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有关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作者:赵 光
“意象”是近些年来诗歌鉴赏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术语,它最能体现诗歌的本质。可以说,它是打开诗歌鉴赏之门的钥匙。因此,把握意象对于诗歌鉴赏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意象”,指的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换言之,就是含有某种思想感情的形象。
如果不了解意象的特点,很难真正读懂诗歌。请看下面两句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浮云”和“落日”是两句诗中很精彩的意象。这两个意象应怎样理解?它们好在哪里?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浮云”行踪不定,让人联想到漂泊。“落日”徐徐而下,让人联想到对朋友的依恋。这两个意象可能就是由眼前之景引出的,却又含有不尽之意,因而很能体现诗歌暗示性的特点。
意象具有继承性。一般说来,意象表达的意思(情感)是比较固定的。比如“白云”是晴空景象,一般用来表现浩茫的空间,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而“黑(乌)云”是雨前景象,一般用来表现环境的险恶,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青云”一般用来喻权势,如“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李白《古风》);“闲云”一般用来表现闲适之情,如“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孤云”用来表现淡泊宁静,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从上面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出,积累一些常见的意象是鉴赏古诗的必要准备。
意象又是有创造性的,同一个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请看下面的三个例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莺啼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春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三首诗中都使用了黄鹂(莺)的意象,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截然不同。在《绝句》中,“黄鹂”的意象传达出喜悦之情。在《春怨》中,黄莺的意象则传达出烦闷之情。女子思念在辽西征战的丈夫(或情人),梦被莺啼打断,自然心中烦闷。在这首诗中,通常情况下传达喜悦之情的意象“黄莺”就被彻底“颠覆”了。而在《蜀相》中,“黄鹂”的意象所表达的感情更是十分复杂。诗人只见祠堂,不见丞相,美景更增感伤,因而在诗中“黄鹂”的意象所传达的更多的是惆怅之情。这就涉及到梁启超所说的“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真正把握意象,还要把该意象放在全诗中细加揣摩。
意象具有创造性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即相似的思想感情可以用不同的意象来表现。同是表现愁,李煜的词化作了空间上的长度——《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贺铸的笔下,则化作了时间上的距离——《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在李清照的笔下,“愁”有了重量——《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三位词人笔下的意象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诗歌意象的创造性。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既要了解诗歌意象确定的一面(继承性),又要了解诗歌意象变化的一面(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进入鉴赏的层次。
有关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和它引发的想象中的形象的总和。其基本特征是虚实相生,换言之,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袁行霈语)。意境强调的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解读诗歌的意境,除了读懂诗歌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之外,还应了解意与境交融的方式。通常方式有:情随境生,如杜牧的《山行》;移情入景,如杜甫的《春望》;体贴物情,物我情融,如陶渊明的《饮酒(之五)》。
意境是高度个性化的,意境又是不断创新的。对于考生来说,应该多读多背一些经典诗作,以熟悉一些常见的意境。
一般来说,意境能够反映几个方面的人生体验,即抒写个人情感的、歌咏美好事物的、抒发家国情怀的。当代学者袁行霈将意境划分为诗人之意境、诗歌之意境和读者之意境。仅就考试而言,考生要解读的是诗歌之意境。考生应当借助自己的审美经验(间接的和直接的,以从诗歌鉴赏训练中获得的间接经验为主)尽可能地还原作为测试文本的诗作的意境。这种鉴赏活动可以在日常训练中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准备。让我们看近两年作为测试文本的几首诗。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红梅》)
这是2004年北京卷的测试文本。其意境是不难解读的,无非是刻画红梅超凡脱俗的形象,赞美红梅孤高的品格。而红梅的形象又有着诗人的影子。这类意境常出现在品行高洁又怀才不遇的诗人笔下,又常常是以咏物的形式出现的。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木兰花》)
这是2004年全国Ⅰ卷的测试文本。其意境也是大家熟悉的,无非是春光灿烂,万物生机盎然,诗人不免发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感慨。这类意境在旧时文人的笔下经常出现,应当不难理解。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这是2005年北京卷的测试文本。其意境考生在课文《书愤》中已见到过。诗人头脑中萦绕着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情结,梦中的壮怀激烈和梦醒后的愁肠百结形成了鲜明对照。这样的意境在报国无门的爱国诗人笔下经常见到。
从上面三个例子来看,作为高考测试文本的诗作的意境是不难解读的。当然,要做到准确解读,考生不应满足于大体读懂,更应当根据试题要求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这样才能保证以不变应万变。
北京大学附中 10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