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作文病因在于“发展等级”吗?
作者:彭兴奎
作文评价是一件关涉诸多因素的十分复杂的事情。几年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当然,各项标准的内容细则是否得当和科学,是可以讨论的,事实上,从2000年至今,标准也在不断修改之中。
《反思》文说:“发展等级”“导致了错误的应试方法”(此言语意模糊,颇费解)。理由是,一些老师、专家为了指导考生“发展”,苦思冥想了许多“对策”,抛售冲刺“发展等级”的不二法门,各种作文规则、技巧、秘诀铺天盖地而来。使学生迷失了作文的正道。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等级的要求是否科学合理。如果不科学合理。老师、专家又如此指导,板子应该打在二者身上;如果科学合理,老师、专家如此指导,板子只能打在后者身上。文章在这里显然没分辨清这些界限,认识上是模糊混乱的。笔者认为,“发展等级”的标准没有错,错在老师和所谓专家的指导上,他们不明白或忽视了作文的基本原理,如作文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种积累,错把作文仅当成一种技巧、方法了。不能由老师、专家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推断出“发展等级”是不正确的,正如不能由有人非法致富推断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错误。由个别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推断出“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错误一样。
《反思》又说:“‘发展等级’作为‘最好作文’的评判标准在‘考试大纲’中提出来,也造成了作文观念上的误区。”具体又分四点:一是为了“深刻”而丢了直白,二是为了“丰富”而不要简洁,三是为了“有文采”而失去朴实,四是为了“创新”而矫揉造作。这样的说法实在混乱得让人吃惊!首先。“深刻”的对立面是“肤浅”而不是“直白”,“直白”的对立面是“曲折”或“隐晦”。深刻与否是就认识深浅说的,直白是就语言或文章风格说的,二者怎么能放在一块比较和论说,而且还判定非此即彼呢?深刻的文章可能是直白的,如陶行知的文章,也可能是曲折或隐晦的,如鲁迅的某些作品;(这里无法也不必举出学生习作。但愿不产生“这是作家的作品呀”的无理责怪)直白的文章也可能是深刻的或者肤浅的,“深刻”与“直白”是两码子事嘛。其次,“丰富”的对立面是“贫乏”。而不是“简洁”,简洁的对立面是“繁冗”或者“啰嗦”。二者也不构成对立关系。看《反思》的意思似乎是说丰富就是文字多,简洁就是文字少,这实在又是有违常识的。丰富的可以是长篇巨制,如《资本论》,也可以是简洁的短章,如《寒花葬志》文字极简约,内容却是极丰富的。(高中语文课文《简笔与繁笔》想必《反思》文作者看过或教过,可参看)再次,“创新”是对“守旧”或“陈旧”而言。“矫揉造作”是对“自然大方”或者“自然得体”而言。有的学生作文没有创新的基础和能力却一味求新求奇,导致矫揉造作的现象是有的,但总不能说是创新的必然结果。
最后,说“为了有文采而失去朴实”,似乎有些道理,但仍然有失准确。作为文章学术语的“文采”有二义:一指辞藻之美,二指文章语言表现出来的一种审美特征,这种特征从风格上又可分为两种:华丽美和朴素美。同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是华丽美,《背影》则是朴素美。两篇都有文采,是各不相同的文采。看“发展等级”的规定“语言生动。句式灵活,文句有意蕴”取的是“文采”的第二义。看来《反思》作者和不少人一样,误解文采仅指辞藻美、华丽美一义了。对中学生提倡华丽的文采,确实会导致不良文风,但“发展等级”并无这样的要求。另一方面,内容充实文辞华美的即文质兼美的作文也并非不好。综上所述,不是“发展等级”造成了作文观念上的误区,倒是《反思》作者常识的错误和思维的混乱,导致了对“发展等级”的误解,并且把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不加分析地胡乱推到“发展等级”的合理要求上。作文病因,《反思》是彻底诊断错了。
其实,《反思》的问题,主要还不在于对“发展等级”分项要求的内涵缺乏准确的理解,而在于认为这些要求太高了,中学生根本达不到,这才是文章的实质!如说“让思想走向深刻,要有一个艰难的渐进的实践过程,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用成年人的所谓‘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学生,实在是不近情理”,此类话文中还有很多。那么,笔者在此倒要问:让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思想走向深刻,不正是不仅必要而且可能的吗?“渐进”不从中学甚至更早阶段开始,更待何时?“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仅仅是成年人的思维专利吗?难道让中学生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才合乎情理吗?学生作文的肤浅化、幼稚化本来已经够严重了,“发展等级”要求本属适当,我们却糊里糊涂地发难。持一种保姆式的心态,把作文要求一降再降直至小儿科,到底会把作文教学引向何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索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与这些话的精神是一致的,不加分析地轻易否定是错误的。
当然,人们也应该理解《反思》作者这部分同行的苦衷:他们看到学生的作文实在太差了,作文教学的现状太不尽如人意了,实在难以达到国家考试文件的要求,于是说出一番责难的话。这虽然可以理解和原谅,但这里还是要说:现实是一回事,要求是另一回事。正因为现实不理想,所以才制订相应的目标,并努力通过教学达到目标。暂时虽不能至,却不能不心向往之。艰难地朝目标迈进,以改变现状,开创作文教学新局面,才是同行们应该努力的。
作文差的原因很多,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意识形态的原因。也有文化传统的原因。仅从教育学的角度说,笔者以为可寻找出如下一些:对作文的本质、目的、基本要求缺乏明确透彻的理解,教学方法的失当,教师文章学、写作学理论素养的匮乏和基本写作能力的低下甚至全无,后者更是关键中的关键。语文教师素质,作文教学水平,是到了不得不提高的时候了!
山东济宁师专中文系 272125