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追求有品位的语文教学
作者:卜延中
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
语文,是很本色、很清醇、很生活、很自然、很人性的……
语文,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
语文,是诗意的、激情的、顾盼的、联想的;它有高山流水样的奔涌、一马平川式的倾诉,午夜黎明式的静寂、狂飙突进式的啸傲……
确实,语文教学应该流淌生命快乐的灵动,应该架设精神丰韵的崇高。
一、底蕴,在立体的学习中积淀
有品位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学术视野、娴熟的教学艺术、灵动的教学机智,这就要求老师广泛地学习、立体地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北京青年报》2001年4月15日发表调查报告《中小学教师阅读面窄于学生》,呼吁教师要读书,没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怎么能给学生滋润的清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万祥提出“用阅读拯救自己”有一定的道理。读书是我们在体验鲜活的生命质感。我们可以博览群籍,领略古今岁月的辉煌;我们可以读破一卷,品味美妙绝伦的精彩。要用智慧引领阅读,用阅读浸润智慧。
老师不能钻入个人的象牙塔,要广泛接触社会,深入了解社会,主动融入社会,向社会这本无穷的书籍学习。
老师要以自己的儒雅、神韵、气质、魅力、领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以自己文化的、精神的、主体的体验和学生进行心的交流。
二、预设,在全面的筹划中展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度。”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提升品位,更要精心设计,让预设走向精彩。
预设要着眼整体规划。要认真研究《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吃透教材的编者意图,从宏观把握,在微观优化,用生活语文世界浸染预设,追求“教师、教材、学生”生命整合、精神同构。不仅为优教而备,更为优学而备。重在从学生认知起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激情激趣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走人文本、自主读书、潜心探究、深人品味,读出自我,读出创见。
要放飞教学个性。老师要透过语言读出自己的审美情趣、独特见解、深刻感受,更要读出作者巧妙的谋篇布局、精妙的语言应用、丰富的情感抒发、别致的材料选择等方式与方法,形成“蓦然回首”的读文境界。教师只有充分研读文本,教学中才可能引领学生读出超越。教师要让自己的生命融入文本,使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智慧在文本研读中光焰闪射,从而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使个性飞扬。
要相机点化生成。我们的预设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包罗万象。教学中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会不可避免的脱离预设,出现生成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准备时,必须为这种不确定性进行必要的准备,把那些超出预设的事件作为课堂教学进一步开展的契机,引出不确定性中存在的确定性,以构成师生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共同营造的空间,从而造就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美。
三、视野,在博大的文化中拓展
语文负载文化,呈现文化,传递文化,反映人类文化的基本成果。因此,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有赖于对文化的理解。教学水平的差别,实质上也是教师文化素质高低的表现。文化底蕴越深厚,对语文学科本质特点的认识也越准确、越深刻。
对先秦“民本”思想的理解可以在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中直接感受,也可以从荀子“民则载舟,民则覆舟”的形象比喻中体会。通晓古代隐士文化,就可以更好地解读厌弃尘世、鄙弃名利、钟情山水、热爱田园的陶渊明,就能够把握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意境。
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以前“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我们要努力营造“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我们的课程建设要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是一次文化活动,一种文化现象。语文教学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体现一定的文化价值。
四、艺术,在变化的策略中漫润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过:“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这是很精辟的论述。教育已不仅仅是一门职业,而且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我们语文教学不能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要善于变化。教学的艺术就是巧妙的变化。
好的课堂导人,如同电影的开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诱发学生与课文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的兴趣。要精心选择阅读教学的切人口,不能总是从第一节教到最后一节,或中间开花、或缘果溯因,或以点带面等等,努力上出新意。老师对课型的安排也要根据教学目标巧妙变化,体验学习型、自主探究型、合作学习型、改编创新型、综合实践型可以灵活把握。
好的课堂效果是给学生创造高昂的美感体验,以便学生在心灵豁然开朗之时,对课本有种入木三分的印象,产生久久难忘的情感。
五、圆融,在和谐的旋律中演奏
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说过,“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唤起孩子们的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一种浪漫主义精神。”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激荡着热情。语文教学不是一般的认知活动,而是丰富的情感体验。文章不是无情物,那里有奔放的呐喊,有倾诉的细语;有历史激荡的风云,有春花绽开的声音;有康桥惜别的潇洒飘逸,有大江东去的壮志情怀……教师要用激情感染学生,用真情感动学生,语文课堂要永远演绎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涌动着生命。日本教育家小原固芳说:“国语教学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语文教学要敬畏生命。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大写的人。要在教学中真正营造对话的课堂,建立一种亲密和谐、动态平衡的审美关系,使人彻底地回归自己,凸显生命的张力。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浪漫着诗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教学的诗意就是那种叫人流连忘返、依依不舍的情趣;是那种耐人寻味、思之无穷的情味;是那种含蓄微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诗意的课堂是神奇的,熏陶着学生们的灵魂;诗意的课堂是智慧的,给予学生们以力量。让学生觉得听我们的语文课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是一种人格的提升,是一种思想的撞击,是一种生命的感悟!
江苏苏州工业固区表研室 2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