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旧教材——一笔不该丢弃的课程资源

作者:唐书杰




  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多种版本的课标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以全新的面目逐步替代了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或四年制)初中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旧教材”)。新教材被采用后,许多老师往往是将旧教材束之高阁或是随便丢弃了,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对教材资源的一种浪费。应该看到,教材不管如何变化,它都是有继承性的,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学会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继承中找规律,并且做到恰到好处地利用好旧的课程资源,这样不仅会拓宽语文学科的知识范围,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下面我们便以人教版的新旧教材为例,谈谈利用旧教材课程资源的几种方式。
  
  一、借助助学要素扩展教学思路
  
  教材虽然变了,但仍有一些传统篇目被保留下来,这些篇目的内容完全相同,但助学要素则不尽相同,对此,我们应仔细甄别、认真比较、巧妙利用。
  1.课前提示的利用
  新的课程标准,决定了新的教材编写理念,就课文的阅读提示而言,即使是传统篇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变化不等于舍弃,旧教材中的提示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新教材编排在七年级下册,课前提示是这样的:“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这段提示,语言优美,句式整齐,语气温和而亲切,既体现了人文关怀,又概括了中心内容,并提示了阅读重点。在构思上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崭新的阅读情境。而编排在旧教材第一册的这篇文章,预习提示则是:“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散文,写于1926年秋天,当时作者45岁。集中注意力边默读,边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最能引起你的兴趣,激起你的共鸣?为什么?”这段提示则是另一种风格,它交代的是文章的体裁、写作的时间以及作者写作时的年龄,提出的是阅读要求。像这种不同风格的阅读提示,教学者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将其有机融合,则会起到很好的导人或补充作用。
  2.课文注释的利用
  课文注释是帮助理解的一种工具,在教材的变革中,编者立意不同,在注释项目的选择以及注释内容的确定上是有差异的。我们如果注意到了这种差别,并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分析鉴别,会有利于学生准确学习和把握相关知识。如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旧教材编在第一册,新教材编在七年级上册。其中对“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古诗中“杨柳风”的解释就不尽相同。旧教材注释是:“杨柳风,杨柳发芽变绿时候的风,指春风”;新教材则是:“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显然,旧教材注释中“杨柳发芽变绿时”既说明了时令,又点出了“春天”的气息,是对“吹面不寒”的一种具体写照;新教材的解释就太笼统了,“吹动杨柳的风”能等同于“春风”吗?
  类似的情况在新旧教材中是很多的,再如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先后有几篇被选人教材之中,旧教材第一册先后选用了《背影》和《春》两篇文章,在首先出现的《背影》注释中安排介绍作者的条目是很自然的。而在新教材中,《背影》被后移到了八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只保留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在这种情况下,介绍作者的这条注释应该放到《春》里,可编者却仍然将其保留在了《背影》中,这个小小疏忽,便使教科书的科学性在不经意间失去了。
  3.课文插图的利用
  插图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形象反映,编者理解不同,插图也会有别。如都德的(最后一课),旧教材第一册中为其配的是一幅韩麦尔先生在最后时刻的特写图(如图1),新教材七年级下册选用该文时则改成了两幅图(如图2、3)。如果我们能够注意到插图的这种变化,并有机地将其引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去比较、分析、鉴别,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4.课后习题的利用
  课后习题往往是体现课程标准指导思想的关键所在。所以新教材的课后习题大都增加了讨论、合作、探究等内容,比起注释、提示、插图来,课后习题的变化是最大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仔细研究新旧教材习题的不同,以便抓住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布置作业。
  如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30课的(寓言四则),课后习题是:
  1.阅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说说四则寓言的寓意。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略)
  而旧教材第三册第29课<寓言四则)的课后习题则是:
  1.熟读课文,说说这几则寓言各有什么寓意。
  2.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略)
  3.试选一则寓言改写成一篇故事,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求生动活泼。
  两套习题比较,同中有异,各有优点。新教材强调了联系生活经验,注重字词解释;旧教材强调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将旧教材的习题借鉴过来,以扩展学生的练习范围。
  
  二、借助淘汰篇目拓宽阅读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说到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是难在开发,易在利用。对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语文老师而言,自己曾经讲授过的课文,即使做不到倒背如流,也绝对是熟稔难忘的。所以,如果将旧教材的淘汰编目拿过来作为新教材的补充内容,则是不用开发便可利用的很好的课程资源。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的《塞翁失马》《智子疑邻》这两则寓言时,就可以为学生补充旧教材第三册的《买椟还珠》《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等;学习七年级下册的《夸父逐日》《小儿辩日》时,也可以再为学生补充旧教材第一册的《为学》《卖油翁》等。
  除了被淘汰的课文作为补充材料以外,旧教材中的一些课后小资料、小知识,也可以拿来为我们所用。例如七年级下册课文《狼》节选的是蒲松龄的《狼三则·其二》,旧教材第一册也选用了该文,不同的是后面还附有蒲松龄的《狼三则·其一》,我们在教学新教材《狼》这篇课文时,仍然可以为学生补充旧教材附录的《狼三则·其一》。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不会增加教师的备课负担。
  另外,旧教材中的一些古诗词等,也是很好的拓展阅读的材料。
  
  三、借助语词修改辨析表达效果
  
  旧教材中的篇目被选人新教材后,有些行文并非完全照搬,诸如对句式以及词语进行必要的修改就是一种常见现象。如《看云识天气》一文,新旧教材都选用了它,但新教材对其文字却做了许多修改,如对“云”的描写,旧教材中的“云”是:“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新教材则是:“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新教材第一句中虽然仅仅加上了一个副词“真是”,阅读时却很自然地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云”的喜爱之情。而将第一句“变化无常”后面的冒号改成了句号,第二句增加了代词“它们”,则使行文更显流畅,表述也更加明确。将分句“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改作“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更加具体形象,也更符合自然的真实。旧教材中将“满满地盖住了天空”的云比作“一张大棉絮”,首先是量词使用不当,棉絮应该是一团一团的,用“一张”来限制显然不合适,并且“满满地盖住了天空”应该是“阴云密布”了,此时“云”与“棉絮”已经没有了相似点,这又是明显的比喻不当。新教材将“一张大棉絮”改成了“一床大面被”,同时也将“满满地”改成了“严严实实地”,两相比较,后者应该更准确恰当。类似例子在该文中还有许多,在其他课文中也不少见,教学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这些变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遣词造句、修改文章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旧教材其实是众多教材编写者多年艰苦劳动的结晶,可以利用借鉴的东西应该有许许多多,只要我们做有心人,把这笔财富充分利用起来,就等于赋予了旧教材以新的生命。
  河北沧州师专中文系 0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