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课外教学实例
作者:佚名
特长,同时,她又注重从思想上帮助学生了解汉语言文字的悠久历史和汉语言文字的表现力,教学过程中注意立足言语形式,紧紧抓住展现文章思路的关键语句挖掘选文内容的思想性和理解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真切地认识到语文学科值得学习、非学不可,从而自觉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显然,于漪老师是把“情感”作为语文教学的切入点或侧重点,然后走向借助认知、意志、学习的行为习惯等因素来共同培养、激发、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主持人插话:于漪老师的学生确有较强学习动力,一般人们都认为她是人文派,对此我不想评论。不过我记得于漪老师自己说过,工具性是语文课的抓手,是主旋律。确实,于老师的所有课都很好地抓住了选文的关键语句来做文章,派生情感。我想如果于漪老师不扣紧文本语句的理解。空泛地演绎人文精神,学生一定不爱上她的课,没有积极学习的动力。我还想推论一句,既然工具性是主旋律,那么人文性便是和弦和声副旋律了。】
总体而言,教师应该坚持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相结合,从认知、情感、意志、学习行为习惯等几大方面入手,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近景远景动机的互相结合,兼顾个体差异,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激发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不断培养、激发、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自觉性。
①[加]江绍伦《课堂教育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第1页。
②因篇幅关系,本文的相关介绍只能点到为止,请参阅各类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或学习心理学书籍或下列参考书的相关部分:《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1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心理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心理学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③莫雷《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404页。
④[美]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第9页。
⑤转引自张娟华《浅议中学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3。
⑥转引自王栋霞《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几点思考》,来源:http:/www,czez,eom,cn/website/web,zhengzhizuweb/lunwen,wang,jffaxuefidongji,doe
⑦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第103页。
⑧⑨⑩莫雷《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215、216、443—444页。
⑩魏书生《教案、教学纪实选》,沈阳出版社,2000,第220—229页,本文选用时略有修改。
⑩方青稚《教学的革命: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第228—232页。
广东实验中学 510375
主持人的话:
黎小敏老师的这一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动机的文章,内容较全面而具体,基本观点正确,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语文教学工作专业化,提高教学专业水平。不过我感到动机激发的理性方面、语文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还谈得不足。而忽略语文学习的目的教育恰恰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的误区之一。我要就此再说几句。
近些年来少见谈学习目的、语文学习目的教育的文章。一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强调学习的兴趣,不少语文教师热衷于如何使学生有兴趣,总想用形象性、趣味性的内容和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些搞教学法的也热衷所谓“课始”的设计,花样越来越多。兴趣的确能引导行为激起主动性积极性,课始与一切事物的开头一样非常重要,“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但兴趣是非理性的,片面强调兴趣、强调课始的兴趣,就可能走向失去理性。人不可能对所有该做、该学的事物都有兴趣,人也不能不学、不做没有兴趣的事物。历来不少学生不愿意学习议论文、说明文,没兴趣!不少教师也不愿不乐于教论说文,没兴趣!但论说文与科学、与认识、与理性直接相关,各门知识、科学知识都在论说文中。社会的现代化、民主化。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论说文,论说文的阅读写作能力同样关系着每个人终生的学习与事业!现在相当多的学生又不愿学文言文了,没兴趣!这些问题靠所谓形象生动的课始就能解决吗?本来论说文的教学、论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就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弱项,请看当前的教坛,片面强调张扬人文精神的文学,已快挤得张扬科学精神的论说文章没有立足之地了。论说文的知识,什么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教学已退出语文课堂了……在这种逆流中再去片面强调兴趣。语文教学真要走上穷途末路了。
当前急需的是理性。首先要明确语文课自身根本的目的任务是培养理解与运用汉语的语文能力,而不是进行人文教育。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一样只是语文课的功能,不是目的。其实道理非常明白。有了足够的语文能力就能从文本中获取人文或科学精神,就能去表达人文或科学精神,不强调工具性,最终不但损伤语文的科学性功能也损害人文性功能的发挥。语文必须回归语文自身,必须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目的教育,必须使学生认识语言工具、语文能力的重要,认识语文课的基础工具性,依然要教育学生学好语文非下苦功不可,决不能仅凭个人兴趣来学语文。学生一旦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知道语文水平既直接关系当前各科的学习,也直接关系自己终生的发展,就会产生语文学习的原动力,就会有强大的语文学习动机,就会对语文学习发生兴趣。当然这里的关键还在于教学本身要切实有效。真能提高学生言语活动的水平,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我还是要说潘凤湘老师,他对我讲过一件事:一次一名学生的父母双双专门到家向他这个非班主任的语文老师表示感谢,说孩子从小学一年级起每天都由他们轮流陪着复习做作业,可是转学到潘老师班上不到一学期就不要他们陪读了,觉得奇怪,一问才知道孩子所在班的语文老师在进行“教读法”的教学,他们的孩子学会了读书,所以不要父母陪读了!这就是科学的进行阅读技能训练的实效。
学生学语文的过程中是存在认识问题需要语文教师去解决的,其中语文学习的目的总是第一位的,与学习的动机、动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相关,对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语文教师必须学会、必须善于做学生语文学习的思想工作。才能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有自觉、积极、主动学习的持久动力。
语文学习的目的教育要渗透、贯串整个语文教学工作,除了教育学生总体认清语文学习的目的、意义、作用外,读写听说每方面、语体文体的每种类型、每一项训练的言语技能、每篇选文的学习、每次作文,都存在着目的意义的教育问题。
总之,语文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语文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有正确的语文学习目的,从而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有主动积极学习的动力。
余应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