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边城》教学退思录
作者:时剑波
一、翠翠“成熟中的生命缺少了什么”
这一话题来自于学生预习时的问题,不曾想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课堂上却发散出了五彩。有学生说翠翠缺少的是理解,生命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内心往往更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有学生说是缺少关爱,翠翠是没有父母的孤雏,只有爷爷的爱对她而言是不完整的,所以她会感到孤寂与薄薄的凄凉;有学生说翠翠缺少外面的世界,生命太平凡了,青春的心绪总是躁动的,这才会使她有下桃源县过洞庭湖去的幻想;还有学生说是缺少爱情,生命在成熟,爱情也在萌芽,翠翠的心底对爱情就是那样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地潜滋暗长着。
丰富各异的答案让这一小问题成为课文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也成为翠翠内心的破译口。应该说,学生的体悟十分精彩,全方位地解读了翠翠的心理。翠翠的心事中自然有对爱情的向往,尤其与傩送的相遇让翠翠心中掀起一阵波澜。翠翠的心事无人知晓,这时本应由母亲来体察和关心,而现在失去母亲的翠翠只能独自神往爱情却无法表达。对爷爷倾诉?这是属于一个女孩子的心事,翠翠怎么可能对爷爷倾诉?抓住这个小切口、多关联的问题,由此出发,就有可能走进翠翠朦胧而微妙的心灵世界。顺势而下,也能让学生迅速理解翠翠的胡思乱想,那是因为她觉得爷爷不理解自己就拿胡思乱想来惩罚他;之后莫名其妙地哭,那是表面风平浪静与内心波涛汹涌的体现,那是感情的闸门被过渡人不经意地敲烟灰动作给“敲”开后无人理会、无可倾诉的委屈。
领略《边城》,除了领略人情美及优美的语言外,能否走进翠翠的心灵是解读文本从“隔”到“融”的关键。
二、《边城》的“黄昏意象”
诗化的《边城》中有许多意象,如水、梦、雾、黄昏、虎耳草等等。课文节选部分的情节就是在黄昏中开始展开的。在文中,这是景与情的交融,黄昏时分是最美、也是人最敏感、感情最脆弱的时候,唯其如此,翠翠才会面对看似热闹的黄昏场景,涌起一种“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薄薄的凄凉,沈从文写景达到了景即人、人即景的高度契合。然而细读《边城》,沈从文多次以细腻之笔来描绘黄昏图景还别有深意,即由此构成一种独特的“黄昏意象”,使得这部像朝阳一样温暖的小说给人一种黄昏夕阳的忧伤,传达出作者复杂的人生体验,耐人咀嚼。
黄昏是美丽的,但这种美丽却注定是转瞬即逝的,李商隐就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咏叹,这咏叹既是对黄昏之美的无限留恋,也传达出美之幻灭的无限悲凉。而在沈从文心中,边城不也是那一片唯美却又难以挽留的黄昏吗?边城的美丽是如此让沈从文倾心,而这一片美丽却注定是要消逝的。沈从文常说:“美丽总令人忧愁。”在他眼中,美丽的东西总是易于毁灭,总是不真实的,就如同天上的虹、睡中的梦。他一方面以迷醉之笔描绘着让人心醉的边城黄昏,一方面在心底却又难免留下一声深沉的叹息。
所以,沈从文正是借“黄昏”意象的描写传达出对边城的凄凉之爱。这其中包含着他对边城的无限留恋和对其消逝后好景不再、好梦难圆的无奈与凄凉。
三、“善的悲剧”探析
研读质疑环节,一个敏感而又细腻的女生站起来说,她深深为边城人的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所打动,但同时又有这样的疑惑:“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这么善良的人到最后造成的却是这么令人难忘的悲剧?”真是旁逸斜出的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认为悲剧更能打动人心,每个人都有淡淡的忧愁,小说就表现了人普遍的哀愁;有学生认为如果是大团圆的喜剧,我们的期待心理得到了满足,而小说可能就不够吸引人了。对这个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我也感觉到了,于是引领学生围绕着悲剧的话题进行了一番对话,最后以“悲剧就是撕开伤口给人看,痛苦使肉体千疮百孔,却使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作结。课后有专家评课时认为这一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只在外围探讨悲剧美的处理有失偏颇,这引发了我的反思。
《边城》不长,共7万多字,读了全篇又读得细致的学生就容易产生上述女生的疑问。“善的悲剧”与他们的认知相冲突,造成悲剧的原因不是人性的恶,而是人性的善,探究“善的悲剧”的原因与内涵就很有必要。
“善的悲剧”首先是因为误会。所有的人都没有错,但所有的人加起来就是错。沈从文就说过:“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误会先在爷爷和大佬之间发生,大佬唱歌不是弟弟的对手,爷爷却还以为优美的歌声出自大佬,去恭维他;大佬闯滩不幸溺死后,更让爷爷和二佬父子的交往充满了误会,以致最后忧心去世;而翠翠和二佬也是因为误会而相遇相爱,却也因误会而分离。这些误会与边城人的孤寂心理息息相关,边城中芸芸众生没有谁不处于孤独的境地,心灵的隔绝与孤寂造成了误会,也产生了孤独。这里沈从文也表现人类孤独的痛苦,揭示了人其实在根本上都是孤独的这一哲学命题。
“善的悲剧”还隐含着命运的悲剧。命运感造成了这一场悲剧,小说表现了命运的无常和人面对命运无法把握的无奈、无助。生命总是美丽与忧伤并存,有美丽,有忧伤,这才是真实的生命。沈从文既发现着生命的美,也感叹着生命的悲,《边城》中就交织着两种情调,一种清新自然、温馨美好,一种水样忧愁、凄凉哀婉,没有注意到这点,就不能说是读懂了《边城》。沈从文以博大悲悯的情怀描绘着这美中含愁的一切,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存在悲剧感的深沉思考,也使小说显示着深邃的文化品格和魅力。
美丽的爱情、善良的人物,散发着独特美感的边城世界,是沈从文精神的栖息地。沈从文20岁之前生活在湘西,20岁之后生活在对湘西的回忆之中。但沈从文又让边城故事染上深深的悲剧底色,“善的悲剧”其实正反映了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并以此实现民族品德的重建,这是“人性的治疗者”沈从文写作此文的本意;但现实中他看到的却是“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笔下的边城是30年代的中国社会行将被“现代文明”所吞噬的一块伊甸园,优美恬静的农业文明终将不免于破碎。悲剧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的产物,也是沈从文情感倾向与理性审视后的两难选择,传达着他对人性隐忧的思考和笔下“理想国”在现实中失落、无可追寻的感伤。边城,一个毕竟在牧歌中渐行渐远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