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亲切地体会”
作者:刘向娟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次教学交流活动,课文偏偏就是一首古诗——《钱塘湖春行》,学生全是生面孔。如何教好这节课,使学生在一节课的45分钟里较好地体会这首诗的意境,成为我教学的最大难点。这次交流活动逼着我不得不对古诗教学做出一个全面的思考,或者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事实证明我的尝试是成功的。我所设计的教学方法一是读、二是读、三还是读。其实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来是很难的。上课时,在学生进行了自由读和齐读、解决了字词句问题之后,我想应该进一步让学生领略这首诗的精髓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我请学生单独读。
师:谁能有感情地为我们读一下这首诗?(没有人回答,我于是点了一位学生)
生:老师,你让我默写吧,我读不出来。
师:好,请坐。我再请一位同学。(学生读了,但全无韵味)
教学似乎陷入了僵局。怎么办?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于是我决定为学生范读。
师:那你们愿意听老师读一次吗?
生:愿意。
师:好,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的范读。
课堂安静下来,优美的音乐响起来了,伴随着音乐,我用甜美的嗓音为同学们读了这首诗。刚刚读完,课堂里就响起了掌声。我看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马上向学生发问。
师:告诉老师,你们为什么鼓掌?
这时的学生已经争先恐后地举手了。
生:我们觉得很美。
师:美在哪里?
生:音乐美、老师的朗读美、作者的诗写得美。
师:在我读的时候,你们闭着眼睛,头脑里都想到了什么?请为老师描绘你头脑中的画面。
学生依然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在春天的西湖边上,远远地看到西湖水涨起来了,湖面有云的倒影,远观仿佛水天相连。春天的歌手黄莺在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它们抢着向阳的暖树,争先恐后地唱着春天的旋律。
师:好!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的西湖早春图。(我和学生一起鼓掌)
生:读“谁家新燕啄春泥”一句时,我仿佛看到一只小燕子刚刚从南方飞回来,辛勤地劳动着,飞来飞去地衔着春天的泥土,建造着自己的温暖的新家,喳喳喳地唱着快乐的歌。(学生自发鼓掌)
生:在西湖的岸边有“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的野花,各种各样的色彩,渐渐地要迷住人的眼睛;西湖边绿毯般的嫩草,刚刚能没过马的脚面。
……
我为学生的感悟而感到高兴,我感到他们真的懂了。现在让他们自己读,恐怕就和刚才大不相同了。于是我很有信心地向学生们发出邀请。
师:下面哪位同学愿意像老师那样读一下,我来放音乐。
学生很踊跃。音乐响起来,学生们一遍一遍地读,掌声一遍一遍响起。
这堂课就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结束了。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美的享受,激动而兴奋,心中有一种成就感。当时我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只是觉得可能是因为自我感觉讲课成功。过后想想,其实不然,我激动而兴奋的真正原因是在讲课过程中,我也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
回想自己在给学生范读的时候,我是放了优美的音乐,投影上是美丽的西湖早春图,我也尽可能地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作者当时的状态,所以能最大限度地和作者产生了共鸣。再看看学生,他们闭着眼睛倾听,耳边是优美的音乐和我甜美的范读,他们的头脑是会随着我的朗读而不断变换画面的,所以当我问他们在听的时候想到什么时,他们都能够描绘出自己头脑中的画面,而接下来学生自己的朗读则更加深了他们的印象。学生的感悟或者说是体悟,正源于此。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老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道出了“吟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很好地体会和思考。我正是凭着动情的吟诵才使学生体会到了这首诗的精神,真正感受到了这首诗美之所在,使他们不仅做到了“理智地了解”,更做到了“亲切地体会”。
推而广之,在其他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朗读同样重要。因为只要是诗歌,不论它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也不论作者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他们的诗歌都是饱含浓情的生命之音,如果只是泛泛地讲授,而没有充分地吟诵,就很难使学生真正走进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不能把作者的精神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再推而广之,在所有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朗读同样重要。有些老师上课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留给学生的朗读时间少得可怜。老师讲得再好也只是老师的感悟,很难转化成学生的东西。想想自己过去有些课也曾这样,再想想叶老的那句话,不禁汗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本领,是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是教给学生知识的老师绝不是好老师。
首都师大第二附属中学 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