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高考字形题剖析

作者:文春霞




  一、回顾与预测

  
  由上表看出,近年来高考字形题有以下特点:
  1.题型
  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错别字的辨识是必考内容,一般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1998年以来,每年出一道题来考查该考点。题型有:判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如1999年;判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如2000年、2001年、2002年春季题、北京题;判断有错别字的一组,如1996年。
  在题目形式上,常常把陈述句子中辨别错别字与词语组合式辨别错别字交替进行。因后者的考查面较前者更大,所以以后者为考查重点,2003年在原来词语和四字成语组合式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俗语。
  2.选词贴近课本
  测试词语多取自课本,少数取自课外,一般是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使用频率很高的字让学生辨别,这些字一般来说是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该考点已成为高考的常规内容,除了单项能力测试外,在写作中也可以考查汉字的书写,所以学生对这个考点必须高度重视。
  3.字形的考查每年都有不同的特点
  1999年的字形辨析题考了异形词,如“翔实”和“详实”、“攀缘”和“攀援”;2000年主要考查同声旁字用法的辨析;2001年既考了形近音同字,又考了音义相同但使用习惯不同的字〔融汇(会)贯通〕;2002年角度最巧妙,将双音词和四字成语和俗语中的同音词进行比照考查;2003年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似乎更侧重于“由义辨形”。
  4.考查重点与预测
  辨识错别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是养成正确使用汉字的习惯和实行汉字规范化的需要,这个考点在今后的考试题中将会继续得到考查。但预计汉字字形考查难度不会增大,题型保持不变,也有可能在具体语境中(给出句子或语段)考查对书写正误的判断及辨析能力。如2003年全国春季试题考查的是在句子中辨别错别字,而全国试题考查的是词语组合式辨别错别字,这两种题型可能交替出现。考查重点依然是日常语言实践中容易写错写别的字,题型仍会以选择题为主。
  
  二、样题分析
  
  例1.(2003年全国,第2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部署 备受青睐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
  B.报道 伶牙利齿 群贤毕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
  C.揣度 共商国是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违
  D.通碟 猝不及防 大相径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字形的辨识能力,考查的是读音相同、字形相似的常见词语。正确答案为A项;B项“伶牙利齿”应为“伶牙俐齿”;C项“冒天下之大不违”应为“冒天下之大不韪”;D项“通碟”应为“通牒”。本题中容易错误的有如下几项:A项中的“恰如其分”中“分”是“职责和权利的限度”之意,与其意相同的例词有“本分”和“过分”。“可望而不可即”中的“即”为“靠近”之意,“即”也可写作“及”。C项中的“共商国是”中的“国是”是书面语,意思为“国家大计”。这三个词语用字都正确,但学生容易看错。
  例2.(2003年北京,第2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沿用 融会贯通 针砭时弊 饮鸩止渴
  B.编纂 肺腑之言 开门楫盗 暴殄天物
  C.诀别 事必恭亲 旁征博引 颐指气使
  D.焦躁 苦思冥想 应接不暇 裨官野史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的辨识能力。B项“开门楫盗”,根据成语语义“开了门请强盗进来”,“楫”应为“揖”,“作揖”之意;C项“事必恭亲”,“凡事必定亲自去做”,“恭”应为“躬”,“亲自”之意,而不应是“恭敬”意;D项“裨官野史”的“裨”(bì,补益)显然是形近字之误,应为“稗(bài,微小,或非正式的)”。正确选项是A。
  例3.(2002年全国,第2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留恋 流连忘返 厉害 利害得失
  B.质疑 不容置疑 符合 随声附合
  C.变换 变幻莫测 旁证 旁征博引
  D.株连 珠联璧合 大意 微言大义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的正确识记,考查方式与1998年全国题第2题相同,词义不同,字形不同。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其中“随声附合”应为“随声附和”,因为“随声附和”是“跟着人家的意思,依从应和”的意思,其中的“和”是“唱和”的“和”,与同组的“符合”的意思不同,所以把“附和”写成“附合”不但意思不对,事实上也根本没有这样一个词语。这一题的其他几组中尽管也都包含着音同或音近而字形不同的词语,但都没有错别字。
  
  三、备考策略
  
  1.重视每篇课文中出现的常见字的积累
  近几年高考对字形考查的重点是常用字和次常用字。所谓常用字,就是平常在中学课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次常用字是使用相对少一些的。而从近两年的考题来看,其主要来源是中学语文课文。既然这样,我们就必须加强对课文中出现的字的积累。
  2.要加强对音近字、形似字的辨识
  高考对字形的考查主要是考别字。别字主要有两种,一是音近字,一是形近字,所以在平时的积累中,要注意:
  ①一定要做有心人,仔细辨别。平时书写一定要准确规范,不允许有半点马虎。②对自己经常写错的字要加以死记,并用笔记录下来,随时翻翻,巩固记忆。③注意固定词组中字词的写法。成语一直是高考字形考查的重点之一,平时应加强对成语的书写记忆。
  3.在复习考试时,采用下列方法进行速记:
  ①明义记忆
  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境或词语中往往形成特定的语境氛围,需要意义相应的字“对号入座”。因此,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实际上,有些字词本身含义隽永,根据意义记字形,会平添许多趣味,产生“巧记”的效果。
  如“脉搏”的“搏”字,常和“膊”字混淆。如果明确了“脉搏”是指血脉跳动,而“搏”具有“搏动、跳动”的意思,就会很轻松地记住“脉搏”的“搏”应是动作“搏”,而不是胳膊义的名词“膊”。“融会贯通”容易写成“融汇贯通”,有人还振振有词地为这种错误写法寻求理由,说:“融合汇聚了很多方面的东西,有了通彻的理解”。其实不然,“融合”“汇聚”的意义是相同的,“融汇”相连,就会造成语意重复,表意狭窄。“融会贯通”的基本词义应该是“参合多方面道理进行体会从而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这里需要有“体会”的含义,因而必须用“会”而不能用“汇”。如果把词语中易错字的意义搞明白了,就会有效地避免写错。
  ②推形记忆
  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从而判断书写的正误。
  如:“沤歌英雄(讴)”和“沤心沥血(呕)”中混淆的三个字“讴、呕、沤”都是形声字,读音相近,字型相近,声旁相同,但形旁却完全不同。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它们:“讴”形旁是“讠”,即“言”字,表示该句与语言或话语有关,“讴歌英雄”当然需要用优美的语言歌颂杰出的英雄了。因此,“沤歌英雄”中的“沤”必须改成“讴”。“呕”的形旁是“口”,表明和口有关的一个动作,即“呕吐”。“呕心沥血”指的是倾吐心血,极端劳苦,应该用“呕”字。“沤”的形旁是“氵”,表明和水有关,如粪肥加水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俗称“沤肥”。因为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所以,推形记忆是一种最具实效的记忆字形的方法。
  ③探源记忆
  有些词中的字是由当初该词形成时的特定的意义所决定的,因此,必须探究该类词的本义,才能准确记住该词。实际上,有些词尤其是一些成语的形成往往凝结着浓郁的文化风俗或附带着一个生动有趣的美丽故事,记忆该类词时不妨把这些挖掘出来,那会充满意趣的。
  如“再接再厉”,常有人把它写作“再接再励”,因为这个成语常用来作为鼓励人更上一层楼的话,“励”有鼓励义。实际上该词最早记录了古代斗鸡游戏中的一个常见行为:为了斗鸡时让自己的鸡获胜,每次接斗时,都要在磨刀石上磨磨斗鸡的嘴喙,使它嘴尖锋利,一下啄伤对方,制敌于死命。“厉”通“砺”,磨刀石的意思。由于特定含义的限制,“再接再厉”的“厉”只能写作“厉”。
  ④结构记忆
  有些词语尤其是四字词语,结构特殊,内部相对应的字前后意义有一定的互证联系,或者相反相对,或者相互比照,意义一致。这就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字来推及另一个,从结构上记准这类词。如:“纷至沓来”,“沓”和“纷”是相对应的两个字,“沓”是纷繁义,与相对应的“纷”的意义相同。全词意义就是纷繁热闹地到来。“沓”常被误写为“踏”,那是因为不了解“沓”和“纷”相对应的结构关系。再如“前倨后恭”一词,“倨”和“恭”结构相对,是一对反义词,“倨”是态度傲慢,“恭”是态度谦恭。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把“恭”写成表动作鞠躬的“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