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一项特别的预习作业

作者:陈先富




  语文预习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预习的方式却值得深思。目前,应试的压力,促使数理化以无数的练习抢占时间,政史地用大量的记忆争夺精力。语文预习若仅仅就课文丢出几个问题,便以为学生会潜心思考,那未免太过于理想化了。于是我采用了这样一种预习方法:每篇课文学习之前,学生须交问题卡片,卡片上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预习课文后发现的几点问题,不必分析,提问角度不限,但须是自我思考的结果。我将这一预习作业定为常规,并让学生养成习惯,如今已在两届学生中实行,效果良好。
  问题卡的意义和价值
  
  一、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
  
  古语云“非学无以致疑”。“学”在先,“疑”在后,这正与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相吻合,我觉得问题卡的书写也算是对这一理念的实践。在没有教师的任何“点拨”下,学生完全自读,凭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质疑,问题源于学生的真实想法,而不是被动地证明教师所提的问题,而且提问的角度不限,使学生有广阔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思维处于发散的状态,触角可伸及文章的任何角落。
  
  二、促进发现,激发兴趣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从反面说明,发现是一个人保持活力、终生发展的重要能力。问题卡就是培养发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契机。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有学生提出:“刘兰芝贤惠能干,才貌双全,而且被遣回娘家后,马上就有县令、太守先后托人来说媒,看来是个完美的媳妇,但为什么还要被遣归呢?后来我终于找到一个地方‘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说明刘兰芝到焦家有几年了,但却没有儿女,是不是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焦母才打算休了刘兰芝呢?”这个问题一抛出来,课堂便沸腾起来。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如“为什么电影《祝福》直接拍摄了祥林嫂嫁到贺家坳的情景,而小说只写卫老婆子和四婶的谈话?它们各自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再别康桥》的首尾两节语言相似,但为什么开头用‘轻轻’,末尾用‘悄悄’?是不是为了避免重复?”因为一个发现,课堂活了,学生也更关注文本,思维也更能向思想的深度和社会的广度延伸。
  
  三、反馈信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教学是双边的活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认识和思维状况是教师这个主导者必须清楚了解的,否则教学将失去针对性,要么说些学生事先无任何思考准备的东西,要么将学生已理解的问题反复啰嗦,这些都将降低其学习的热情。问题卡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习《拿来主义》时,有学生问“文章的观点是否就是标题——拿来主义”,我发现有必要再为学生明辨论题与论点;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有学生问“我读了文章后,感觉到‘梦想’很美好,但除了平等的意思外,我概括不出其他的意思。另外,文章好像就是在反复地说梦想,到底有什么思路呢”,我明白学生尚需逻辑思维的培养,也需加强对形象描述的感受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学习《将进酒》时,有学生问“有同学看了有关资料,说诗中有摆脱不掉的忧愁,但我读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尔同销万古愁’,却只感受到李白的豪放自信和洒脱,怎么读不出忧愁呢”,我知道了学生欠缺联系作者背景及其他诗篇思考的思维品质,也知道了学生要培养辩证分析的能力。学生的脉一旦把住,不愁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不愁课讲不到学生的心坎上。
  
  问题卡的操作和运用
  
  一、汇总分类,暗合目标
  无论从大纲要求还是从教材编排来看,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既定的目标,扣紧了一个个目标,才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积累方方面面的知识。但是,只顾目标而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难免教学的盲目与灌输;反之,只顾学生的具体问题而置目标于不顾,教学则可能流于散漫,知识与能力难以强化。问题卡的运用,应当让其有效地连接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情。卡片收上来后,要将其按提问角度分类,再归于课文教学的几点目标之下,如诗歌,可以将问题归于思想情感、章法特点、意象意境、语言手法等目标中。整理好后,在讨论课文的不同知识能力点时,将学生普遍关注并思考的问题展示出来,启发探讨,教学目标即可达到,学生的疑问也可解决。个别特殊的问题,可视情况灵活处理。
  
  二、中肯评价,激励诱导
  要使学生探索与发现的精神不磨灭,对问题卡的中肯的评价就要高度重视;要让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由自发到自觉,由朦胧感受到有清晰的目标,激励诱导便不可忽略。评价的中肯在于扣紧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学生问:“文中(《荷塘月色》)描写荷塘月色前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与景物的描写有什么关系?”我的评价是,这位同学善于捕捉记叙描写类文章中的议论抒情句,这类句子在文中至关重要,它往往揭示描写的内涵,评述记叙的意义,它是解读描述内容的一把钥匙;我的诱导是,看看描写的前后是否还有相似的句子,学生抓出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于是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豁然开朗,学生也在评价与诱导中更信心十足地、更自觉地关注记叙中的议论抒情句。学生问:“《祝福》中我们了解了对祥林嫂眼睛反复描写的意义,《边城》中也多次写到翠翠摘虎耳草,这对描写人物有什么作用?”我的评价是,该同学能凭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发现并思考新问题,这已经把住了学习的脉搏,而关注小说中的人物描写,特别是描写中反复出现前后呼应的细节,这又抓住了读小说的一个关键。这是对提问学生的肯定和激励,也是对其他学生的启发诱导。
  问题卡肯定不能解决所有的语文教学问题,但正像待人处事“于细微处见真情”一样,教学的任何细微之处,也许正是培养学生的无限时空。
  四川长宁县中学校 6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