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三重茅”新解

作者:王德山




  郭沫若先生晚年关于杜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三重茅”的见解;三十多年来不断受到人们的讥讽。但是,应该怎样解释“三重茅”,却未见人论及。笔者不揣愚钝,谈谈自己的理解,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首先,“三重茅”可以理解为三层茅,也就是三搭儿茅草。笔者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过茅草屋,也给生产队苫过茅草屋。所谓苫茅草屋,就是梳理好茅草、谷草、稻草或其他类似的植物秸秆,然后,根部朝上,梢部朝下,在根部用泥巴将其一把一把地固定到屋顶上。茅草屋又叫茅屋茅屋和茅草,只不过分别是对这类草屋和苫屋顶所用草类的统称。苫茅草屋也像给房子瓦瓦一样,从屋檐到屋脊,一层一层地往上苫,上边一层茅草的梢,要遮盖住下边一层茅草的根,使之层层衔接。习惯上,人们把一层茅草叫一搭儿茅草。假如是进深一丈二尺的茅屋,中间起脊,那么,屋顶的一个斜面,一般是苫十一二搭茅草,两面合起来,共二十几搭,不过人们说茅草的搭数,习惯上只是单算一面,没有两面合算的。当然,茅草的搭数,与茅草的长短有关。草长了,搭数就少一些;短了,搭数自然就多一些。同一搭茅草,是一把一把挤着苫上去的;屋脊两边一搭一搭地都苫完了,用泥巴封好屋脊,苫茅草的工作也就结束。
  在屋顶苫茅草的目的,就像给房子铺瓦一样,是为了保护屋顶,使屋顶的一层泥巴不致被雨水冲走,这样屋子才不至于漏雨。
  茅屋上茅草的厚度,大致在两三寸。太薄了,不能起到保护屋顶的作用;太厚了,不便于用泥巴把它苫得牢固。人们苫茅草屋,没有完全叠压着苫了一遍又一遍,苫了一层又一层的。那种连苫三遍(重,层),达一尺多厚,冬暖夏凉,有的比瓦房还好的说法,若不是为了故意贬低杜甫,就只能是一种无知而又可笑的猜测。
  近几年,笔者又拜谒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还参观了河南安阳殷墟复制的商代草屋式宫殿,见其苫草的方法,大抵与笔者过去见过、苫过的乡间茅屋一致。这至少可以说明,笔者对杜诗中“三重茅”的理解,与文物、考古和旅游部门专家对古代茅屋的认识并不相左。而在杜甫成都故居建园立祠,以供瞻仰,起自北宋,距唐不远,千年以来,代相接续,那么,今天杜甫草堂苫草的“法式”,也该有一些“大唐遗风”吧。
  其次,如果考虑到“三”字在古文中有言其“多”的用法,也可以把“三重茅”理解为“多重茅”。只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重”字,仍是口语中“搭儿”的意思。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卷我屋上三重茅”这一诗句。
  按照上述第一种理解,“卷我屋上三重茅”,是说大风把我屋顶上那点茅草都给卷走了。那么,“三重茅”的表达效果,起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会:一是极言茅屋上原有茅草之少,只有三层,也就是三搭儿,——当然,这是夸张,是虚写;二是极言大风把屋顶上茅草卷走之多,之净,本来就只有三搭儿,现在又全都被卷走了,——这里仍有夸张的意思,当然,也可能是实写,是直陈其事。
  按照上述第二种理解,“卷我屋上三重茅”,就是说大风卷走了我屋顶上许多搭儿茅草。联系全文来看,这种理解更接近于实写。
  无论虚写实写,从这样的叙述描写中,我们不难想见作者生活的贫困,也不难想见秋天的大风如怪兽怒号,卷起屋顶的茅草,将它大把大把地撒向高空,撒向郊野,而作者只能眼睁睁看着茅屋在风雨中飘摇的情景,更不难体会到作者一家,身在茅屋,东躲西藏,长夜沾湿,妻泣儿号,无法入眠的不幸遭遇。诗歌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是颇堪称道的。
  古人论诗,有“穷而后工”之说。大概正是由于诗人遭逢安史之乱,目睹生灵涂炭,经历岁月蹉跎,遭遇生活困顿,遍尝人生艰辛,才写出这么感人的诗句,动人的篇章。
  北京大兴区一中 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