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滥化的人文性
作者:俞仁凤
这是权威的定论,毋庸置疑。但我总是惴惴的,我实在不能准确把握“人文”(或“人文性”)的内涵,就我的浅见。人文(或人文性)的内涵当因时、因地、因民族而有所差异。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人文,见于《周易》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人文,实在是不同的概念吧?
《语文课程标准》中没能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文(或人文性),但我们知道,它应该不同于思想性、科学性的吧。遗憾的是,在我们还不够了解“人文性”的时候,“人文性”已经开始泛滥了。其中情形,大体两端。
一、强化人文,冷落工具。
我们的母语教育,从来都不是纯粹的,一直有个形而上的东西在形影相随。古代,道学相随;近代至改革开放前,政治挂帅;改革开放至新课改前,思想性相伴;新课改后,人文性渗入。
我至今还是弄不大明白,什么是思想性?什么是人文性?他们的关系是交叉的,还是包容的?但我大抵明白思想性与人文性还是有差别的。如果要认真考究,所有的学科教学,都应该渗透人文精神的吧。
然而,在所有的课程标准中,只有语文学科凸显人文。于是,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大行其道。似乎,没有人文性介入的语文课,就不符合新课标精神了。常常见到这样的课例,在初步感知文本内容之后,就开始了天马行空似的讨论,问之,则日:“这是课文内容的拓展,是张扬个性,培养创新精神,体现了人文性。”我依然十分疑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不与工具性“统一”,人文性何以存在?语文的第一要素还是“语”吧,离开语言。离开文本的“人文”还叫语文课吗?事实上,有许多课例就是不伦不类的。难怪有了这样的提法:“语文课,首先要上成语文课。”这不成问题的问题,居然成了问题了。
二、标签乱贴,随意开放。
以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已经通过审查的教材有人教版、苏教版、广东版、语文版、人民版等,大多数的体例是以话题为单元,组织文本。我学识浅陋,不便评论是非。但给我的感觉就是,话题是“纲”,文本是“目”,纲目相举,就是“语文”。我很疑惑了:到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还是在“人文”话题下教学语文?
我还有另外的疑惑:只要把几套教材作简单的比较就会发现,所谓的人文话题实在是无穷尽的,在话题下能够选取的文本也实在太多,我们选取的人文话题,其科学性的考量实在就是个问题了。是不是天下文章都能纳入人文性的话题?
此外,还有个对人文性的界定的问题。现在看来,举凡涉及成长、亲情、爱国、思辨、传统、创新等全都入了人文性的范畴。我真的不知道,人文的外延到底有多大?或者,我们这些从事语文教育的人,真的要用人文性来包容一切?
因为过分地强调人文,在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探讨的现象:轻文本,重话题;轻诵读,重讨论;轻语言的品味、揣摩,重文本的拓展、发挥;轻共识、规范,重个性张扬;如此等等。这是语文课,还是披着语文外衣的人文教育课?
由此,我想到陈仲梁先生举过的一个教学片段。内容是“诗词鉴赏”课中教学《回乡偶书》,如下:
教师:诗题为“回乡偶书”,乍一看,意思都懂:回到家乡偶然写的。如果仅这样理解,我以为我们未必读懂了。这里有两个词:乡、偶,请大家仔细品味一下,看看这两个词有没有特别的意义。
(学生讨论。)
学生A:我想起一个成语:妙手偶得。
教师:妙手,非同一般;偶得,也绝不是偶然吧?
学生B:偶然中有必然,看似偶然,其实是灵感的闪现吧!
教师:“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偶得。记录的就是灵感进发的火花啊!它可是为有心人准备的哦,看似偶然,其实是呕心沥血呢。
学生C:我也想起了一个成语:衣锦还乡。
教师:你启发我想起了李白《越中览古》中的两句诗“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你想:一个是还乡,一个是还家,为什么呢?
学生D:这样看来,家和乡,还真有点讲究呢。乡,指故乡,是出生地,比家的范围要大。
教师:这样看,也不能说错。不过。你是从地理范畴说的。从文化的角度看,就不是这样了。我们先人,不惜流汗、流血去打拼,等到功成名就,就要“衣锦还乡”。而不是“衣锦还家”,为什么?
学生E:为了光宗耀祖。
教师:对。乡中有家。更有家族。家族中有家谱、祠堂。祠堂中有牌位。能够光宗耀祖,在家谱中留有记录、在祠堂中争得牌位,这对外姓,或者,就是对家族中的旁支而言,是何等的脸面啊!
我以为,这样的教学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是从文字的表层深入到文化的内核。人文性不是在教学中凭空添加的,它隐含语言符号之中,借助语言符号,在听说读写之中,体会、感悟、表现人文,这才是“统一”的意义吧。
我切实感到人文性的滥化,所以,写了,以上不合“时宜”的文字。如果能够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引起一些思考,足矣。
安徽马鞍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2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