识对加强其自身“责任感”也有一定的作用。“出世”和“入世”的认识是和本单元其他篇目内容的有机结合,也是对“责任感”认识的一种深化。形式上,我注意了“讨论”和“交流”,实际上也是学生思想火花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应当说,这个课堂片段的内容安排和形式设计也还是比较符合当前流行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但是,即使如此,学生的意见也还是有值得重视的地方,比如内容的安排,就可能有“政治课”之嫌,学生的回答可以说出许多条,“怜悯”的对象大概无穷尽,有些可能就会游离于文本内容本身,而给人以“另起炉灶”之感。形式上,我注意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但这种表达往往只是少数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的“专利”,其他同学似乎只是扮演了一个听众的角色。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况,有两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其一是课堂教学的“泛素质化”,主要表现是脱离对文本自身的解读,放任学生的“自由发挥”,又因为这种“发挥”的目标性非常模糊,所以语文课就基本等同于“政治课”“活动课”或“讨论课”。课堂气氛表面看起来很活跃,学生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实际收效甚微;其二是课堂教学的“理科化”倾向,主要表现是教学中教师一味追求练习的形式和内容,按照高考命题的模式设置大量的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来肢解课文,内容也主要以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主,教师传授的也是一些所谓答题时的技巧性的知识,基本停留在纯技术的层面上,课文本身所蕴含的文学或思想内涵则常常被弃之不顾。
  我以为,这两种现象可能都有其“理论”依据,前者似乎偏重于“素质”,追求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后者则偏重于“应试”,更多的是追求高考的分数。但不管如何,可能都有违语文学科教学的宗旨。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徘徊可能就不是孤立的案例,而应当是带有普遍性的。我们面对的一个事实是,语文教学放弃“素质教育”的目标可能不符合语文自身的学科特点,但如果不适应“应试教育”的要求,放任于学生所谓的“自主发展”,又可能确实会“误”了学生的终身。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兼顾“素质”与“应试”的要求,寻找语文教学“素质”与“应试”的结合点。虽然这可能是一个艰难的工作,但应当是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