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当学生读书浅尝辄止时
作者:刘步春
我立刻意识到,同学们读书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只是记住了课文中有关感情基调的结论,而并没有真正进入到课文里去,并没有进入作者所精心“设置”的境界里去。于是我说,既然同学们感到对课文已经充分把握了,那么,我出一道题目来考考大家。随即在黑板上写了如下一句话: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玉泉如盘的明月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西山的声声虫唱里。
然后要求大家对我的话进行评析,看我对课文意境的理解是否准确。同学们指出,课文里只有“夜月”,没有“明月”,更不是“如盘的明月”。我说,阅读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又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读书就是要善于根据作者提供的文字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补充。有同学指出,清、静和悲凉是一致的,清、静起悲凉,悲凉生清、静,“如盘的明月”让人想到中秋,想到团圆,这里难有悲凉产生。还有同学指出,不如将“如盘的明月”改为“无声的冷月”,大家一致叫好。
我在黑板上又写了一句,要求大家评论: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抬头便见的蓝天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牵牛花盛开的墙壁上。
同学们首先指出,课文里的天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而不是“蓝天”。一位同学分析说,高天碧色,让人想到深邃的海,想到清冷的夜,想到孤寂的嫦娥;而蓝天则更多地和白云炊烟、牧童短笛相联系,很难产生“悲凉”之感。接着,又有同学指出“牵牛花盛开在墙壁上”的不足。
我趁热打铁问大家,我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有同学说是未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意境,有同学进一步指出是未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因而也就无法进入课文的意境。我肯定了同学们的意见,然后要求大家根据课文的内容,仿照黑板上的例句写话,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同学们立即振奋起来,看书,思考,组织句子。我在行间巡视,及时在投影仪上公布佳作。
下面是部分同学当即完成的作业: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陶然亭灰白的芦花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台孤寂的柳影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潭柘寺冷冷的钟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栖身的破屋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抬头便见的碧天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蓝朵栖身的破壁腰上。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无声的落蕊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早晨起来脚踏落蕊的感觉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扫帚在灰土上留下的丝纹里。
在学生完成了仿句作业之后,我让他们继续读书。我说:“读书如同喝茶,一杯龙井,对于不会喝茶的人来说,无异于白开水,而对于会喝茶的人来说,则是其妙无穷。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的韵味传达出来,相信你们再读课文,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教室里又响起了读书声,声音似乎比以前深沉了许多,甚至有同学摇头晃脑起来。
读一篇课文,同一堂课上学生的情感投入截然不同,何以如此?关键在于教者的引导。宋代学者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所谓“涵泳”,即浸泡、吟诵于课文之中,慢慢地去品尝其悠长的韵味。可是现在的学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读书有“口诵”而无“心诵”,很少“涵泳功夫”。面对这样的现实,教师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不肯读书,而要更多地检查自己教学上的作为,更多地思考如何发掘自己的教学智慧,去引导学生沉入课文之中,用心品味其意蕴。现在的学生只肯做题,不愿读书。好,你们喜欢做题,我就根据阅读的要求设置题目让你来做。要完成这些题目,就必须好好读书;好好读书了,题目自然也就完成了。在做题中读书,在读书中做题,变“无味”的读书为“有趣”的做题,化心不在焉的“口诵”为心手并用的“笔诵”,将口诵、心诵、笔诵融为一体,就巧妙地将学生带进了课文,带进了作者精心设置的意境之中。
根据课文内容,按照给定的语言形式,进行仿句训练,这看起来是语言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重新组合课文意象的过程,这是为理解意境而开辟的又一条道路。意境理解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一个意会的过程,难以操作,不便检测;变意境理解为意象的重新组合,化单纯的思维活动为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变无形为有形,化意念为行动,思维有方向,思考有方法,思想有痕迹,易于操作,也便于检查。这是语言训练的过程,是意境再揣摩的过程,也是对意境理解的检测过程。
文无定法,教亦无定法,关键在于你是不是语文教学的有心人。面对学生读书浅尝辄止的现状,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就能想出办法把浮躁的学生带进一篇篇蕴藉的课文。学生对课文的忽视,对阅读的漠视,从而导致人文情怀的萎缩,这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而语文老师教学上的无作为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