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瞬间的价值在于长久

作者:赵宪宇

《语文学习》等几个报刊总要约我写点作文分析的稿子;到学校去讲座、上课,也总是与作文有关,俨然是一个作文教学的专家了。十年来,我有一百多篇作文研究方面的文章发表,似乎也形成了一个特色,一个特长,但这些实际上也是缘于一个瞬间的策动。
  我的作文教学的宗旨就是“让学生走进作文研究”。《语文教学通讯》曾把我作为专栏人物,并且着重介绍了我有关作文教学的一些事例:
  学生和我共同走进作文研究,缘起于一次作文课。十多年以前,快要上课了,我仍只有主题而没有题目,正着急,突然一想,何不让学生共同来拟题目,再从中挑选一些好的题目让他们进行作文呢?我试着让学生围绕着“希望工程”的内容,拟写了近30个题目,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爱好各写了一篇文章。质量好的题目发表在《语文学习》上,上佳的学生作文经我整理后,也有几篇发表在报刊上。学生带有研讨性的参与,让师生都尝到了甜头。 由此,我开始把作文研究内容和作文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拉开了作文研究课的序幕。
  我的具体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探觅误区,让学’生了解作文教学与写作的诸多弊病。既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又要有合理的调控,并要注意结合写作实际进行问题探觅。二是理论假设,让学生探究写好作文的出路,也就是还要和学生一起来研究“立”的内容。偏重于从宏观上让学生找到一个正确的作文方向。虽说不能直接帮助学生写好某一篇文章,但对整体提高他们的写作和判断评价能力却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写作实践,让学生建立自己的秘诀库……“秘诀”也是有个性的,因人而异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写作的一个“技巧中心”,一个“秘诀库”。
  学生作文水平得到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是学生帮助我铺设了写作教学的研究思路,也是学生促使了我的写作领域变得更加宽广,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杂文集《教育的痛和痒》,仅过半年就再版,第二本杂文集《教育的忏悔》也已完稿。和学生一起走进作文研究,也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
  意外收获,总是有的,歪打正着也是不鲜的,但由个别不确定因素构成判断结果是不正确和不科学的。我们可能因为某一个瞬间,有了不小的收获和影响,但如果没有一个必然的坚持,那也可能是昙花,可能是流萤。一个人跳楼了,没有摔死,为什么?因为二楼上有一个破雨棚撑住了。那么是否所有的小区都提倡建雨棚?偶然必须有必然支撑,瞬间必须在长远中得到延伸,得到检验。
  因此,在回首成功的瞬间,我更多的是平静和心虚。
  江苏无锡市锡山区表研室 2141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