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从“鲁镇人怎样过年”说起

作者:郭晋考




  年味还未散尽,已迎来新的学期。第一课是《祝福》。经典名篇。常读常新。虽已过手数遍,但此番如何操作仍举棋不定。
  “祝福”,不是与过年有关吗?课题给了我灵感。兴许,这还是编者把它放成首课的原因呢!对,就从鲁镇人怎样过年说起。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师:同学们,过年的感觉怎样?(一片叫好声)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的鲁镇人是怎样过年的?他们年前做些什么?
  生:首先是送灶神。接下来,家家忙祝福,“杀鸡,宰鹅,买猪肉”,办“福礼”。
  师:课文中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对祭品要“用心细细地洗”?
  生:因为是敬神祈福,所以要绝对干净,以示虔诚。
  生:如果不干不净,就是对神灵的亵渎。
  师:说得好。还有其他讲究吗?
  生:“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从这句话里你还能品出点什么?
  生:这是“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歧视。
  生:从“却”“只”两个字眼,似乎可感到作者对这种习俗的不满。
  师:有道理,我也有同感。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意识到。
  全文讲的是“祥林嫂的故事”,而课题为“祝福”。那么,祥林嫂和祝福有什么联系?
  生:祥林嫂曾参与了鲁四老爷家“祝福”(过年)的操办。
  生:后来,在筹备举行家祭大典最忙的时候,四婶却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碰,祥林嫂反而成了“最清闲”的人,使祥林嫂的人格尊严丧失殆尽。
  生:祥林嫂可能是为鲁家操办“祝福”时被赶走的。
  生:祥林嫂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
  师:从起初由祥林嫂一人操办祭品到后来不允许她插手,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她被卖再嫁又再次死了丈夫。
  师:说到了祥林嫂的再嫁,我们一定不会忽视她头上的那块“疤”。它能说明什么?
  生:那疤是祥林嫂“抗改嫁”留下的印记,故可看成是她反抗意识的标志,表明她不愿接受婆婆对她命运的摆布。从中也看出她是一个性情刚烈的女人。(有人点头,有人摇头)
  生:恰恰相反。我认为是祥林嫂“中毒”的标志,是她在鲁家打工受到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文中卫婆子不是说过“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吗?
  生:我认为从祥林嫂自身而言这是她耻辱的外在标记,从“看客”——取笑祥林嫂的鲁镇人而言是他们愚昧麻木冷漠的标记。
  师:说得很深刻。请展开来谈谈。
  生:她被人取笑的仅仅是外在的“疤”,更要命的是她内心还有块更大的“疤”,即对自身不洁和罪孽的深信不疑,正因为如此,她才去捐门槛,想以此来“雪耻”“免罪”。
  鲁镇人对“阿毛之死”“咀嚼鉴赏了许多天,成为渣滓”,“觉得厌烦和唾弃”之后,他们又在祥林嫂悲惨遭遇中找寻开发新的不幸,便又“换了一个新样”,对“她额上的伤疤”“发生新的趣味”,尽管他们也并免不了自己亦有被“看”被“笑”的可能,但他们却不自知,从中足以看出其愚昧麻木和冷漠!
  师:很精彩。说到耻辱标记,我倒觉得祥林嫂说不定还曾以疤而“自豪”过呢。
  生:我认为有这种可能。因为那疤是她恪守“妇道”的明证,而这一思想境界与她在鲁家受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再返鲁家时心存丁点被“称道”的想法应属人之常情。
  师: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生:鲁家并未褒扬她,四婶“起初还踌躇”,后来“眼圈就有些红了”,与其说是真心怜悯,倒不如说是女人“心软”的天性。因为真正原因是自己的佣人一直没有祥林嫂那样可心,这不,一发现祥林嫂不再“能干依旧”,便始而“不满”,继而“警告”,最后扫地出门。可见,鲁家只是把祥林嫂当成一件工具罢了,从未把她当人来看。
  师:的确,鲁家对祥林嫂——这位尽了最大努力(抗改嫁,捐门槛)来维护礼教的“烈妇”,不予丝毫的“肯定”,反而把她视作“另类”,在最隆重的大典时刻,又举起礼教的“大棒”,打得祥林嫂“猝不及防”,终致沦为乞丐,精神崩溃l祥林嫂,这位倾力赎“罪”的善良妇女,在丧夫失子的重创打击下仍能挺起来,却被封建礼教的“软刀子”扼杀了。 可以说,一次“祝福”,一块伤疤,不仅透视出当时人们的麻木冷漠,更反映了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的虚伪残酷,还记录着祥林嫂们的愚昧与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