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为什么你的眼中没有一丝涟漪
作者:周 萍
周一的备课组活动安排在13班。陈老师的一节示范课——以“家园”为话题的习作点评。交流完学生的作文后,陈老师朗读了一篇文章《母亲,我在白天又见到了你》。文章讲的是作者在听到同事幸福地谈论自己母亲时蓦然想起了自己已经去世的母亲。“我已在天国的母亲也向我蹒跚走来,还喊着我的乳名。依然是我熟悉的慈爱的面容,依然是我熟悉的平和的语调。…‘半年前,母亲猝然去世。当时我在两千里地之外。赶到家时,母亲已变成了一盒骨灰。那一刻,我知道,今生今世我就再也见不到我的母亲了。”“是谁说过,没有了母亲,年龄再大也是孤儿。我只感觉,母亲去世后,我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感觉了。”“回家,应该是去母亲住的那儿。母亲在,家才在……”
陈老师缓缓读着的时候,教室后面响起轻微的抽泣声。回过头,原来是同来听课的两个刚毕业的姑娘。我知道,心中潜藏的情感一旦被唤醒,是无法控制的。讲台前的陈老师也注意到了,我看见她的眼中也有点滴的晶莹,泫然欲坠。她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了行字: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依然饱满。这短暂的静默也得以让我暂时平息心中的波澜。忽地回过神来,当我们都沉浸在这种伤感的情境中时,我们的学生呢?就那么一侧身,我捕捉到了两张笑脸,两张相视而笑的年轻面庞。是因为老师不由自主的抽泣?是因为心中没有这样的情感体验?那一刻,我真想问一句:孩子,为什么你的眼中没有一丝涟漪?
不是没有这样的情感体验。多数都是离家住校的孩子,步人高中陡然增加的学习压力更是让他们格外想念家中的父母。这种情绪在他们的日记中流露得最多。那么,是老师没能很好地铺设情感、创设情境,来唤醒他们心底相关的情感与体验?几天来我们一直在古典通向现代的乡愁中徜徉,那些沉甸甸的文字穿越了时空一直在轻触他们的心弦。而这节课上,先是有学生自己家园之思的交流,然后是那篇怀念母亲的文字,老师动情地诵读,再加上听课老师的真情流露,这些还不足以激起你情感上的共鸣?或者,我只能猜测,你的心灵早已不是琴弦,而是坚硬的石头。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是石头。年幼时会去关心一只流浪的狗,会去怜惜一朵飘落的花;会对着一只死去的鸟垂泪,会和一片流动的云交谈。可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中的情感竟也渐渐封存起来?想起上鲁迅先生的《祝福》,读到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时,很多学生发出快活的笑声。想起学习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问及他们童年生活的“证据”——一间老屋,一条小河,或是一棵树,一株花,他们竟是一脸茫然。想起上《林黛玉进贾府》,提到黛玉葬花,一个年轻的声音从角落里迸出:“有病。”想起一个外地学生对我说过,初中三年,他们的语文课只上文言文,不上现代文,原因是文言文好抓分。
真的要责怪学生吗?有人说:孩子是社会的底片。那么教育呢?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不是担负着更多的责任?
语文新课标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而语文文本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为教化价值,它存在于对人的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美的歌颂中。我想,语文教学要注重文本的“人文熏陶”,就应远离内容概括与道德说教,远离以“文法”去肢解文本的单调解读。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铺垫情感、创设情景,将学生与作品相关的情感与经验唤醒,从而使他们沉潜在作品的情景中与人物同呼吸,并且在对人物的深广同情中,体悟情感、洞察人性、丰富心灵、涵养人格——唯有这样持久的熏陶感染,才能让我们孩子的眼中保存那种最真最善最纯的情感涟漪。
刚毕业的2005届的一些学生,现在还常向我提起高二时的一节语文课。那节课课前演讲中陆阳讲了个小故事。讲的是放假回家时,得知自己幼儿园时的一位朱老师中风瘫痪在床,然后前去探望时的种种感受。陆阳的小故事停顿了好几次,她抽泣,泪珠一串串地滚落下来,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伤感的气息。每个人的眼睛都是迷离的,像是一缕清风拂过平静的湖面,漾起层层涟漪。整整一节课,那些早已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曾经的感动一点点地被唤醒,重新触摸,年轻的心灵在一种叫做悲悯的情怀中逐渐柔软起来。结束时我说了一句话:感谢陆阳的小故事,感谢大家心灵深处的泪水,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生活是艰辛的,生命是脆弱的,好在我们心里还有爱,爱是永恒的;因为爱,生命即便短暂,也是美丽的……
语文即生活。生活需要真诚的感悟,而感悟需要引导。
“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依然饱满。”鲍尔吉·原野还说过:“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
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个世界因泪水而美丽。
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 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