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课例点评

作者:佚名

而清晰。可谓是删繁就简,很成功。但是不能说是一堂理想的课,一堂课把莎士比亚教得只有了骨架没有了血肉。
  卜延中:我总感觉这堂课过于理想化,我怀疑在真实的课堂中能否真正实现。一堂课45分钟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基础就在于学生回答要准确到位。在一问一答间,如果哪一点出现了卡壳,都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真实的课堂教学怎么能够做到这样呢?即使是最好的学生,答案也不应该是如此惊人的“准确”。
  张兰芳:戏剧首先是文学的,这节课的教学总的感觉是文学味不足,而解读的色彩较为浓厚。我以为高中的戏剧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体验感悟。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诗化的语言来朗读品味呢?一节课读读议议,做足做透就够了。
  孟丽华:这堂课也有不少精彩处。例如,最后一段主题的升华就非常好。爱情是什么?中国现在缺损的是正确的爱情观。语文本来就有传承道德的职能。语文不能政治化,但语文一定要有情感道德教育的意识。
  陈国安:教师抓住了中外戏剧的不同点。确实,莎士比亚有其独特的“诗化的语言”,但课堂对此读得太少,品味得太少。莎士比亚的语言纯正、典雅、绅士,需要用心去体会。这篇文章过多地把思想和感情剥离,这些思想是活在文章中的,不是活在辩论中的。因此,这节课情感少了,思想被剥离了;
  褚树荣:这堂课的教法可能较为传统,但传统并不意味着落后。这堂课环节的谨严,犹如老农颗桑。如欣赏罗密欧自杀前的最后一段台词,教学共有六个环节:朗读、释疑、评价、指导、示范、概括。朗读时,叫学生模拟角色朗读,学生读了以后,教师暂缓评价,而是先解决三个小问题,解决理解层面上的障碍,这种处理是合理的;学生对同学的朗读评价,既是对作品内容的再度解读,同时又引出教师的朗读指导,这里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场景、对象、心情不同,朗读当然不同,教师的提示和指导是细致人微的;而教师的范读,更是难能可贵;最后学生概括莎氏的语言特点,也是应该有的一环,可惜的是学生体验尚不充分,所以有一点穿靴戴帽之嫌。
  不足之处是有时教学内容转换过快。例如,当学生说出发生了一系列意料不到的事情后,教师就问“莎士比亚是用什么办法将这几条线结在一起的呢?”于是,教学主线从内容的理解转向技巧鉴赏了。而当学生刚说出“误会”“凑巧”两词时,教师便问“读了全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段台词?”教学主线又转向语言欣赏了。这样就不易深入而走过场的痕迹太浓。
  邵统亮:教学设计细针密线、承转自然:从作家作品引入,故事情节概括,重点段落品赏析疑,课文主题把握,向外延伸拓宽。
  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师引导学生品赏剧本的诗意语言,概括人文主义的特点,评价流行读物和经典作品中的爱情等均有助于学生理解剧本。而让学生谈自己印象最深的台词,让学生各抒己见谈对“殉情”的认识,充分体现了教者对“阅读感悟个性化”的理解与实施。
  
  《闺塾》点评
  
  阵国安:我认为这节课不太成功。我以为戏曲文学教学,尤其是普通高中的戏曲文学教学,不同于戏曲学校的戏曲文学教学,也不同于课外活动时导演给演员说戏,自然也不同于大学里面的戏剧评论课。而教师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首先,执教者使用邮票和昆曲的音乐来导人看上去好像很是热闹,其实并不能帮助学生进入昆曲(牡丹亭)的情境,同时这个情境又是同学所陌生的,生活中没有过的,因此还不如播放(牡丹亭)“闹学”一折录像来得直接。
  其次,“舞台感”没有出来!“文学性”没有出来!三人是怎样唱、白、做的,老师忽视了;唱词和念词是怎样融为一体而推动情节的,老师也忽视了;舞台上的动作和语言是怎样融为一体而推动矛盾发展的,老师又忽视了。汤显祖的(牡丹亭)的唱词极为优美,老师没有引导鉴赏;语言的个性化分析并没有使学生真正分清楚了三人的身份;对于“定场诗、下场诗”这一特殊的戏曲结构形式,老师没有注意到。
  另外,执教者显然过多关注了这出戏的思想性,于是“戏味”便被冲淡了。
  卜廷中:我以为这堂课还是成功的。首先,它突出了戏剧人物的灵性解读。全课通过“为什么春香上场就会闹?”“她凭什么敢闹?”等几个问题,上下勾连,将春香的大胆聪明、陈最良的迂腐死板、杜丽娘的稳重机敏分析得丝丝人扣,栩栩如生。
  其次,教师还设置了学生实践的体验平台。学生借助表演体验,可以深入地解读文本、细致地分析人物,进而可以对戏剧人物有更深刻的理解。
  邵统亮:戏剧教学首先重在还原,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展现戏剧的冲突,使学生读完后能够形成现场感。怎样还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表演法、分角色朗读法、复述故事或整合故事、视频资料的播放。还原之后再进行解读,我们的教者在还原上欠功夫,基本上是直接进行解读的。我们可以把文本进行还原一解读一鉴赏,也可以把还原和解读综合整合。
  褚树荣:这是一堂朴实的课。本单元的重点是欣赏中国古典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闺塾》中的宾白饶有机趣,所以教师将重点定位为品味戏剧语言内涵,欣赏戏剧人物形象。课堂脉络十分清晰:西厢记的地位一闺塾的地位一人物梳理一剧情分段一讲诗一临书一小结;重点突出:“讲诗”和“临书”是两大重点环节,把杜丽娘、春香、陈最良三个人对比着、映衬着赏析。教学内容适宜,教学过程合理。
  
  戏剧教学综论
  
  孟丽华:戏剧教学在初中和高中由于受中考和高考的影响目前都不大受重视。但教学任务又要完成,于是教师多半草草敷衍,或是表演一番,或是自读完成。戏剧教学究竟应如何处理呢?戏剧本身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戏剧角色的分类,唱腔的特点,旁白,戏剧的矛盾冲突以及文本本身等等,但课堂上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兼顾整个单元的内容,力争使每一堂课各有侧重,形成一个戏剧学习的系统。
  从这四篇实录来看,四位老师的着力点就相当不同。有的是戏剧的矛盾冲突,有的是选择了品味戏剧的语言等。这是合理而且必需的。
  陈国安:我以为,戏剧教学还是有些基本要求的。
  首先,必须体现“舞台”性,重视文学性。读剧本不同于读小说散文。戏剧文学教学一定要给学生以“舞台感”!譬如舞台提示语的分析,老师应该通过语言分析展示给学生一个场景,这一场景的展示并不一定要用幻灯或剧照来解决,可以通过对词语的理解来让学生脑中展现舞台上的形象。通过对舞台语言和动作的文学分析使学生明白“潜台词”,这是阅读时应注意的地方。
  其次要减少表演,重朗读。中学进行戏曲戏剧文学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演戏,所以表情朗读是最好的选择。应该通过读来理解主人公的感情,通过读来展现舞台情境。而现在有些“戏剧教学”往往将表演作为课堂的中心,这是由于没有弄清楚语文学科中的“戏剧教学”的特征所致。
  再次应强调体悟,重语言。中学戏剧教学应该强调情感的体悟,并且这种体悟是基于语言的品味之上的。《三块钱国币》的执教者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这一个剧本作为辩论训练的语言材料了,将剧作中的思想从文本中剥离了出来,抛开了剧本进行所谓针锋相对的辩论。我们应该从剧本的关键语句人手,引导学生体会剧中人物的心理与性格。这种对语言的品味与体悟才应该是中学戏剧教学所要提倡的。
  最后还需区别“剧种”,重个性。这里借“剧种”这个词说明戏曲和戏剧也是有不同,古代戏曲与现代戏剧不同,话剧与歌舞剧等不同,独幕剧和多幕剧不同,外国戏剧和中国戏剧不同……应该抓住不同“剧种”的特点进行戏剧教学。譬如对《枣儿》的分析就应该突出“小品”的特点,从“小”处来“品”,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背景都是不能放过的,这是“小品”的个性!而同属于戏曲的《窦娥冤》和《牡丹亭》也有不同,因此,如果执教《闺塾》而没有让汤显祖优美的唱词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就不能说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
  
  [主持人语]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对戏剧教学做几点结论?
  戏剧教学应该在戏剧艺术与语文学科之间求得一个黄金平衡点。中学语文教学视点下的戏剧教学,既要体现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又要考虑戏剧艺术自身的特点;但戏剧教学首先还应该姓“语”,这是不容置疑的。戏剧教学设计其最终目的是在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是,在教学方法上,戏剧教学又要考虑到舞台艺术的特点,一味强调文本至上,也会使戏剧艺术自身的魅力丧失殆尽。因此,教师应该努力促使阅读与表演的相互结合,促使内在的领会与外在的表现相得益彰,促使单一的文字与丰富的生活交相辉映。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戏剧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必须大力发掘利用。
  邓 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