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赞美》实录

作者:郭成杰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穆旦的《赞美》。先问一个问题,诗的题目是“赞类”,本诗赞美的对象是什么?
  生:(齐答)农民。
  师:现在我们将全诗通读一遍,边读边思考:穆旦在诗中赞美了农民的哪些方面。
  (生齐读)
  师:(稍等,给学生时间思考)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具体赞美了农民哪些方面?
  生:赞美农民的牺牲精神吧?
  师:还有别的方面吗?
  生:好像看不出来了。
  师:有没有人补充?
  (生默然)
  师:这个问题先寄存在这里。考虑另一个问题,本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师:“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什么含义?请注意这首诗的写作年代。
  生:是指中国的农民开始起而抗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最顽强最持久的一次,而且是全民族起来抗战。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穆旦很兴奋地说“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师:那么,“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和主题有什么关系?
  生:赞美农民在抗日中的作用。
  师:考虑一下“民族”和“农民”这两个概念是不是完全一致?“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不是指中华的农民已经起来?
  生:不一致。农民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应该是赞美农民在中华民族已经起来中所起的作用吧。
  师:看来,我们对(赞美)这首诗的主题指向有了基本的了解。请同学们把第一段默读一遍,分析第一段的思路层次及主要内容。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师:第一段可以分为几层?
  (生有说两层,有说三层,还有说四层的)
  师(微笑):我看我不如问有几个句号。
  生(恍然):有三个问号。是三层。
  师:那我们现在先看第一句。注意诗歌是用意象来表达的,这里是一个意象群,这群意象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抗战时的中国农村的景况。广阔,美丽,人口很多,然而荒凉、沉重、忧郁。这像一个远镜头,是抗战时期中田广大农村的全景图。
  师:很好。不过,注意这个全景图有一个时间维——‘“无数埋藏的年代”,这是一个四维的全景图。现在大家齐声诵读第二句。请大家考虑清楚什么在拥抱什么。注意一个“它们”和两个“拥抱”,注意这个句子中的那个分号。
  (学生齐声诵读)
  师:“它们”是指代中国广大农村的全景图,指发生在广大农村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内的,那么,这一切怎么能够和我拥抱?两个“拥抱”有什么意味?
  生:亲切,紧密。“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是说广大农村里发生的一切将作者紧紧地包围着;分号前边是农民的生活全景在拥抱我,分号后边的内容在讲“我”拥抱农民。
  生:老师,“当不移的灰色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是什么意思?还有“沉默的/是爱情,是天空飞翔的鹰群,/是干枯的眼睛期待泉涌的热泪”也看不懂。
  师:“灰色行列”指的是什么?
  生:农民吧。因为主要是说农民的,“行列”说明有很多人,应该是农民。
  师:为什么是灰色的?换成红色的行不行?
  生:因为穿着灰色的衣服呗。
  师:难道农民都穿灰色的衣服?想一想“灰色的”给人什么感觉,有什么抽象的意味。灰色给人暗淡无光彩的意味,和农民低微的地位有没有关系?还有“不移”和“遥远”有什么关系?“遥远”的爬行的行列会不会给人“不移’的感觉?所以整个句子是穆旦将农民放到了一个遥远的视界:当我们以远望的姿态看地位低微的农民时,“不移”即没有进步,只是错觉;“爬行”即艰难地前行,才是事实。注意这个“当”——当此之时,我们看到的农民是“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是爱情,是天空飞翔的鹰群,/是干枯的眼睛期待泉涌的热泪”。爱情沉默,应该是在爱情方面沉默,也就是说在农民那里爱情是不被说起的,即农民的生活中没有爱情。同样沉默的还有“天空中飞翔的鹰群”,“天空中飞翔的鹰群”象征自由。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这是一个感动的场面,应该是说大家从来不曾对农民说一声谢谢,如果说一声,农民的干枯的眼睛也许就会被这泉涌的热泪润湿。所以,分号前的几句是说农民的生活多的是苦难,少的是爱情和自由。也没有人对他们说一句感激的话语。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怎么能够不满怀激情?现在,请同学齐声诵读第一、二段,体会诗人的感情。读第二段时,考虑它和第一段的关系。
  (学生诵读)
  师:第二段和第一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应该是说正是农夫的牺牲才有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因为有这样的句子“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了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问,第二段的主要陈述对象是什么?
  生:是一个农夫。
  师:这真的只是一个农夫吗?
  生:不是。这个农夫应该是整个中国农夫的一个缩影。这是一种典型化的手法,“一个”代表“所有”。
  师:这一段有几个句号?
  生:两个。
  师:第一句写了什么?
  生:写了一个农夫的劳作,表现了农夫的勤劳和负责。
  师:是啊!农夫的身躯粗糙是因为风吹日晒的劳作。“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是许多孩子的父亲”则意味着他要负起孝敬母亲和抚养孩子的责任。现在分析第二句。注意这中间有一个分号。为什么作者要用一个分号,分号前的两句是什么意思?注意那个“多少次”有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指什么?为什么歌声过后是“临到他的忧患”?
  生:“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过去了”这个镜头让我想到起义队伍的歌唱“多少次”说明应该是许多次,是不是说历史上的历次农民战争?如果是“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应该是起义之后造成的破坏还要农民来承担。
  生:分号前说历史上的战争,分号后是抗日战争。诗人说农夫投入到战争中去了,而且“融进死亡”,接着说“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就说明这个“再一次”应该和抗日战争有关。
  师:很好。那么现在来考虑两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古代的锄头”和“名词”。
  生:“古代的锄头”是说农夫的劳动工具没有改进,使用的锄头也是沿袭古代的。“名词”应该是指宣传抗日的口号。这些口号,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农夫听着可能也不大明白,他们也不一定想去弄明白。对于他们,这些口号也只是些“名词”罢了。这一方面说明他们文化不够,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们的质朴,因为他们虽然听不懂,可是他们却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战场。
  师:总结一下。第二段中,作者将整个中国农民浓缩为“一个农夫”,先写了农夫对家的责任和付出,后表现了农夫为国家命运的付出与牺牲,表现了农夫的勤劳、勇敢和爱国精神。
  那么现在同学们齐声诵读第二段和第三段。
  (学生诵读)
  师: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这一段两个句号。第一句写农夫走后家庭面临的困难。后一句写诗人对农夫的感激。
  师:“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为什么“老妇期待着’后有明确的宾语“孩子”,而孩子期待着的后边什么也没有?它应该是什么,猜一猜作者为什么让它空着。
  生:既然老妇期待着的是孩子,那孩子期待着的后边就应该是父亲。诗人让它空着是不是表明孩子的期待不像老妇的期待那么明确?是不是孩子期待的还有别的东西,或者孩子们期待什么自己也不明确?是不是孩子们还会期待着远行的父亲给自己捎点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回来,一般的小孩子都是这样的。
  师:推己知人。不简单。
  师:好的。现在总结第三段内容,诗人写了农夫走后家庭所承受的灾难性后果。表现了农夫为了大家舍弃小家的伟大情怀。请同学总结一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
  生: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诗人认为虽然中国的农村大地依然荒凉破败,充满着耻辱和悲怆的痛苦,然而,民族的觉醒已经成为事实。我想,1941年12月穆旦的这一声“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和1949年10月毛泽东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应该是遥相呼应的。
  师:总结得很好。我们现在明白了诗人在赞美农夫的什么了吧?
  学生:赞美农夫的牺牲精神。正是无数农民的牺牲才使得我们这个民族站了起来。
  师:让我们饱含对农夫的感激之情,一起诵读这首《赞美》。
  (学生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