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如是说课改

作者:泰训刚




  学语文,教语文,研究语文,构成我与语文关系的三部曲。
  60年代初期入学启蒙,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学的语文,与政治类课程比较起来,好像只有文本呈现方式的差异,自己约略感到学语文是社会政治的需要,至于其他方面的功用,我不知道。高中毕业,字认不了多少,文章写不了多长。那时的教育与我后来执教语文乃至现行某些学段的语文教育比较起来,最宝贵的有两点:一是在语文及与其相关的领域给我留下了许多悬念,二是为后来的学习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白。
  1972年中师毕业先教数学再转教语文,这才不得不盲目地但对自己来说是富有成效地自学,边学边教,也不知教的是什么,居然经常得到表扬。
  1982年初春,大学毕业到湖北的一所著名的中学执教语文,这时才知道,语文要识字,要听说读写。承担初中人教版(阅读)(写作)分编型教材实验,面对新教材,经常主讲公开课,到外地参加研讨活动,写些总结之类的文章,等等,觉得教语文很有味。
  科学主义对语文教育的全面影响不久就出现了。语文向科学课程看齐,90年代初的语文教学大纲列语文知识点、能力点共67个,课文是例子,拿来印证这些知识。至于说用这些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是一种想象,没有什么实效。现在想来,这些知识大都是高度抽象的最低(或者说最高)知识,只能用某些语言现象来印证它,却难以用来支撑丰富的言语实践。实际价值很难看见。相反,倒是为应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最可怕的是由这些“点”繁殖出来的海洋般的试题,充塞着学生的头脑,泯灭了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智慧。这个时期,我先后在两所省重点高中执教语文,感觉教语文很简单,有本可依,有试卷可做,有答案可抄。可是年复一年,越来越感到教语文一点意思也没有,我的一位同行朋友称之为“度日如年”。至于学生受到的负面影响,上世纪90年代末社会就有过激烈的抨击。
  1998年我调到湖北省教研室做教研员,正迎上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己有了更多一点的时间认真读书、回顾、反思。作为过来人,我深深感到语文新课程理念为语文教学改革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8年的教研实践,使我对语文教育萌生了新的信念——
  我相信,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基本价值尺度,语文教学和研究的面貌会焕然一新;
  我相信,在语文性质的认识上,确定文化性(人文性)为其重要内涵,语文课堂会精彩纷呈;
  我相信,语文教育需要新课程推动下的全面、认真、负责任地不断反思,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方能逐渐走向“自觉”,不断趋向较高的境界;
  我相信,在语文的平台上,可以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过去忽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判断力,因为思维能力是个人素质的第一要素,语文必须而且有能力担当培养的责任;
  我相信,语文知识应该是动态的、不断生成的,目的全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在于形成也形成不了什么体系;
  我相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的根基在从文化的层面上读通文本;
  我坚信,新课程背景下,做真正合格的语文教师或教研员,务必转变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思维方式:多一点个性,少一点一般化;多一点归纳,少一点演绎;多一点建构,少一点因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