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议论文何妨以情动人
作者:孙晋诺 杨凤荣
为此,在再一次教这篇已教过了多次的文章的时候,我和同学们从人、人的情感、人和人的情感入手,让站在论点背后的带着种种复杂情感的面部表情浮现到前台来。
在简单了解了写作背景及有关句读知识后,我让学生完成一个填空练习。设计如下:
依据文章内容,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并作以解释。
韩愈________(情感性动词)____________(人物)
理由:
示例:韩愈非常关注那些“惑而不从师”的人
理由:他说“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个“终”字有非常遗憾的情感蕴含其中,而句尾的“矣”字又加重了感伤的语调,因此,这句话在热切的警示之中带有深深地感怀。
学生看到这个要求之后,非常兴奋而专注地读起了课文,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学生的理解。
学生1:韩愈尊重“生乎吾前”的人。
理由:他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个“固”表明了他真心实意地尊敬先知者,一个“师”字表明他谦虚好学的态度。
学生2:韩愈承认“生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的人。
理由:他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一个“庸……乎”的反问句式,强烈地表达了他对于年轻而比自己知识丰富的人的尊敬和对以年龄大小来决定为师标准的人的反对,这句话语气坚决果断而又富含强烈的责问之情。
学生3:韩愈赞扬“古之圣人”。
理由:他说:“古之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把“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相比较,目的就是对“古之圣人”从师风尚的赞美,“犹且”尤其表现了这种赞扬之情。
学生4:韩愈鄙视“今之众人”。
理由:他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亦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他对“众人”的知识水平进行了揭露,他们比圣人差得远了,一个“而”字加强转折语气,更加体现了对“众人”的鄙视之情,特别是最后的反问,既是一种痛心的疑问,也是一声愤怒的指责。
学生5:韩愈严正批评“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之流。
理由:对于这种现象,韩愈先只用了两个字“惑矣”来表示自己的态度,语气坚决果断,指出错误毫不留情,还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隐含其中;然后进一步提示这些人对“师”的认识不正确,“小学”与“大遗”进行对比,说明了这些人的蠢笨无比,而“吾未见其明也”就是对这些人的直接批评,有居高临下之势。
学生6:韩愈愤怒揭露了“士大夫之族”的罪行。
理由:韩愈对士大夫之族最为痛恨,他非常详细地描绘了士大夫之族的丑态,“群聚而笑之”,一个“群”字,说明士大夫之人很多,这是普遍现象;一个“笑”字,巧妙地刻画了士大夫们讥笑他人的嘴脸,同时也表明了士大夫本身的浅薄,这是对他们幽默的讽刺。“彼与彼年相若也”,实际上是揭露士大夫错误的从师观点,“道相似也”是揭露士大夫们文人相轻的劣根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深刻地揭露了他们虚伪的世俗相。特别是最后“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一句,有千钧之力,使我们想起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抒发了作者极度的悲哀、愤怒之情。
学生7:韩愈非常崇拜孔子。
理由:他在结尾列举孔子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的事实,并引用孔子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名言,来证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很显然,孔子是万世之师,最具说服力,他是把孔子的言行作为压轴理由摆出来的,表现了对孔子的崇敬。
学生8:韩愈非常欣赏李蟠。
理由:他说李蟠才“年十七”,竟然能“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言语之间满含喜爱之情,特别是“不拘于时,学于余”这种精神与“众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者及“士大夫”相比,令人敬慕,因此韩愈“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字里行间透露出欣赏之情。
当学生解说完全文的时候,我问学生,你们理解了韩愈写完这篇文章之后“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的内涵了吗,同学们无不微颔而敬然。
山东枣庄市第八中学 27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