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文本细读:切入言语的心灵世界

作者:黄孟轲




  关于文本细读,老师们常常理解为就是仔细地读课文,这当然没有错,但细读不只是仔细地读。文本细读是20世纪欧美新批评的基本方法,其基本特征是立足言语确立文本的主体性。这一方法对文学阅读产生过较大影响。虽然这方法被后来的阐释学、接受美学等读者主体理论所冲击,阅读的重心从文本转移到读者——这其实也在另一种意义上丰富发展着文本细读,如读者的期待视野。空白的想象与再创造等都为细读注入了新的意义——但不管怎样文本细读还是应该成为根本的阅读方式之一。
  文本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文本细读的过程应该是在对言语的感悟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互动。解读文本,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文本细读,让读者能够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借此提供更多感悟的可能性。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具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细读是对文本内在肌理与韵味的探幽发微。文本细读作为一种语义学视界中的文本解读,它强调的则是文本内部语言的丰富性、复杂多义性,以及文本结构中语言的各部分之间所形成的纷繁复杂的关系。读者通过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去理解体会作品的文学性形象性及其价值。
  例如,王君老师对《乡愁》进行细读的案例就具有示范意义。她指导学生从语音角度切入来解读一个词语的意义。就显得非常细腻而独到。学生觉得“这头那头”语音上给人的感觉要厚重一些。而“这边那边”发音却是轻飘飘的,厚度不够。这已经抓住了言语的音韵意义,而老师的解读思考更是从文本的语义因素出发深入地引领:“好个厚度不够!汉语言就是这样,意思虽然相同但因为语音的不同就会使一个顿挫一个轻快。余光中用顿挫而弃轻快,这就是诗人内心世界很郁闷的折射。”这里透过了语言外部特征,从音韵的细读切入,去思考诗人在诗句的内部寻找言语的丰富心灵世界。把诗人灵魂中最深的一种乡愁——祖国情民族意推到了读者面前。这样的细读,就让学生从表面浅淡直白的语言中读出了深刻与厚重,并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审美认识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
  其次。文本细读必须填补言语的空白。文本的意义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构成的。文本对读者来说,只是一个多层次的不确定的意义框架。它有许多“空白点”向读者发出邀请,要求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对此作出解释,进行填补,从而使它成为一个可供人欣赏的丰满的审美对象。
  不久前,我上《雷雨》,讨论鲁侍萍形象及她对周朴园的复杂感情,同学生一道重点细读探讨了她的几句话。其中一句是:“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我与学生一起探讨,先把这句话作语义层面的划分。“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通过对语言与结构、修辞与音韵的分析讨论,体会到句中“有一天”“连你”有特定含义,所蕴涵的是,你应该是最能认出我的呀,怎么会认不出呢!嗨,当年那个貌美的侍萍已一去不能复返了。岁月太可怕了。这句话将侍萍三十年来郁积于心的五味杂陈的万千心事融入其中。这里有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深情,有只会存在于爱人间的嗔怪责备。在这基础上细读体味后,再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才不会显得空洞。那么读到后文周朴园终于认出当年的侍萍,而后对她厉声指责的内容时就可以作深入的思考了。对此一般都认为是周朴园资本家残忍、冷酷本性的铁证。我们并非想为周朴园翻案。不过是想说明资本家并不是天生的冷血动物、嗜血狂魔,他们也是有喜怒哀乐。有人情味的,即使作者带有某些偏见,他们的本性也会于不经意间从文本后面透出来。就像一座冰山。我们见到的只是极小的一角,却能猜度出那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
  填补言语的空白,就这样为语文的阅读鉴赏开拓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
  第三,文本细读必须立足于文本整体。虽然文本细读强调沉入言语、逐字逐句解读,但这种解读也并非只重细部而忽略整体。瑞恰兹反复强调,文本中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有着丰富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确定了特定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甚至一本书也存在着语境问题。不理解这一点,解读的程度会浅显,会产生窄化文本、歪解文本的现象。
  因此,文本细读强调文本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认为文本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可以体现为意思、感情、结构、语气和意向等几个方面。我们如果希望解读作品的意义,就必须准确全面地把握文本的这些制约全文的主要因素。
  其实,我们通常强调的语境意识就是注重文本整体的体现。语境对于理解文本词汇的深层意义是十分重要的。脱离语境的细读将会出现严重的误解和曲解。例如,有教师执教《荷花淀》时将教学重点设定为讨论“作者为什么写女人与战争”,并且要求学生尝试把标题“荷花淀”换为“战争,让女人上场”“不爱红妆爱武装”等。这看来似乎上出了新意,从局部而言也并非完全没有依据,但是由于这样的解读完全脱离了小说的特定的意境,因而必然导致出现对作品形象及语言的肢解和曲解。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其实并没有真正切人文本,他们的文本解读视野狭窄,解读方法单一,解读程度浅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轻视文本、窄化文本、歪解文本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阅读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我们常可看到,一些所谓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热热闹闹,哭哭笑笑,有的还美其名为“师生主体的生成、对话互动共享”等等,似乎什么都有,就是缺少“语文”,一堂课中常常是整个流程处于浅显的对文本的架空的问答或缺少意义的合作探究当中,师生间的问答分析也只是对文本表象的解读,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总是在文本的外围徘徊。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高度关注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是解读文本、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师与学生积淀言语经验、获取言语感悟、启迪言语智慧、砥砺言语风格的重要路径和平台。如果语文教师能认真细读每一个文本,能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化的言语存在,并以此唤醒教师自己、唤醒文本,那么我们还愁唤不醒学生的言语意识、审美意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