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感知诗歌意象,提高审美能力
作者:俞秀玲
那么,诗人是如何使“所感”“微妙”起来的呢?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分好几种,有直抒胸臆式的,也有描述式的,但是更高层次的方式是转化式的,即把感情转化为画面。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这种转化的方法被一些诗人运用得非常自如,如秦观之“山抹微云,天粘衰草”,谢灵运之“池塘生春草”,薛道衡之“空梁落燕泥”等等,为后人创造出了一幅幅有意蕴的画面,浑然天成。这些画面,染上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是诗人内在情感的显现形态,即所谓意象。意象既可以是自然景物,也可以是社会人事,但一样都融合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欣赏者唯有通过感知意象,才能自如地走进诗歌美的王国。
在审美领域,作为个体的学生,其实人人都具有审美感知能力,但长期的科学认知教学和逻辑思维训练压抑了学生的这种能力。对学生来说,需要的不是大量的外界告知,而是心灵深处的自我发现,而读诗,感知意象的过程就是一个美的发现过程。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鉴于诗歌意象本身的特点和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需要,可在实践中运用以下方法来加以引导:
一、追本溯源法
一个诗歌意象往往有着发生、变化的历史过程,甚至可以这样说,一部诗词意象发展史就是一部诗歌发展史。常见意象如“山、水、松、竹、梅”等,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以“云”为例,最早在《诗经》中就出现了多次,如“英英白云,露彼菅茅”“齐子归止,其从如云”“出其东门,有女如云”“上天同云,雨雪雰雰”“倬彼云汉,为章于天”等,其中如“鬓发如云”“从者如云”“美女如云”等属意象的范畴。到了汉代,“云”多与游子、思妇有关,出现了“浮云”的意象,如:“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等,多用云在空中的随风飘移来形容人的行踪漂泊无定。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有“白云”“闲云”意象,因当时社会动荡,使人常怀人生苦短、生命无常之感,而生弃俗出世之想。如陶潜诗句“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青松夹路生,白云宿簷端”等。到了唐宋,又有“黑云压城城欲摧”“薄雾浓云愁永昼”之句,“云”的意象内涵更为丰富了。通过这种追溯,学生对“云”的意象的感受不再是孤立单薄的。此种追本溯源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把握意象的发展史,而且通过在不同诗句不同语境中对意象的感知,进一步了解意象的深层意蕴。对一些在中学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柳”“月”等,都可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追溯。有了这样的积累,在对诗歌的解读中才不会流于表面。如学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有老师请同学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情景,并示范为“茂密的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欢声笑语,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完了衣服正嬉闹着回家来了。原本紧挨的莲叶晃动着,那是勤劳的渔人下河捕鱼去了”。情景是再现出来了,但诗味却淡了。因为诗歌重在表现心像,而不是再现形象,王维在诗中对意象的使用是经过选择的,也许他的选择是出于无心,但读者必须明白王维当时眼前的景物绝不可能只是明月、清泉、松、竹、莲,而他只选择了这些,若追溯这些意象的发展史,不难发现都和人品的高洁、愿望的纯洁美好有关联。这样一来,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中对山中宁静生活的向往就极自然地流露出来了。单纯将诗句化为叙景,无疑是将富有内涵的意象简单化了。
二、联想再现法
意象在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审美时,需要读者的历史文化积淀去呼应。而中国古诗又特别强调“以不尽尽之”,特别重视“象外之象”“意外之意”的表现,于是,从自身经验出发,以联想来填补和创造诗人特意留下的“空白点”,就成了一门读诗的学问。如李清照《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中“雁”的意象,就有多种可供联想的潜在方向。“雁南飞”,乃是秋天特有的景象,李清照当时因战火而避于南方,大雁来处正是故乡,“旧时旧识”的雁不自觉地唤醒了对故乡景物人事的回忆,由此,往昔美好生活的景象,包括昔日夫妻恩爱的场景都涌上心头;而现在物是人非,面对的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听到的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感到的是战乱南逃的狼狈,中年丧偶的悲凉,晚年孤苦无依的凄楚。一时,旧时的欢乐景象和眼前的悲哀景象出现了瞬间的交错。这些景象即为“象外之象”,都潜伏在暗处,诗人只写了“雁过也”,空白需要读者调动动联想去补充。此类例子在诗中常见,如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只问了“知多少”,并未展开回忆。对于此种诗句,教学中可请同学就“春花秋月”展开联想:一国之君已经成了阶下之囚,昔日花月正春风,名花美酒佳人,何等得意的人生,今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明叹“春花秋月”无尽,暗叹富贵荣华有时,解读时唯有进一步联想到作者昔日的风光无限,才更能理解其今日的落魄失意。故联想法是抓住意象进行诗词审美教学时一种惯常而有效的方法。
三、逐层深入法
一首诗往往不可能只具有单个的意象,作为整体,诗的意象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并由此而生发出几层意思。这时就需将诗的意象归类,并分析各自内在的意蕴,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把握诗的整体意蕴。如杜甫《登高》一诗,前四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意象,突出的是秋天的景,由此而体现出内在情绪,这是季节之悲。“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其中“悲秋”“常做客”“多病”“独登台”的意象由秋景的悲凉转而进入个人命运的喟叹,“常做客”“独登台”,一“常”字,一“独”字,不由得让人感到作者平生遭遇的坎坷。但这并非诗的抒情顶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独酒杯”,世事艰难,白发频添,不能再为国尽力,此处多的是家国之悲。由此,在意象分类解读的前提下,将“悲”字进一步生发,明确了作者的情感是季节之悲、个人之悲、家国之悲三个层面的递进,而且三种愁绪互相融会,每一个意象中都有着三种愁绪的叠加,这样才算明白了杜甫“自忧也忧时,自悲也悲民”的博大情怀,才算读懂了杜甫的心。同样的例子还有苏轼的《水调歌头》,自然——“月有阴晴圆缺”,社会——“高处不胜寒”,由社会再到人生——“人有悲欢离合”,三个层面的抒怀,逐层递进,而中心意象都是“月”,由月的不圆满而起,生发到了社会、人生的不圆满。教学中,培养逐层深入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不囿于对单个意象的理解,方能对诗歌作整体而深入的把握。
意象,是诗歌审美的钥匙,抓住意象,感受诗歌的“微妙”,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浙江宁波中学 31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