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改变人生的那一堂课
作者:钱梦龙
时间要追溯到1979年。当时我在上海郊区的一所乡村中学——嘉定二中担任语文教师,在1979年之前的28年中,我一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教师,除了1957年因被错定为“右派”而在校园内外“显姓扬名”了一阵子外,长期默默无闻;尤其经历了十年“文革”的炼狱,早已不求闻达,能够平安无事干到退休便已心满意足。事实也只能如此,一个年近半百的乡村教师,又戴着“右派”的“桂冠”被编入了“另册”,对后半生还能有什么奢望?
但是,那一堂语文课,却使我的人生之路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1979年上半年,上海市教育局在我任职的嘉定二中召开上海市郊区重点中学校长现场会,会议的主要课题是探讨课堂教学如何拨乱反正、提高质量。嘉定二中作为东道主,自然承担了提供课例的义务。为此,学校规定所有各科教师都要向校长们开课,我当然也做好了开课的准备。
说是“准备”,其实我并没有专为这次教学而刻意备课。记得开课的日子是星期一,而我当时担负着全校好几块黑板报的编辑、出版、美化工作,为了迎接现场会的召开,星期日整整一天我把工夫全扑在了黑板报上,仅在晚上有一点时间考虑第二天上课的思路。按照教学进度,星期一我教的是《愚公移山》。这是一篇老课文,又是文言文,传统的教法是“串讲”,即由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和“记”。对这种扼杀学生主动性的刻板教法,我素怀“叛逆”之心。根据个人的自学经历,我始终认为“教学”的要义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学到一辈子有用的东西。而文言文的串讲法,把文章一字一句“嚼烂了喂”,与“教学”的宗旨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为此,我的文言文教学早就废止了串讲法,这次教《愚公移山》,当然也没有必要因为有人听课而改变我惯常的教法。要说“准备”,我倒是做好了请校长们吃一顿“家常便饭”的思想准备。
上课这天,校长们好像互相约好了似的,都集中到我的教室里听课,上海市和嘉定县教育局的几位领导也都来了,把一个很大的教室挤得满满当当。
一上课,我先通过朗读检查了一下学生的自读情况,然后就进入教学过程。整个过程由五大块构成:
1.学生提出并讨论自读中的疑问;
2.了解本文中的人物;
3.比较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4.从课文中找出根据说明愚公到底笨不笨;
5.当堂完成一道文言文断句的练习题。
我教文言文,和教现代文一样,重视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因此,我的文言文教学,一般都是在学生“自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时领会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而不是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去孤立地解释字词或讲解古汉语知识。
请看学生在讨论“愚公到底笨不笨”时师生互动的一个片段(选自1980年《语文战线》发表《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愚公回答智叟的那段话,你们觉得愚公讲得好不好?
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这段话有力地驳回了智叟的“笑而止之”。
师:嗯,的确驳得很有力,念起来很有劲的。我们来念一念,体会体会,好吗?(学生念:“北山愚公长息曰……何苦而不平”几句。)
师:好,就念到这儿。你们感到这段文章句子写得怎么样?
生:有力。
师:大家找找原因看,为什么会造成有力的感觉?
生:念起来琅琅上口。
师:嗯,讲得很有道理。但为什么会琅琅上口呢?句子组织有什么特点?
生:前面一句最后一个字和后面一句第一个字相同。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后面一个“固”字顶着前面一个“固”字。
师:哎,他找到了特点。你们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生:一句顶一句,显得语气加强。
师:对,下面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生: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对,这段话写得特别有趣,一句顶一句来写,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那一句是——
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什么叫“无穷匮”?
生:没有穷尽。
师:是呀,愚公的志气,愚公的决心,愚公的行动,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啃这两座大山。下面还有一句话,一转显得特别有力,哪一句?
生:而山不加增。
师:对,这一句话一转特别有力,最后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哪一句?
生:“何苦而不平?”
师:这句是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很有道理。智叟能回答吗?
生:“智叟亡以应。”
师:“亡以应”,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叫做——
生:哑口无言。
生:无言以对。
师:都对。“无言以对”更符合“亡以应”的意思。为什么智叟“亡以应”?因为愚公讲出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加减法;很普通,但很在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愚公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可见愚公移山不是一次盲目的行动,他是考虑得很周到的。现在我们可以来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了……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河曲智叟亡以应。”这是《愚公移山》中表达很有特色的一组句子,在讨论这组句子之前,同学们已分别从“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和“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等句得出了愚公“痛感迂塞之苦”和“确知移山之利”两点认识,现在又从这组句子中明确了愚公“深明可移之理”,事实上“愚公不笨”的结论已经隐含其中,而一些语文知识的教学、字词的理解,同时“捎带”解决了。
我在教学中还喜欢用迂回的手法提出问题,学生的思维也要“拐一个弯”才能找到答案,我把这种方法叫做“曲问”。比如,我问:“邻人京城氏那个七八岁的孩子也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一时回答不出,继而一想,恍然大悟地叫起来:“那孩子没有爸爸!”这就可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什么是“孀妻”和“遗男”,比直问这两个词的词义更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再看下面一段教学实录:
师:请你们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
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
师:啊,讲得真好!那请你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
生:主语。
师:主语应该是什么?
生:愚公。
师:好!“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主语补出来,人数很清楚,一共五个人。……
这个教学片段,似乎只是为了计算人数,其实有“一石三鸟”的效果:既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人少而移山,更见任务之艰巨;同时又落实了古汉语“主语省略”的知识;还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
最后,布置学生当堂完成一道断句的练习题。这道练习题是我自己设计编写的,设计的意图是:把课文中学到的部分词句连缀成文,使学生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收知识迁移之效。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为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至此,《愚公移山》的教学画上了句号,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不时闪耀出智慧的火花,最后的断句练习也完成得相当出色。不过,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并没有特别的兴奋,因为这堂课不过保持了我平时上课的常态而已。
但是,校长们对这堂课的评价之高,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课后不久,主持此次会议的市教育局普教处孙寿荣处长还特意找我交谈,把校长们的评价反馈给我,并听我畅谈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意见。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我也没有放在心上。可是这一年的下半正好上海市要评选特级教师,在上世纪70年代,“特级教师”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而我当时“右派”的历史结论尚未改正,无论我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力,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名字和“特级教师”这个荣誉称号连在一起。然而,更出人意料的是,就因为这堂课引起了人们对我的关注和进一步了解,最后竟顺利地通过层层筛选,侥幸地评上了上海市特级教师!
有人说:“钱梦龙一课成名,靠的是机遇。”这话是不错的。但我想,我在1957年后历经磨难,如果一蹶不振,而不是痴心依旧地钟情于语文教学的探索,那么即使机遇到来,我也只能失之交臂。巴斯德有句名言:“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个中意思,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