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何妨让学生“抄一抄”

作者:王 君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课堂出现了一些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衍生了如“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等怪现象。理性而诗意地回归传统,让语文课重新拥有浓浓的语文味儿,这已经成为反思课改后大家的共识。在这方面,我作了种种教学尝试。其中一种做法是:何妨让学生抄一抄。
  不少老师谈“抄”而“色变”,似乎此种做法属于体力劳动一类,不能够激发学生思维,不能够掀起课堂讨论热潮。他们可能还要问:这一“抄”,岂不就冷了场?这一“抄”,岂不就散了劲?课堂的气氛一“抄”就没,学习的热情一“抄”就无。
  其实这种想法沦入了一种误区:教学中只有学生“说”得尽兴才算好课,课堂上只有热热闹闹才算成功。这当然是公开课优质课一贯的评价标准给予教师的一种误导。语文课到底首先应该重视什么?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基础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并不会引起争议,因为答案很明确:应该是学生语文“素材”的积累。这个“素材”,包括基本的字词句,也包括范围更为宽广的写作阅读素材等。
  我这里的“抄”的内容,不指教师一贯很重视的字词,也不指外延比较大的阅读写作素材,而是特指教师比较容易忽略的“课文句子”。
  并不是所有的课文的句子都值得去抄,这要视文本资源本身特点和学生的学力而定。我认为,如果课文和学生呈现以下几种面貌,则完全可以先用“抄”的方法为教学打下基础,甚至成为教学的主旋律。
  如果课文太难,但表达富有哲理的。
  如果课文太难,但表达极有文采的。
  如果课文太简单,但有“抄”的潜力可以挖掘的。
  如果学生层次偏低,其理解能力距离课文的深理解层面还有一定距离的。
  “抄”并不是老牛拉破车一般“闷头抄”,我这里说的“抄”,是智慧地“抄”、诗意地“抄”、积极地“抄”。抄出积累,抄出语感,抄出理解,抄出创造。一般的做法有三种:
  一、抄出美丽,抄出语感。
  像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这样的课文,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人文内涵,要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字,对初三学生来说,甚至对教师来说都是一件颇不易的事情。我针对自己所教的两个择校生班的学生作了调查后核算了一下,如果要讲深讲透,这篇文章耗时最少也在三个课时以上。我再次认真研究了课文,仔细揣摩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我觉得像这样的自读课文,除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启蒙思想家们的智慧和人类文明进程发展的艰辛坎坷外,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雨果精彩的演讲语言,以此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简化了教学目标,整堂课只要求学生做两件事情:1.摘抄文中的至少十对形成对比和基本形成对偶的句子,并且至少背诵五对。2.激情朗诵全文,结合所抄句子简要议一议伏尔泰这个思想家的伟大形象。
  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教学效果很好。课堂上确实“沉寂”了十分钟,但大部分时间学生们的背诵朗读点评都很有激情。在“抄”中,学习目的得到了明确;在“抄”中,学习的头绪得到了简化;在“抄”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文字表层的锋芒和内在的深情;在“抄”中,语言的美丽被凸现出来了,语感和情感的孕育都有了肥沃的土壤。
  在“抄”中,一节课学完了《纪念伏尔泰一百周年的演说》,轻松扎实而充满热情。
  二、抄出深刻,抄出共鸣。
  同一单元的《敬业和乐业》,我是非常喜欢,但从外班传来的消息看,学生们并不买账,大多数班级都学得死气沉沉。我一思考,这也好理解,对我们这样的被社会锤打了十来年,多少有了些人生经历的人来说,梁启超的教诲确实是很切中要害的。但是对十四岁的初三学生来说,文中大量的古文不仅要销蚀他们的学习热情,其中的不少生命箴言对他们来说也很难有生活的底子作为诠释的基础。所以,引不起学生共鸣就很正常了。
  何不化繁为简?我于是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抄”的要求:1.朗诵全文,抄出引起你共鸣的句子、反对的句子和还不理解的句子,并且至少背诵五句以上。2.就自己抄的句子和同桌小组分享,并在班上进行交流。
  实践证明,这堂课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这一“抄”,抄出了疑问,抄出了共鸣,抄出了碰撞,抄出了积累。课堂以此为出发点,既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水平,也分解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学得活泼扎实,富有个性。
  三、抄出个性,抄出创造。
  如何能让学生比较深刻地体会到《观潮》一文语言的气势与文采呢?经过琢磨,我心生一计:何不让他们边读书,边“抄对联”?
  做法很简单:第一步,反复指导学生朗诵课文,一直读到脱口几乎就要成章的地步。第二步:和学生一起回顾了古诗文中的著名对子。第三步:告诉大家课文的语言资源异常丰富,丰富到了就在原文中我们也可以抄到不少对子。抄的基本要求是:老师出上联,你们在课文中去“抄”下联。原文中的字词可以略作增减。
  这法子,还真的就把课堂搅动了。
  我是从最后一段开始切入的。我说,我们要用对联来表达观潮的盛况。我出了三联,从简到难,稍加提示,学生便都在原文中抄出了“对句”。你看:
  师:四马塞途
  生:百物倍穹
  师:江干席地不容闲
  生:路途珠翠皆溢目
  师:江干上下饮食百物倍穹
  生:席地左右珠翠罗绮溢目
  有了上面的指导和铺垫,孩子们兴趣倍增,抄出了不少好联妙句。虽大多还“不工”,但孩子们由此迸发出来的创造力却让人分外欣喜。
  这堂课上得有些意思,其“意思”在于教师挖掘出了文本独到的教学资源,从而获得了一个比较别致的教学切入点。《观潮》是一篇描写民风民俗的文章,思想意蕴学生很容易把握,教学的难度就在于如何能让学生身心受到文言之美的洗礼。这篇文章气势雄豪,词语句式包括修辞方法的选择都绚烂多姿,如果老师一味苦讲,很不容易有共鸣;而学生如果一味苦读,也不易深入体会美感。抄对子的方法很有效,既照顾到了文本语言本身比较整齐的特点,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一“抄”其实是以文言解文言,创造性地让学生发掘了语言因子,再重组了语言因子,让对语言的解读、鉴赏和创造实现了三位一体的统一。
  此类教法,湖北的余映潮老师研究到了极致。他说“好的语文课必须要有优美的积累”,此言平易而深刻,一语而切中现在诸多语文课华而不实的毛病。此种教法要能成功实施,语文教师必须客观地审视教材,深度挖掘教材。语文教师还必须切实地深入地研究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需要。这种教法,返璞归真自然天成,不仅让语文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儿,而且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上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收获。它的缺点是应用不好会泛化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认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临场应变中具有高屋建瓴化散为整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