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三点式”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袁湛江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了学生远离语文的症结所在。一方面,学生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他们从以电视网络等形式为代表的快餐文化中毫不费力地甚至是以享受的方式获得一些肤浅的信息,并以此为资本来代替或拒绝阅读文本;一方面,阅读教学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时代变化和情感需求,或者迫于考试压力过分追求知识性和纯技术层面的分析与训练,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任务甚至是负担。
从1995年开始,我连续开展了三轮高中阅读教学实验,试图在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鼓励个性化阅读等方面做一些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简约高效的阅读训练系统——“三点式”阅读;相关的学生阅读训练系列用书,已经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三点式”阅读是一种探索阅读规律和方法的阅读教学体系。阅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基本的阅读方法、读者的生活积累和文化背景、文本的内容结构……都可能影响阅读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一套高度概括又能够涵盖阅读基本要素,既便于提升学生整体阅读水平又便于教师实际操作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把学生阅读的目标和阅读教学的流程整合为“三个支点”——“信息点”“兴趣点”和“质疑点”——以引导学生的阅读指导教师的教学。
“信息点”,就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捕捉并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这是阅读文本最基本的要求,是阅读最直接的目的。这一训练过程主要培养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准确把握要点的能力,并试图以此构建学生阅读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目前中学生在把握文本“信息点”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基本的阅读能力还没有普遍养成。例如,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一道阅读题所提供的阅读材料,题目要求考生在这段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由两个字组成的关键词。这是一道绝对难度不大的试题,但学生的回答正确率却极低。试题如下: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这是一道直接考查筛选信息点的题,如果阅读训练有素,学生应该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结论:古籍、修复、人才、不足(短缺),抓住了这样四个关键词,就等于把握了这段话的要点。但事实上,有许多学生找到的关键词是:图书馆、博物馆、国图、敦煌、遗书、长卷、文献、严重、工作、工程等非重要信息甚至是错误信息。
可见,中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亟待提高。
经过归纳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筛选信息点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下列三种:①缺少对信息的敏感度,找不到文本中的信息点;②缺少对信息的判断力,找不准文本中的信息点;③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因缺少科学方法而耽误过长时间,影响阅读速度。这三个问题正是我们在阅读训练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以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例,一般来说,阅读中会遇到重要信息、次重要信息、一般信息、干扰信息甚至错误信息,要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就应该首先排除干扰信息和错误信息,然后再逐渐淘汰一般信息和次重要信息,从而筛选归纳出重要信息,即“关键词”。虽然这只是指阅读的初级训练,但却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必须加强培养,使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可以达到这一程度:读者凭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能力就可以直接判断和筛选文本中的重要信息,而不需要这种刻意的逻辑思维过程,亦即达到阅读理解“自动化”的程度。(具体培养方法另文阐述)
“兴趣点”,即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或是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并将产生兴趣的原因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找到兴趣点往往就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这是文章阅读的高潮,是充满激情和审美的过程。这一训练过程要充分关注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复杂性与差异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同一篇文章因读者的不同,兴趣点也往往不同,道理很简单,不同读者有不同的生活阅历和不同的感情体验,所以研究兴趣点一定要以学生为起点,要关注到学生的不同差异。
有一位初中教师带学生一起学习老舍散文《济南的冬天》,在经过初步的梳理之后,他告诉学生:“同学们,第三段写得最好,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段文字。”这不由令人产生疑问:这是不是有点一厢情愿?教师确定的要点学生一定感兴趣吗?教师是否在用自己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呢?会不会因此消解了学生的阅读、剥夺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呢?如果有的同学不认同“第三段写得最好”,他认为第二段或第四段写得最好,可不可以呢?我想当然可以。
再如,上海建平中学马骉老师曾上《药》一课,学生经过充分的预习之后提出20多个问题,上课后大家讨论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最后老师引导大家把焦点集中到一个问题上——为什么大家都说夏瑜疯了?马老师在黑板上只写了两个字:“疯了”。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谁说他疯了?为什么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说他疯了?到底是谁疯了?疯了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社会问题?课堂不仅气氛活跃,而且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有效的思考状态之中,所展开的讨论也具有相当的深度,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作品。
兴趣点是阅读的推进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定具有如下特点:来源于学生,又高于学生。这样做至少有几个好处:第一,学生有需求,讨论才有意义;第二,学生有兴趣,才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才能形成对话。第三,这个兴趣点往往成为解读文本的钥匙。
“质疑点”,是阅读教学中要关注的第三个点,也是制高点。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自己感到困惑的、怀疑的乃至否定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这些问题。这一点常常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淡化,尤其是在公开课中,许多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把课上得“漂亮”些,常常有意无意地忽略那些有质疑的学生或者学生的质疑点,发言也总叫起那些擅长讲话的学生。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健康地整体发展,甚至有悖教师职业道德。
质疑点分为“不解”之疑、“不明”之疑和“不满”之疑三种类型,不解之疑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不明之疑就是学生似懂非懂、不甚明了的问题,不满之疑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提出批判的问题。前两种是教师在阅读指导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最后一种是阅读中最有价值的问题,它往往可以把阅读教学的效果提高到最佳境界。学生的不满,可以是对教师解读文本的不满,也可以是对文本本身的不满。
举一个学生对教师解读文本“不满”的例子:我在给学生分析鲁迅的小说《祝福》时,就祥林嫂改嫁将头撞了个大窟窿这一情节,指出由此可见封建思想对祥林嫂毒害之深,以至于她不自觉地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去维护置她于死地的封建礼教。话音未落,一位同学举手示意,表示不同意我的观点,我鼓励她说出道理。她说:“祥林嫂历经第一次包办婚姻悲剧之后,已经逐渐觉悟,反抗意识开始萌芽,离家出走到鲁镇打工就是个明证,所以,再次遭遇绑架为婚拿人不当人,自然会遭到祥林嫂的反抗。她的反抗无非表明:婚姻是我自己的事,如果没有感情的婚姻宁愿没有婚姻,所以她的撞头行为不是守旧而是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反抗。”她的发言赢得了同学的掌声,我也给了她掌声。虽然她为祥林嫂平添了许多现代女性的思想需要纠正和分析,但至少她的质疑和思考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中的形象和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信息点、兴趣点、质疑点三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信息点是最基本层面,体现知识与能力;兴趣点是主体层面,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切入口,体现审美过程和情感态度;质疑点是最高层面,体现思维方法和价值观。“三点”模式兼顾了学生心理特征、教师教学操作、文本解读规律等多方面因素,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同时,在目前阅读教学流于繁琐空泛的背景下,“三点”模式以其简约而又切合阅读规律的特点使阅读教学更加具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