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不妨倒着看
作者:陈南玉
是一次听课给了我灵感。
那天我听的是《石壕吏》。授课教师一改从头至尾分析诗歌的传统模式,却以最后两句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作为出发点。为什么“独与老翁别”?老翁家没有其他人了吗?他们哪儿去了?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三男全被征兵,三男已死二,老妇被逼自请服役,寡媳衣不蔽体,幼孙嗷嗷待哺……如果老翁没有“逾墙走”的话,肯定也会被抓去服役了。整堂课的分析、欣赏环环相扣,井然有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我也尝试用这种倒着看的眼光来欣赏文学作品。
其一:《挖荠菜》
《挖荠菜》的最后一段是一个议论段,记叙文文末的议论段一般起点明文章主旨、归纳文章内容的作用。于是,我先让学生朗读它,然后标记“让妈妈多讲讲‘馋丫头’时的故事给你们听吧”,再提问:文中讲了吗?讲了。在这句话前标上序号“1”。“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菜的情景”,文中描述到了吗?描述了。标记这句话,写上序号“2”。“你们就会珍爱荠菜”,孩子们喜爱荠菜吗?不喜爱。标记这句话,写上序号“3”。你们就会“珍爱生活”,“你们就会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这是 作者的深切期望,标记好,写上序号“4”。接着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与1、2、3句话相关的段落,通过分析明白4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其二:《社戏》
《社戏》的最后一段是:“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以此为出发点,提问:“我”那夜吃的是什么“好豆”?罗汉豆(蚕豆)而已。为什么说是“好豆”?那夜看的是什么戏,我为什么称之为“好戏”?学生通过对前面课文内容的了解慢慢明白:豆并不见得好吃,只是偷豆吃有趣,既充满童趣又可见农家少年的淳朴;戏根本不好看,然而少年伙伴(尤其是双喜)对“我”的关心、爱护可贵,对“我”的友谊纯真。
其三:《一面》
《一面》的最后五段是议论段,我先让学生朗读,然后分析:这“一面”对“我”的人生有怎样的影响?从“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面给了“我”鼓舞,给了“我”勇气,使“我”更坚强。那么,这一面何以具有如此的威力呢?阅读前面的部分即可找出原因:“我”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工人,平日里常受人轻视与欺辱,那天却意外地见到自己心中万分敬仰与信任的鲁迅先生,并得到了他的帮助,受到了他的馈赠。这怎不叫人激动与难忘?怎不让人备受鼓舞?
其四:《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最后一段也是议论段,对贝聿铭作了高度的评价。先朗读该段,再让学生从该段中找出用以概括贝聿铭特点的词句:“杰出的建筑科学家”,“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有独特的风格”,因而与另两位外籍华人一起被誉为海外华人“艺术三宝”。接着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贝聿铭设计的有名的建筑以及他所获得的荣誉、奖章,由此看出文末对贝聿铭的赞扬是恰如其分的,他的确是世界级的建筑大师。
前面是叙述,结尾处发表议论,有类似结构的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或小说)还有很多,有待我们去发现。顺着看,顺理成章;倒着看,别有一番风味。找准了切入点,就会有提纲挈领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