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猜译与朗读处理

作者:卢佐兴




  翻译与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两个不可缺失的教学活动,审视对这两个教学活动的常态处理,笔者认为要进行两个突破。
  
  突破之一:猜译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于文言翻译的常态处理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让学生结合工具书、资料书和课下注释译读课文;一是老师进行逐词逐句的讲解。两者的目的都是达到学会。
  突破式处理是猜译。即在翻译中老师先不讲解,也不让学生参考任何有译文的配套资料书,只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文言知识对新课文的词义进行推测猜想。
  为什么要进行猜译?常态教学中对翻译处理的弱点是着重于获知,只让学生得知是什么,以学懂教材为目标,这是“教教材”。而猜译体现了“用教材教”的观点,把小小的译读活动都当作是历练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在猜想与推测中增长才干,习得能力。
  1.猜译可以调动积累,丰厚学生的知能储备。学生在接触一篇新文言文前,他已具有一定的知能储备(现代文和文言文的一些语法知识),让学生不看资料书而去推测文句的意思,学生必然会把本篇中的文言词句与曾经学过的文言知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然后用旧知来探求新知。这就便于把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从而丰厚文言知能储备。
  2.猜译可以丰富实践,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猜译无疑是一种极富力度的阅读实践活动,因为猜译不仅涉及到文言新知与旧知的联系,还涉及到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联系、个体经验与新概念之间的联系、本篇中前句与后句的联系、句中前词与后词之间的联系。学生进行猜译,分析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3.猜译可以辨伪存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会在猜译之后把推测出的词义与课下的注释(或翻译资料书、老师讲解)相对照,一般会产生偏差。当出现偏差时,学生就会进行辨伪存真的思考,还会对此质疑。如在学习《童趣》一文时,对于“能张目对日”中的“张目”一词的解释,几位学生猜译时认为是“睁大眼睛”,而课下的注释却是“睁开眼睛”。学生提出了疑问,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致认为“睁大眼睛”(即学生猜译的结果)更符合文义。如果不进行猜译,有时候是不是会沦为课本的奴隶呢?
  猜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进行了一个学期的猜译能力训练后,发现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有明显得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前课堂上老师怎么讲学生就会怎么听,现在学生经常会针对某个词的解释提出不同的有价值的看法,有了挑战权威的勇气;二是以前做课文配套练习时,学生对做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训练没有信心,猜译后,学生不再视之为畏途,理解的准确度也大大增加。
  猜译在教学活动中怎么实施呢?一是把猜译作为课前预习的一种学习要求或自学方法进行规定与点拨;二是对于不预习就上课的精短文言文,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把猜译作为一个占有一定时间的课中活动来进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要求学生在接触文句时,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推测或猜想。
  
  突破之二:把朗读训练放在理解文意之后
  
  除了少量诵读课外,文言文教学的常态处理总是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之后再安排语言品味、理解文意等活动。
  突破式处理是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收束课文。即不在进入文言文后就急着进行朗读训练,而是让学生理解词义,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之后,再进行朗读训练,从而把自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呈现出来。这就是以朗读的质量来衡量理解的质量。
  为什么要这样改变呢?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合理的学习顺序。如果我们一走进课文就进行朗读训练,学生很难读出情感;如果训练毫无情感的朗读,这种训练就没有价值。文言文是要以读来进入,但读要贯穿学习的始终。安排在前面的读应降低要求,让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得较流畅就可以了。接下来应该指导学生疏通文义,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与思想情感,这是朗读的起点,只有对文思文意文情有了准确的理解,再进行朗读训练,才能使朗读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意会其理”的境界。学生在理解文意旨趣之后剩下的就是朗读了,这时的朗读就要把自己的理解有声有色地传达出来。这种传达,要求要高,声调要传达情感,脸色要浮现情意,带有表演的味道,并以朗读的质量来衡量学生学习的质量。可以这么说,朗读有多好,对文章的理解就有多深。
  于是笔者认为,对于学习一篇文言文的基本教学程序可以这样来安排:初读入文,正字音→再读,读顺畅,理解词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活动→朗读,读出理解,读出作者,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